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

你今天聽了什麼音樂?

每隔一段時間,都要溫習一下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永遠可以找到未曾注意過的各種讚嘆。

12號,op26的 II Scherzo, aba格式,略過b段,a段從頭到尾只有一句,然後各種翻炒,這招海頓那邊來的,貝多芬的手法更立體,一句話可以玩到出神入化,毫無冷場。

今天聽了顧爾德,古爾達,李希特,吉利爾斯,巴倫波音,結論是貝多芬太厲害

哥普拉

鋼琴奏鳴曲可以聽出這麼多細節,太強

2022-09-24 19:22
we543543

鋼琴奏鳴曲通常是相對容易聽懂的[笑](格式較固定,同時發聲的聲部也較有限)

2022-09-27 17:02
舞曲大帝國 11
貝多芬op 49, 1&2, 鋼琴奏鳴曲編號19與20, 出版時間是1805, 帶有莫札特風味的小曲子(雖然22與24規模也不大,就很貝多芬,19與20風格相對早期很多,實際創作時間也該算是早期)。傳聞是貝多芬弟弟擅作主張拿給出版社,所以我們才有機會聽到這兩首帶有正式op編號,但不是那麼燒腦的曲子。


今晚一直重覆聽這首
13. REMEMBRANCES from SCHINDLER'S LIST
JOHN WILLIAMS LIVE IN VIENNA, MUTTER演奏
又是忙碌的一天,來平衡一下心情。Mozart - Piano Concerto #21 in C Major 1st Movement.
昨晚(與今午)緯來日本台的nhk晨間劇come come everybody剛好演到錠一郎(小田切讓)在舞台上演奏on the sunny side of the street獻給瑠衣(深津繪里)....

1930的歌,再幾年就百年了。
The Heifetz Collection - The Acoustic Recordings 1917-1924



這套cd是1992年一個人在香港工作時買的,當時也買了第二台sony discman(第一台是服預官役下部隊第一次發薪水時買的)。

非電氣錄音時代在1925年結束,這種反號角的機械拾音技術錄下了年輕海飛茲的風采,百年之後來聽依舊震撼。

普羅高菲夫一號鋼琴奏鳴曲,短短的單樂章奏鳴曲,寫於1909, 十幾歲的青少年期。和二號開始濃濃個人風格,奇幻、滑稽等特色不同,標準的後期浪漫派。

太過正經的普羅高菲夫聽起來反而不太普羅高菲夫

不得已要閉關幾天。清醒時沒事做怎麼辦呢?當然是聽音樂看影片。

Yo-Yo Ma Plays Ennio Morricone 《馬友友的電影情緣》、ABBA Gold Greatest Hits《ABBA精選集》、Great Hits NANA MOUSKOURI《娜娜精選集》是帶進房間的三張CD。

聽最久的還是「馬友友」的電影情緣,這專輯的中文翻譯也太不尊重電影配樂大師顏尼歐.莫利克奈,居然沒有提到他的名字,至少也要翻「顏尼歐.莫利克奈&馬友友的電影情緣」吧?剛入手的二手CD裡有張中文的長長的小摺頁,前二段簡介顏老的豐功偉業,老實說,那些由他配樂的電影,不是我的年代,我只看過一部《新天堂樂園》。第三段起介紹顏生平與創作電影配樂的緣起:

1928年10月11號出生於羅馬的莫利克奈,父親是穿梭於爵士、劇場與電影音樂錄音場合的小號樂手,6歲時就對作曲產生興趣,12歲時前往羅馬的聖塔西西莉亞音樂學校就讀,除了追隨父親的腳步 勤練小號外,也選修了和聲的課程,......在專攻作曲的期間,莫利克奈並未荒廢小號的吹奏練習,利用作曲課餘時間到羅馬的俱樂部與爵士樂團切磋小號技巧,當他白學校畢業時,他總計取得了作曲、管弦樂編曲、指揮、小號等4個學位。


原來顏老還曾是位小號手。

談回專輯,這張專輯很早就存在在我的iPod Shuffle裡,運動時常常聽。後來也買了RE版的黑膠唱片。最近才入手CD。CD封面是長這樣:



其中我最愛的是第八曲--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Deborah's Theme。中文就是四海兄弟的黛博拉主題。曾經在一個星月爭輝的夜裡,我自己一個人站在合歡山小風口停車場看星空,耳機裡傳來的就是這個旋律伴著呼呼的風聲。這曲子有種遺世卓絕的蒼桑淒涼之感。

這是我還沒看過《四海兄弟》這部電影的感覺。既然這是電影配樂,就來看看吧。將近3小時50分鐘的長片,我時看時睡(吃藥想睡)花了兩天把它看完。電影很好看,但有些片段是事後看維基百科才懂,很有後勁的一部片。每次黛博拉——麵條(勞勃迪尼諾)的好友胖摩的妹妹,也是他暗戀的對象——出現時,這個主題律旋就會響起。這位黛博拉是位才女,跟麵條這種喊打喊殺的街頭混混截然不同,她是麵條的最愛,但麵條為了兄弟、為了事業沒有辦法和她在一起,雖然他最後有錢到可以包下整間法國餐廳還有樂團在自己和黛博拉吃飯時伴奏,但終究只得到黛博拉的人而得不到黛博拉的心。劇末由他的拜把兄弟口中得知他的家、他的女朋友、他的錢都被這位拜把兄弟奪走了,此刻麵條面對桌上一把手槍及隨時可以被幹掉的老友時,毫不動怒,說:「這不是復仇(那位拜把兄弟拿槍求他殺了自己,他不肯),只是我對事情的看法不同。」就走出部長辦公室裡的小門了。最後,鏡頭又是年輕的麵條回到鴉片館,在吸了幾大口鴉片後,飄飄然露出笑容......



這部電影配樂除了顏老自己的創作,也用了很多我們很耳熟的曲子,像天祐美國、Summertime、波伽利唱過的Amapola、還有Paul McCantney 的Yesterday ,還有一段是四個黑道伴成醫生去嬰兒室掉包嬰兒那一段配的是羅西尼的歌劇鵲賊序曲(當下聽到莞薾一笑)。
we543543

四海兄弟記得高中或大學時的電影,當時有進戲院看,不過忘光光了。abba小時候聽台版lp,長大後聽cd很不對味,後來找到截角(廢盤)原版lp,果然這樣才對味[笑]。閉關,算賺到閒,七天過去海闊天空。

2022-09-28 14:54
每個人對莫札特的想像不一樣,對我來說莫札特鋼琴奏鳴曲首選(至少是現在)是Maria Joao Pires 1970s在denon錄音的版本(後來在dg又錄了一次)。Pires在erato錄的莫札特協奏曲也是讚。

Maria Joao Pires最有名的一場演奏片段。沒彩排直接上(有彩排就不可能發生),竟然備錯曲目,崩潰的樣子好可愛。Chailly好厲害,音樂進行中還要安慰演奏者。

  • 3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