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軍佔領過印尼,戰時在印尼的藤山一郎(唱青い山脈的那位歌手)戰後將這首歌帶回日本,多數日本人一直相信這是一首日本歌,直到1990著作權官司確定後,日本的唱片公司支付了原作者 Gesang Martohartono版稅。
二戰時期,日軍曾將這首歌填入反同盟國的歌詞,用來洗腦印尼人,月夜愁也被類似處理過。
這首歌有明確創作時間與作者,1940, Gesang. 是一首以(後來的)新官方語( Bahasa Indonesia)創作的流行歌,風格是葡萄牙殖民時期的kroncong style(kroncong是一種像烏克麗麗的樂器,撥動時聲音"克隆克隆",算聲符字)。荷蘭勢力取代葡萄牙是十六、七世紀的事,但葡萄牙的文化留下來了。
戰後印尼獨立運動,因為歌詞內容是大河頌(梭羅河旱、雨季風光),這首歌被用來鼓舞民心。不管哪一方,政治人物的腦袋都差不多。
取自cd '' The Rough Guide To The Music Of Indonesia''最後一首,Gesang和印尼國寶級傳統音樂女歌手Waldjinah對唱
同cd第一首是巽他風(西爪哇)甘美朗
夏川りみ - 涙そうそう + 小錦(KONISHIKI) - 海邊的家
涙そうそう是森山良子委託begin作曲的歌,不過唱紅這首歌的是夏川りみ 。放上小錦不是說這首歌源頭是薩摩亞,而是這首歌也被夏威夷民謠歌手 Keali'i Reichel改編成另一個版本。
好久沒聽收音機了,以前晚上睡不著會聽他的節目。
rip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