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死亡.告別的音樂有?


pjjoe wrote:
玉置浩二https...(恕刪)


再見李香蘭主題曲"行かないで "交響版(中譯)


SENDOH0420 wrote:
蕭煌奇_末班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DZ2pcn_V4c


蕭煌奇_末班車


Monte920 wrote:
古典樂裡頭可多了!

莫札特: 安魂曲, 生前在寫時就有預感是為自己寫的,果然還沒完成就過世了,由他學生繼續完成.
貝多芬: 告別鋼琴奏鳴曲, 英雄交響樂的送葬進行曲
舒伯特: 死與少女
蕭邦: 第二鋼琴奏鳴曲的送葬進行曲
布拉姆斯: 德意志安魂曲
柴可夫斯基: 悲愴交響曲, 以絕望的樂章做為結束, 再過一個禮拜柴可夫斯基就撒手人寰.
馬勒的最後三首交響曲: 大地之歌; 第九交響曲, 第十交響曲僅完成的慢板樂章, 每個樂章都是描述了死亡. 尤其是夜深人靜時,第十交響曲慢板樂章的異常沈悶與淒厲弦樂聲更令人聽得毛骨悚然!

至於歌劇就不用講了,80%的歌劇都是以悲劇收場,其中70%是女主角死亡,10%是男主角死亡,到最後簾幕放下時,都幾乎是以死亡的情景做為結束! 冷




莫札特: 安魂曲, 生前在寫時就有預感是為自己寫的,果然還沒完成就過世了,由他學生繼續完成.



貝多芬: 告別鋼琴奏鳴曲, 英雄交響樂的送葬進行曲



舒伯特: 死與少女



蕭邦: 第二鋼琴奏鳴曲的送葬進行曲



布拉姆斯: 德意志安魂曲



柴可夫斯基: 悲愴交響曲, 以絕望的樂章做為結束, 再過一個禮拜柴可夫斯基就撒手人寰.
馬勒的最後三首交響曲: 大地之歌; 第九交響曲, 第十交響曲僅完成的慢板樂章, 每個樂章都是描述了死亡. 尤其是夜深人靜時,第十交響曲慢板樂章的異常沈悶與淒厲弦樂聲更令人聽得毛骨悚然!



傻呼呼的阿智 wrote:
關於死亡.告別的音...(恕刪)

七級煉獄---
so far away
化為千風

很優美的一首曲子,是以往生者安慰在世者的抒情詩篇
歌詞原是名為「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weep」的美國詩作
秋川雅史演唱的日文版尤為動人,在當時引起蠻大的迴響



鎮命歌
安撫死者亡魂讓其安心前往黃泉的祭文


chunli650725 wrote:
Nearer,My...(恕刪)



Monte920 wrote:
古典樂裡頭可多了!...(恕刪)

完全同意大大介紹。
可以加上R Strass死舆變容及布魯克納第7號(第2樂章)及9號交響曲(第3樂章)。離留之際,對生命充滿留戀及回憶,千言萬語....情難盡訴
Awgm wrote:
完全同意大大介紹。...(恕刪)


感謝你的補充!

布魯克納的交響曲都是無標題,但是你說的第九號交響曲第三樂章真的是一個離世的告別,在冗長的23~25分鐘的單樂章中(對無法欣賞的人可能是又臭又長), 時常會有小喇叭的"RE-FA-FA"不斷的重複, 似乎就是死神的呼招. 而曲終時弦樂與法國號慢慢的演奏"Do(高音)-So-La-Do(低音)-Fa~~~~~~~~"好像就是一步一步的走向上帝(布魯克納有提到: To the Good Lord). 難怪他僅完成三個樂章,當他才開始著手打第四樂章的草稿時,就真的被死神招走了!

後人根據他第四樂章的草稿嘗試想把它完成, 但作曲功力實在是跟布魯克納相差太多. 我聽過Simon Rattle指揮柏林愛樂演奏四個樂章版本的第九交響曲,覺得第四樂章實在是畫蛇添足,保留原來三個樂章的殘缺之美才是最美的. 就像舒伯特的的未完成交響曲,僅有兩個樂章,卻是千古流傳的古典名曲!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