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 喜愛 古典音樂 而將之形容為入坑 那真是 有點 累呀 .
聽古典音樂 是一種快樂的享受 修心養性 .
百聽不厭不累 , 不會是那種有點負面的形容為入坑 . 都是愛極了 .
.
你是標 "交響曲" . 何謂交響曲 ?
瞧 ! 回答中 管弦樂曲 , 協奏曲 , 合奏曲 , 組曲 , 弦樂曲 都出來了 .
甚至 聲樂曲 歌劇 都列上了 . 還電影配樂呢 !
.
要想交響曲入門 就從最受歡迎 的 世界 20 大交響曲 開始去聽吧 !
世界 20大交響曲 網路 Google 就有 . 是古典愛樂人必收藏的樂曲 .
這20首世界名交響曲 在 youtube 搜 全都有 可完整欣賞到 .
當然 這 20首世界名交響曲 未必就會是你會喜歡 .
當然也會有 你喜歡而未列在 這 世界 20大名交響樂曲內的 遺珠 .
.
要不 就 搜 世界 10大 或 20大 最受歡迎的名古典音樂 .
或 被點播率 最高的 古典音樂 . 無一不是受大家喜愛 可入門的古典音樂曲 .
.
各種類受古典愛樂人喜愛的 套片 我多會收藏 . 非常多古典唱片公司多會發行 .
最受歡迎 古典音樂 XXX 100首 CD .
這是最易入門 不傷腦經 的選擇 .
.
想要對古典音樂 有點了解 "音樂概論Introduction to Music" 米勒.泰勒.威爾斯 所著 .
是最佳的一本書 . 是大學 通識教育 選用 的教課書 . 太棒了的一本古典音樂入門書籍 .
或許 這本書已不易購買到了 . 但 你若住在台北市 . 台北市 好幾個 圖書分館多有收藏 .
可借回家看一個月 , 看不完 在網路就可續借一個月 . 很方便 .
然後再進階 去了解 你喜愛的 作曲家 及 樂曲分析 .
凡事「沒關係拉關係,有關係就沒關係」﹙是在說聆聽古典樂啦!﹚,可以從日常生活中,多點心思讓流動的音符停佇在腦海,方法很多,譬如:
「電影配樂」-去尋找讓你感動插曲﹙片段﹚音樂的全曲、歌手、樂團或指揮家,如前陣子有個有名的電影配樂大師叫威廉的﹙不姓沈﹚出黑膠,可以去聽他指揮的曲目,或者像「第五元素」中找董尼采第拉美默的露琪亞,亦或「王者之聲」中找貝多芬七號交響曲…有了感情連結,一切會不一樣,所以小弟在下敞人我經常看完電影字幕最後一個離開,就是在找某個音樂資訊。
「古典音樂網」-有人整理好必屬經典,再配合解說之類導聆﹙某台剛做完馬勒系列﹚,讓閱聽者更容易瞭解、入門,而且現在錯過喜歡曲目報幕,都還可以上網查,非常方便。
「網路串流」-點選個主題讓它自由播放,再去尋找好聽、動聽的完整曲目。
以上,假以時日必然會累積一些「我的最愛」﹙無論是何種載體﹚,接著再上網做點功課,整理一些"演繹"或"發燒"…版本來比較,可以練就出一點「鑑賞力」來;更或以喜歉的作曲、樂團…為圓心,去找相關作品﹙如貝多芬,聽完交響曲可以聽協奏曲,聽完協奏曲可以聽奏鳴曲…﹚
好了先這樣,這樣應該可以讓你玩十年以上。
dupla68 wrote:
謝謝你的介紹,我有在(恕刪)
.
這真是一本好書 . 作者 不是學音樂的一生愛樂人 .
(不是所謂有人自稱 "專業"愛樂人) . 卻寫出 那麼好的書 .
從聲音 開始 到音樂 到 聽音樂人的分類 到最基本的 樂譜知識 .
從中古 文藝復興 巴洛克 古典時期 浪漫時期 國民樂派 到現代 到 美國流行音樂 及爵士樂 .
音樂的 節奏 . 旋律 . 和聲 . 調性 . 織體 . 形式與風格 . 媒材 (聲音與樂器) .
真是太棒了的一本基礎 音樂概論書 .
.
音樂不單是 古典音樂 . 各國 原民音樂 有非常多好聽的 .
各民族 利用音樂 去表達了 他們的 喜怒哀樂 .
用點心 去欣賞 沉思 . 你會得到感受 .
許多的電影配樂 多會利用 原住民的音樂 節奏 旋律 和聲 形式 風格 樂器 . 令人感動 .
印地安人的 笛 鼓 口笛. 南美洲的 笛 . 非洲的鼓 . ...... 手琴 .....
skeane wrote:
我當時因為這兩首入坑(恕刪)
像這樣曲目清單列一大串真的沒多大意義 古典音樂欣賞是很講究天份的 有些人是80% 有些人說是99% 我個人則覺得應該是100%
畢竟一個傑出的音樂欣賞者 隨著音樂鑑賞力的提升 相對地更能有豁達開放的心胸去理解參透音樂藝術的本質 所謂的「藝術無國界,音樂無貴賤」、「音樂必然是關於選擇」 不論何種音樂類型 每一個人都有一套詮釋音樂內心情感的方式 不避刻意的勉強自己 拘泥形式 裝模作樣 非要聽古典不可 真的想裝高級裝優雅裝品味 其實還有很多方式 不必去選最痛苦的那一種 例如古典音樂會欣賞就是 去一趟音樂廳就知道 那座位又窄又小 還要正襟危坐一動不動的一次聽完可能數十分鐘的作品 其實是很難受的 有時候也真不明白為何有人明明不喜歡 也確實聽不來 卻又這麼堅持一定要來
何況像這樣連一首完整的作品一遍都聽不完 就說明了根本不適合聽古典音樂 講的這麼直白就是不希望有人繼續浪費時間或投入過多金錢在這上面 不信的話可以試試看 快則數月慢則數年 看你還聽不聽 畢竟號稱想入門的新手我們都看過很多 開始漂亮話講一堆 到後來也是不了了之 正所謂「路遙知馬力」 到底能不能 或適不適合很快就知道答案 也建議不要看到一些上流社會聽古典 好像多優雅多有氣質 小孩多聰明多有教養 其實很多都是在那邊假掰而已 哪裡是真的懂古典音樂 真的喜歡聽古典音樂
不過有一種情況例外 就是如果是有興趣成為進階的高級音響玩家 也確實經濟條件允許 那真的強烈建議可以考慮多選擇古典音樂為主 不是說真的要去理解甚麼音樂內涵 畢竟藝術哪裡是人人能懂的 而是大部分的古典音樂錄音 確實比起流行音樂更適合在高階器材上發揮 作為器材評測參考上也是很重要的依據 不要說幾十萬幾百萬高檔器材買下去 結果音樂一打開居然還是尋常流行歌 那可真是會笑掉一堆音響發燒友大牙的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