• 7

~~~ Let's talk about "JAZZ "~~~~


pariah.T wrote:
在我古典樂迷看來 爵士根本是歸屬在流行一類
只適用在一些上流社會覺得流行芭樂歌沒水準 卻又聽不了古典的替代用
在音響界也是如此操作 但演出確實較少就是因為其音樂等級歸類較尷尬
要往上高不過古典 往下卻又比流行高 要死不活的卡在中間
一些上流社會還是願意選擇初階古典 等級上還是好過爵士及流行

其實根本原因還是在於 絕大多數的人音樂欣賞能力其實都不強
只是世間自有一套判定音樂高低階水平的標準
上流社會的附庸風雅又其來有自 爵士樂的定位確實模糊
但並不是要去將音樂區分貴賤高低 只是有些標準也不是少數人能決定的


怎樣的音樂類型屬於哪流的社會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所有人都知道你是屬下流社會的就夠了!


樓主太客氣了 我也常常不知道怎麼數拍子 別人教我好像覺得很簡單 但遇到沒聽過的曲子還是GG
不過聽歌數拍子也是樂趣之一 

音樂的三個要素:旋律、和聲、節奏  
當然聽節奏是很重要的了
(爵士樂是把這些音樂的要素玩得非常自由非常高段的音樂)

說到 Take Five 這首曲子很有名所以版本很多

女子十二樂坊的 Take Five  這個是五拍 不過就沒有swing了 
二胡solo的部份也是寫好的不是真的即興(爵士樂聽多了比較知道怎麼分辨是寫好的還是真的臨場即興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JuCXvpSO8s

算是 Kenny G 的模仿對象 "Grover Washington, Jr." 的 smooth 版本 Take Fiv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jL_-GWTwWw

正正經經的王道之師 jazz orchestra (big band) 林肯中心大樂團(領班是知名小號手 Wynton Marsali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HGMe6tFqq0
kyfun02 wrote:
靠~~~~ 原來現...(恕刪)
壯一帆 wrote:
音樂的三個要素:旋律、和聲、節奏


說得很好. 我從小就是典型古典音樂訓練上來的,在樂理上的旋律,和聲,節奏學得還蠻深的,再加上西洋古典樂的樂曲結構,比如說奏鳴曲式,輪迴曲,小步舞曲式,賦格曲等等等,我即使是第一次聽,馬上就可以抓它們的結構.

但是這些東西,到了爵士樂,整個就顛覆了,所以對我這個古典樂鑽研很深的,碰到爵士樂就變成白痴了! 到現在只能聽一些比較有旋律性的,或比較抒情的,再深一點的我就真的意會不過來了. 不過我對爵士樂是很尊重,絕對不會因為跟古典不同類型而貶低它. 我紐奧良去過四次,不管是餐廳裡的,club裡的,或者是在街上的,密西西比河邊的,那些音樂都非常非常的迷人,雖然我不一定聽得懂.

另外一點,就是爵士樂對於音響的要求非常高. 一個樂團裡頭一個喇叭手,薩克斯風,鋼琴,低音大提琴,打擊手這五件樂器就可以把音響的音質效果表達得淋漓盡致,有時這種要求甚至超過古典樂裡頭的管弦樂. 或者說,這兩種形式的音樂對音響器材的要求方式是很不同的!
樓上的老師說得是,
其實會出來回應這個也是因為看到某個獨尊特定古典樂的華X納之徒又井底觀天大放厥詞,
真的受不了了。 

對不了解、不懂的事物,抱持好奇的敬意去研究,才能吸收到新東西。

受過嚴格古典音樂教育培養的音樂家,懂得對其他不同音樂類型尊重,
半瓶水樂迷卻很愛哇哇叫。

爵士樂常常沒有所謂的「導聆」,也不大會有人跟觀眾分析曲式,
甚至樂手在演出前都不確定他們要玩到哪裡去,
你能聽出多少趣味?真的是看‧你‧耳‧朵‧程‧度‧到‧哪‧裡。

旋律、和聲、節奏,這些音樂的基本要素,在爵士樂手的手上「玩」到淋漓盡致。
也只有這些是真的,其他的什麼包裝、評論、宣傳...都是假的。

他們演完笑一笑,不會大聲嚷嚷剛剛用了什麼手法跟技巧,因為每場演出都能玩新的。

分享這首曲子 同樣是我在這個討論串23樓也分享過的爵士樂手入門名曲"All The Things You Are"
這是知名爵士鋼琴手 Brad Mehldau 的鋼琴三重奏
只有三件樂器(Piano、double bass、drums) 但是卻玩出無窮變化 聽的人絕對不會覺得單薄或無趣
因為三位樂手都是非常棒的音樂家 演出的即時蹦出無限火花 稍縱即逝

那..........不知道號稱自己程度超好的某位"專業古典音樂愛樂者" 
你能告訴我這首曲子是幾拍嗎?你能分析這首曲子給大家聽聽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zbuS-a3fN8
壯一帆 wrote:
你能告訴我這首曲子是幾拍嗎?你能分析這首曲子給大家聽聽嗎?...(恕刪)



你推薦的這首曲子 我來聽就音樂上的感覺就是輕鬆隨意那種 實在是沒麼好講的 要分析應該也分析不了 因為每次彈的都不一樣 但聽起來又差不多 這種音樂很適合一些比較強調安靜氣氛的餐廳 小酒館之類的播放 適合一些情侶談情說愛或愛好高雅人士的社交場合 或是一些音響玩家拿來聽舒服聽順耳的那種 就我豐富的古典音樂欣賞鑑定經驗來看 我不認為他這音樂中含有什麼深刻的情感和戲劇性 要知道音樂本身就是種抽象的語言 爵士樂給我感覺就是比較隨興的想到什麼就說什麼的 相較於古典樂 就比較嚴謹講求基本內涵和架構 就是說 透過音樂多少要表達一些東西 無論是想呈現一個畫面或說一段故事等等...不然古典樂裡很多獨奏作品 特別強調獨奏家技巧 拿來音樂會炫技用的 這種也是有的 這其中中最大的差異就是在於 「娛樂」 與 「藝術」的分別 簡單講就是 一個音樂作品是要觀眾聽開心聽好玩 還是要聽深刻聽感動而已 而爵士樂基本上就是歸類在「娛樂」這一類 在編制上類似於古典樂裡的室內樂

不過其實你們有些人講話往往都有點自相矛盾 包括在音響板耳機板都是 偶爾都會看到這一類人 就是一方面要強調聽感很好 但是卻又不聽古典樂 就很奇怪一直說自己很厲害多厲害 但始終無法證明 反觀本人不同 我是真的懂才講 例如馬勒《第八號交響曲》的解析 也是在沒有任何音樂知識基礎的條件下完成 換做一般人肯定做不到 這東西就是最好的證明 起碼拿出一點像樣的東西 不是遇到問題就到處Google 資料複製貼上 要就說出自己的想法 音樂欣賞又沒有所謂對錯 不要只是在那邊講說 這東西多深澳多有價值 然後自己疑神疑鬼的老覺得好像會被人當垃圾 實際上哪有這種事 就經驗來看我們根本也很少見到 無論網路或媒體公開場合 有什麼人發表說: "古典音樂以外的音樂都是垃圾"...之類的話 很顯然的根本就沒這種事嘛 不過聽音樂而已何必搞得這樣神經緊張

我知道我講話比較直白 很容易遭人誤解以為是自負自大 但其實我只是比較誠實 不善於隱藏自己的想法而已 我是真的不知道為什麼天生音樂鑑賞能力就這麼強 就好像所謂的天賦 譬如說有些人天生很會下棋 有些人很會玩魔術方塊之類的 人的大腦很複雜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 不要去打擊或否定別人的天才 像我個人也只有音樂鑑賞能力強而已 不代表我智商就比較高 或學習能力上佔優勢 甚至我記得小時候還曾被師長當白癡笨蛋 直接課堂上就當眾羞辱的經驗都有

而且我可以跟各位講 你別看我古典樂這麼厲害 但我的音感其實並沒特別強 就跟一般人差不多 我主要是強在對音樂的感受力理解力 和對複雜合聲中各聲部的分離度判斷力 要我學樂理和樂器不見得會比較佔優勢 只是我時常感到好奇 音樂欣賞對我來說極其簡單的事 實在無法理解一般人怎麼聽個古典音樂又是講座又是上課的 真的有那麼難嗎?

舉例來講 我很好奇 像你這麼厲害 這麼懂音樂的 又耳朵這麼好的人 馬勒《第八號交響曲》你聽有什麼特別感想嗎? 能說給大家聽聽嗎?



老兄,你知道你的問題在哪裡嗎?

沒有人要去否定你喜歡的特定某些古典樂的價值,我還有其他人也沒有自我標榜什麼專業高級樂迷這種可笑的title,但是你不可以因為自己聽不懂、不知道怎麼聽,就否定其他音樂,說「不是藝術」、只是娛樂。

之前已經舉過建築的例子,現在再用繪畫打比方一次,你可以去欣賞你最愛的達文西、米開朗基羅,但你不能說莫內、梵谷、畢卡索、馬蒂斯...... 的畫不是藝術,沒有價值,只因為你「看不懂」。更不用說世上還有東方的水墨畫、其他不同國家不同形式的繪畫類別。這樣夠明白嗎?

你眼睛不打開,耳朵不打開,自己鑽到自己的世界(不會有人質疑你、懷疑你的世界),看低其他的藝術類型,這就是為什麼那麼多人吐槽你。

這串討論裡面也有其他先進回答過,對於「藝術」的界定。不知道你能看得進去嗎?

這串討論裡面也有兩位以上古典訓練出來的老師回答過,即使經過長久的古典訓練培養,在遇上爵士樂的時候,仍然是打開新的窗,仍然認識到新的世界。

請問你難道自覺音樂素養比這樣的專業老師還高嗎?(恐怕是喔?)

你在這裡被很多人討厭取笑,並不是因為別人看不起你的華格納跟馬勒。看來或許你從小有什麼社交上的障礙,但這不是你能在這邊發文表現傲慢、貶低他人、自我感覺良好的藉口。

音響界怎樣跟我沒關係,我喜歡聽現場的演出。但覺得最不可思議的就是那種在家聽音響,講得很厲害一套一套的,去到現場要打拍子都打錯的樂迷(要打反拍打成正拍...... 不一而足)。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都在象牙塔裡面而不自知啊。
vule2011 wrote:
怎樣的音樂類型屬於...(恕刪)



OK OK..........我實在不希望大家在此口出惡言 傷了和氣
畢竟我們都是追求心中快樂的音樂才相聚再一起
大家就別動氣了~~

那位古典朋友 我沒怪罪於你
我知道你是直腸子嘴利的人
(其實我也是 因為對熟的朋友我覺得很趣味 不過的確有時會擦槍走火啦 我只是嘴賤但心腸好的人 )
大家一起分享彼此的音樂
這樣我們才有多元不同類型&見解
也希望有機會看你分享古典音樂的佳作喔!!

因為........我也正開始接觸古典樂啊~~ 哈哈!!
有空再聊~~



WORLD PEACE xx
拍子當然是音樂的基本之一,因為音樂就是在時間流動上建立的藝術。拍子是音樂的律動,是心跳。

其實並不只爵士樂或古典樂會使用比較奇特的拍子,像上面介紹的 Take Five 是五拍,流行音樂一樣也有,而且用下去之後確實會造成有趣的效果。

孫燕姿「我要的幸福」:
五拍跟六拍轉換,而且聽起來很自然常常大家不會發現。
https://youtu.be/oH0Z4GAfTw4

另外就是很多人說很難唱的台語歌「追追追」,為什麼很難唱?如果有在KTV裡面點過這首歌來唱的朋友,應該會有這個感覺。

原因是... 因為他的拍子很奇拍(笑)
一直變,三拍,四拍,五拍,甚至有用到七拍的(也有人說是3+4),在中文歌裡面這真的很少見。用得好,所以大家會對這首曲子印象深刻,可是未必知道作曲編曲的老師偷偷在這首歌裡面使用了這些奇怪的拍子。

https://youtu.be/tNo3LuZXA1w

若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google這兩首歌的拍子組成,跟著打看看,這不也是音樂很有趣味的地方嗎?


今年台中爵士音樂節,聽說有樂團演出15拍的曲子,爵士樂手就是這麼奇葩啊。

壯一帆 wrote:
拍子當然是音樂的基...(恕刪)



哇塞~~~ 我除了大概知道"最後一夜"是3拍華爾滋 "中華民國頌"是4拍 (初中擔任指揮)
其他的我聽歌不會去數拍子


你是音樂老師齁?!.........
PO另一個 "TAKE FIVE"

是前幾天我去逛大賣場 看到特價CD花車 49元 / 29 元 (我沒注意是2手的 但包裝就像新的)
愛撈寶的天性 我又在那邊挖挖挖.....

看到一張黑人白人團體照 我還以為是嘻哈饒舌團體
但一看背面 哈哈~~"TAKE FIVE" (我這輩子不會忘記妳了!!)
所以應該是個爵士專輯 收!!

當然撈了一大堆 也撈了一堆垃圾..........
有空再敘







**********************************************************************************************


我也一併更新標題 希望大家有關JAZZ的樂章 或是疑問 歡迎大家一起來發問上課發表喔!!
就像我這好奇寶寶依樣 有問才有答 有答才有學 有學才有識
深的 / 淺的 /大師的 / 芭樂的 .....都好!!
因為每種類型的音樂都有他的群眾
對你不重要 別人很想要...



我突然又想到一首歌~~ 國語的 放在這一定很鳥..........
但我就也是直覺是爵士阿.........



那就換個口味 HAPPY WEEKEND 瞜~~~







我......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