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愛樂人..聽古典音樂嗎?

kpchao wrote:
與您相反,非常討厭...(恕刪)



你大概還很年輕吧? 人的一生寫照不就是高低起伏的嗎?

柴可夫斯基走到五十幾歲,已經歷了他人生的低潮與高峰,所以在幾乎是計畫性的自殺過程中,他寫下了激動感傷的第一樂章,甜美但有點奇怪五拍圓舞曲的第二樂章,雄壯但是接近狂暴的第三樂章,然後馬上掉入完全絕望的第四樂章,正是回顧他的一生作為悲愴的結束. 當你越去咀嚼這四個樂章的安排,你越是感動於這位天才在離開人世之前寫出來的千古名曲.

而且,柴可夫斯基在寫這首曲子的時候,雖然是在回顧他以過的日子,但並不是心裡頭有個"悲愴"的標題在那裡,而是當他要把譜子交出去發行的時候,他的弟弟跟他說,這條曲子聽起來很悲愴,他深有同感,才把"悲愴"加上標題的!

同樣的,貝多芬在本來要獻給拿破崙的英雄交響曲,應該是整個曲子表現出英雄的雄壯威武,竟然第二樂章是一首送葬進行曲,在19世紀初期的文鄒鄒的古典貴族中, 他們還完全搞不清楚貝多芬做這首交響曲的深奧思想所在!
其實, 在偉大的音樂家之前, 我們是很渺小的..

沉澱心情的 Chamber 室內樂

~ 鋼琴三重奏

柴可夫斯基:鋼琴三重奏 "紀念一位偉大的藝術家"
Tchaikovsky Piano Trio

所謂偉大藝術家,是指莫斯科音樂學院院長-尼古萊‧魯賓斯坦
柴可夫斯基為紀念尼古拉‧魯賓斯坦逝世而作...


布拉姆斯: 鋼琴三重奏
Brahms:Trio no.1



貝多芬: 鋼琴三重奏 "大公"
Beethoven Piano Trio 'Archduke'

Barenboim, Zukerman & Du Pré


德佛扎克: 鋼琴三重奏 “悲歌“
Dvorak Piano Trio No 4 "Dumky"



「單簧管三重奏」由單簧管、鋼琴與中提琴演奏
作品又稱為「九柱球三重奏」(Kegelstatt Trio)
Mozart: Trio for Clarinet, Viola and Piano






~ String Quartets 弦樂四重奏

貝多芬的16首弦樂四重奏 ....Complete..
Beethoven: String Quartet No.7 "Razumovsky"


Beethoven: String Quartet No.12

Belcea Quartet.. Beethoven:String Quartet No.14

弦樂四重奏之父 - 海頓
Haydn: String quartet "Emperor"《皇帝》


德弗札克:弦樂四重奏《美國》
Dvorák String Quartet "American"


Schubert: String Quartet No. 14 "Death and The Maiden"



~ 鋼琴五重奏

舒伯特: 鱒魚五重奏
Schubert: Trout quintet



舒曼: 鋼琴五重奏
Schumann : Piano Quintet



每年的國曆12月22日是冬至,地球又長了一歲
今天冬至是台北時間 12月22日中午12時48分

藍天白雲好天氣 中午28度..


浪漫心情..拉赫曼尼諾夫..的音樂絕對是最佳的享受...

前奏曲 10 Preludes Op. 23


Rachmaninoff - Symphony No 2


Rachmaninoff: Piano concerto No. 3

阿姆斯特丹音樂廳(荷蘭語:Concertgebouw )
Anna Fedorova 安娜.費多羅娃
1990年生, 烏克蘭鋼琴家...

拉赫曼尼諾夫 鋼琴協奏曲第二號
Rachmaninov: Piano Concerto No.2

29歲的 HJ Lim 表情豐富的演出....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


大場景..超清視頻..都是..youtube
用手機 Wifi連網 至 電視大螢幕看..更讚..





Mariss Jansons..2012 New Year's Concert Vienna


Shostakovich: Symphony no. 5 - Mariss Jansons(72歲)


Shostakovich: Symphony no.10 - Valery Gergiev


Shostakovich: Piano Concerto No. 1



今天耶誕節,台股成交量僅新台幣400億元,創今年新低..慘啊!
Monte920 wrote:
你大概還很年輕吧? 人的一生寫照不就是高低起伏的嗎?


對柴可夫斯基其他的曲子不敢有意見,唯獨對六號這第三樂章,一直就無法接受。倒不是因為有巨大的反差,類似的反差馬勒更多更巨大,而是我對這進行曲式將整個情緒弱化的不適應。而且因為這個樂章導致有很長一段時間整首六號都是棄聽的狀態,直到這幾年,我才慢慢認可其他三個樂章的傑出之處。單獨聽他是很好的,但我就是連不在一起。情緒、線條甚至抽象的色彩,完全不是一回事。

其實在這些偉大的作曲家面前,真的深覺自己的渺小,所以我也願意相信這是我個人偏見,我在舒曼的交響曲碰過類似的狀況,但一兩個月便克服了,或許我還在等柴可夫斯基這首六號一個對的版本,一個對的時機。

我明年五十歲了,聽古典也有三十年,但我經常還是覺得時間不夠,這些好作品聽不完了。
kpchao wrote:
對柴可夫斯基其他的...(恕刪)



柴可夫斯基可批評的作品還蠻多的,但我認為第六號交響曲沒什麼可批評的,它幾乎是接近完美之作.

舉些可批評的例子:
1. 第三號交響曲波蘭,雖然五個樂章都很好聽,但連貫性不強,結構甚至比他的第一號冬之夢與第二號小俄羅斯還差,稱為交響組曲還比較適合.
2. Manfred交響曲,可稱為"悲劇"交響曲,是柴可夫斯基七首交響曲中管弦樂規模最大的,戲劇性也很強,但同樣也有結構鬆散的問題,雖然是Manfred一生的悲劇,但樂曲本身不容易打動人心,以至於演奏次數非常少,大家一般人只知道他有六首交響曲,要對古典研究比較深入的才知道還有這麼一首.
3. 第二號鋼琴協奏曲,規模比第一號還大,鋼琴技巧與管弦樂規模更上一層,但就是感動性比第一號差了那麼一截. 它的第二樂章鋼琴和小提琴與大提琴的對話極美,但被人譏諷說他到底是在寫三重協奏曲還是鋼琴協奏曲?

至於第六號交響曲,由於我接觸過不少躁鬱症的人,感覺上就像一個悲哀,緊張,煩惱,憂慮的人(第一樂章),嘗試著在情感上得到安慰與甜美的經歷(第二樂章),到了奮發圖強,工作不歇的階段,但卻伴隨激躁,不安,與狂暴的情緒(第三樂章),終至於墜入無窮絕望的境界,無法爬出來(第四樂章). 在柴可夫斯基那個沒有藥物可醫治的時代,完全描述了這種人悲愴的結局,在過去的一百多年來,這首曲子不知觸動了多少聆聽者的心. 因此,我覺得第六號交響曲根本就是接近完美的作品,你無法拿走其中任何一個樂章.
Monte920 wrote:
至於第六號交響曲,由於我接觸過不少躁鬱症的人,感覺上就像一個悲哀,緊張,煩惱,憂慮的人(第一樂章),嘗試著在情感上得到安慰與甜美的經歷(第二樂章),到了奮發圖強,工作不歇的階段,但卻伴隨激躁,不安,與狂暴的情緒(第三樂章),終至於墜入無窮絕望的境界,無法爬出來(第四樂章). 在柴可夫斯基那個沒有藥物可醫治的時代,完全描述了這種人悲愴的結局,在過去的一百多年來,這首曲子不知觸動了多少聆聽者的心. 因此,我覺得第六號交響曲根本就是接近完美的作品,你無法拿走其中任何一個樂章.


很抱歉不慎冒犯了您及多數人心目中接近完美的作品,您對這首曲子的解釋很棒,可惜我並沒有相同的感受。但我一直有個優點,面對名曲我十分有耐心,否則也不會在近幾年回頭聽這首曲子。而不時聽聽陌生的版本,可能某一天會有與您相同的感受。

祝您新年快樂,聆樂快樂!
這幾天台北 16°C ..有冬天的感覺了..

kpchao wrote:
祝您新年快樂,聆樂快樂!..(恕刪)
祝福新的一年滿滿大豐收! .......

聽音樂..看戲, 每個人都是很主觀的
隨自己的喜好,才能真正愉悅心情..桃花運

Mussorgsky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美泉宮與音樂會


也歡迎大家多來分享喜歡的視頻 ~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