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

你今天聽了什麼音樂?

鈴木雅明(masaaki)與鈴木優人(masato)父子兩人都在43歲時錄下了巴哈的平均律。

雖然還是有微妙不同,兩人風格非常類似,都是端正規矩。沒有讓人驚喜之處,但可以安心聽。若非串流當道,cd只任選其中一套好像也沒有啥遺憾。



巴哈的BWV 1014–1019是小提琴與鍵盤(Harpsichord)的奏鳴曲。

有小提琴與xx的奏鳴曲,常被簡化叫成小提琴奏鳴曲。巴哈這六首是trio-sonata, 小提琴一個聲部,鍵盤兩個聲部(理論上含小提琴也可以是三個獨立樂器來完成),和小提琴(或其他樂器)與數字低音的曲子(主奏與伴奏)結構不同,更接近古典時期之後的oo與xx的奏鳴曲。不過貝多芬甚至布拉姆斯的小提琴(或其他樂器)與鋼琴奏鳴曲,還是常常被叫做小提琴(或其他樂器)奏鳴曲

Szeryng和Walcha這個版本,不確定現場收音如此,還是後製,結果又變成小提琴奏鳴曲,鍵盤音量過小。

台灣的氣象報告幾乎都是以台北為中心的報告,其他地方很多時候隨便報一報。說周一要變冷,鄉下地方出了大太陽,也沒什麼風,挺暖合的。

海頓1772的弦樂四重奏 op 20, 共六首,暱稱太陽。其實和太陽唯一的關係,是此作品流通最古老的譜,封面印著一個太陽。

op20 no2, 之前貼過局部,末章的賦格。前面幾個樂章更精采。

講紫式部故事的光之君年前結束,新一季的大河劇本周開播。

標題<<べらぼう>>, 有點不好翻譯,華文世界有的翻成<<豈有此理>>。內容主題是江戶中後期,離黑船來襲還有段時間,飽暖思淫慾的浮世繪文化。主角是出身吉原雜役,後來成為出版商,浮世繪重要推手的蔦屋重三郎。

編劇是改編<<仁醫>>的森下佳子,開頭場景又是吉原,所有很有<<仁醫>>的既視感。ai特效的年代,開頭的火災場面nhk落重本,是真的火燒場面。另外,首集有三名av女優參演,以聽到的投入程度與分配到的鏡頭論,相當敬業。

蔦屋重三郎的年代大致對應莫札特的年代,當時重要的繪手雲集,如葛飾北斎、喜多川歌麿與當時毀譽參半,流傳到歐洲才又紅回日本的東洲齋寫樂等等。

浮世繪傳到歐洲,對當時歐洲的繪畫與音樂等都造成衝擊。比方



蔦屋重三郎的時代往後推個幾十年,就來到幕末。村上紀香的<<仁者俠醫(仁醫)>>漫畫的歷史背景,可視為參考表裏,同為醫療漫畫的是手塚治蟲<<向陽之樹>>,<<向陽之樹>>是手塚用漫畫紀錄自己曾祖父的傳記。

<<仁醫>>由森下佳子改編為電視劇,大致忠於原著,只有結局漫畫中南方仁留在幕末/明治,電視劇中南方仁回到現代,與幕末交會者後代再交會。

<<仁醫>>的年代,有一些現在相當程度已經被解決,當時仍為不治之症,讓人恐懼的流行病。霍亂、梅毒、肺結核...,其中有一些到我父母的年代存有很深的陰影。記得小學一年級時我長期咳嗽,被帶著到處看醫生,找偏方,我母親懷疑是否為けっかく(當時只知道音,長大後才知道母親講的是肺結核),不過應該不是,是的話醫生會通報隔離,哪能到處跑。後來過了一兩年,長高長胖後咳嗽就消失了,事後推估起來,應該就某種過敏吧。

<<仁醫>>中,緒方洪庵(真實人物,<<向陽之樹>>中也是要角,日本引進種牛痘的蘭方醫)死於結核病前問南方仁,此病未來可醫?這是那時代許多人共同的痛。宮澤賢治1933年也是死於結核,這已經和我父母出生的年代重疊了。

創作荒城之月的瀧廉太郎也是明治第一批留歐的音樂家,一到歐洲沒多久感染上結核,結束課業返國,只活了24歲。

春のうららの 隅田川,隅田川(すみだがわ),是墨田區(すみだく)的西界,隅田、墨田同音異字。

Fur Elise

老婆在自家的 Baby Grand 上彈的。
改編自韓德爾的管風琴協奏曲
Organ Concerto No. 1 in G minor, Op. 4 No. 1, HWV 289, Andante
旋律讓我聽了覺得好溫暖




原曲
11:19
  • 3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