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vincat wrote:
我覺得唱片會萎縮有一大部分是業者自己造的孽
+1
這絕對不是說盜版合理化,而是他們實在太活該了,因為
1. 唱片業玩太多操縱和花樣文章了
2. 他們認為可以操縱就強打,認為不會賺就不進口
那我是要怎麼給他們賺?憑什麼他們說了算?
為何他們說絕版,就要絕版?他們冷落,就要冷落?
我的文化素養廣度和深度,為何要給他們箝制住?
3. 過去的銷售比較高,其中有相當比例是賺"你不買就聽不到"
也就是說,是因為把消費者吃得死死
以及培養消費者"不多思索,根據錯誤假設衝動買CD"的習慣,才得以賺到的錢
聽兩首歌就要花卡帶180的全價,聽十首歌也是180
現在的環境給大家先聽的自由,大家自然不必給他們賺這一道
4. 面對歌手,音樂人,唱片公司也愛做不合理要求,那是不是死好了
這十年真正求自由的音樂人,都會走上自己發片這條路
唱片銷售業大部分時間不可避免,只能當唱片業這些笨蛋行徑的附庸
除非一開始就是主人有自己的路線和堅持
還有,現在買CD是為音質
但我不相信過去銷售的黃金期,每個人買CD都是因為有音質的體認
所以我覺得,CD這樣東西本身是否消失並不是那麼重要
昨天才看到美國一個前樂團主唱寫道
他70年代開始玩團,後來還被迫去Tower當過店員
看遍不同規格的唱片來來去去,卡匣,卡帶,CD...
這並非以前沒有發生過的事情
更不要說現在電腦上做音樂,和獨立發行比以前容易許多
現在有了itunes反而是一個幫助
P.S. 活過1970年代的朋友
記得盜版對你們認識西洋音樂有多大的幫助嗎
Kevincat wrote:
我覺得唱片會萎縮有一...(恕刪)
我可以說是活該嗎??
不好的開始,本該就這樣結束!!!
曾幾何時,買CD是一件很開心的事,因為能買到自己喜歡的CD。結果現在呢???買CD像是在受苦,買不到想要的......
到後來就變成宅配與網購才是王道,實體唱片行一間接著一間倒。看到日本與美國的現況,再比台灣的,只能搖頭嘆氣啊。人家唱片行大的跟什麼一樣,我們的卻是一間比一間小,有的還在賣盜版A片死撐.....
Kevincat wrote:
我覺得除非有自己的特...(恕刪)
你沒看過日本跟美國的唱片行嗎??很大間咧.....
其實啊,我是這樣覺得,發燒試聽沒用,古典音樂也沒用,消費者不會買的還是不會買。就如你剛開始所說的,特色。就算是同一位歌手,他每一張專輯的特色也會不一樣。
知道Lady gaga為什麼回這麼紅嗎??因為她有自己的特色,跟別人不一樣。
貼個例子好了
王菲
《天空(unplugg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v-Wax5dQl0
以前都一直覺得王菲的歌還好,不想聽,直到最近又回頭聽了一下,發現她的歌還蠻好聽的,有自己的特色在。很輕、很脆、不會給人壓力。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