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amico wrote:讚喔..
我上月有幸到西班牙瓦倫西亞,行前在網上的知驚人的歌劇院
Palau de les Arts Reina Sofía正上演
Bellini的Norma,馬上與家人好友們買票觀賞。..(恕刪)
我是個十足的歌劇迷..閒暇自娛覺得不錯的,就上來分享..
自2009年愛樂人,大家聽古典音樂嗎?
算算在mobile 01已經過了..6個年頭..
以下來欣賞novamico喜歡的兩個茶花女版本~
novamico wrote:
茶花女這薩爾斯堡音樂節版本很棒,女高音Anna Netrebko是我非常想現場聽的一位。
與男高音Rolando Villazon真是很配。
另一版本佈景服裝一流,男Rolando Villazon與女高音Renee Fleming都很棒,
尤其劇中男中音更讓我認識及喜愛男中音。
我以前總認為古典音樂及歌劇老土,只喜歡搖滾。
但數年前聽說對岸前領導人江先生特喜歡歌劇,尤其是茶花女;
心理好奇便上youtube看看,並google劇情背景。
天哪!我竟由此情不自禁的愛上歌劇。
不斷找了好幾個不同版本茶花女,甚至找機會現場觀賞。
到目前最喜歡的還是 Anna Netrebko與Renee Fleming兩位的版本,
反覆欣賞也不厭倦!.(恕刪)
1..Renée Fleming (Violetta), Rolando Villazón (Alfredo)..中文字幕 茶花女
精彩段 ~ Sempre libera 永遠自由地..
2.. Anna Netrebko (Violetta), Rolando Villazón (Alfredo)
精彩段 ~ 我沸騰的心和年輕的熱情
她用愛和微笑燃燒我的心,若離開她我就會感到空虛孤獨..
當她說:我只為你而生.,只為你而活
我立刻就會忘記人間的痛苦,心靈充分享受著天堂的幸福..

想看更多 茶花女精彩段 ~ 愛樂人 邀您鑑賞歌劇美聲..2010

2014 .. Piotr Beczala((Alfredo)..

pariah.T wrote:
正所謂「十年磨一劍」
這歌劇我聽超過十年 在劇本的研究方面
以達權威級水準
不容許任何人輕易挑戰
我有自信在台灣針對劇本部分沒有人可以把我考倒
相反的 有意挑戰的 我出一題就可以玩死你
不介意自取其辱的人可以試試看
這個是我見過最奇葩的回覆,您要不要考慮修改一下?
有聽歌劇聽到這個程度的嗎? 在台灣對單一歌劇研究徹底又能怎樣? 你知道的事那一件不是閱讀其他人的著作而來?有哪些是你自己的原創見解? 誰有興趣要挑戰你?術業有專功,需要把人玩死嗎? 你真有這樣的程度,建議你到外國的古典音樂期刊上發表研究論文。
很感謝樓主多年來的分享,古典音樂是小眾,能進入古典音樂的世界是一種恩賜,但把這個恩賜和欣賞能力當作高人一等的心態,卻大可不必了。
我接觸古典音樂四十多年,收藏的古典音樂歌劇黑膠唱片近三千張,光碟無數,但越深入古典音樂的世界,越感到自己的不足,從來不敢以此對人炫耀。Youtube 的出現是古典音樂愛好者的福音,許多以前收集不到曲目和演出常在 Youtube 上可以找到。要研究某個音樂家,可以從 Youtube 上找到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還不用花錢。
英國一家網路唱片行整理了西方古典音樂家和有錄音作品的清單:
http://www.prestoclassical.co.uk/composerindex.php
我們所熟知的音樂家和其作品,和這龐大的清單相比,實在微不足道,面對這豐富的文化遺產,還能不謙虛嗎?
js4042 wrote:
這個是我見過最奇葩的回覆,您要不要考慮修改一下?
有聽歌劇聽到這個程度的嗎? 在台灣對單一歌劇研究徹底又能怎樣? 你知道的事那一件不是閱讀其他人的著作而來?有哪些是你自己的原創見解? 誰有興趣要挑戰你?術業有專功,需要把人玩死嗎? 你真有這樣的程度,建議你到外國的古典音樂期刊上發表研究論文。...(恕刪)
謝謝你的指教 你講的或許有些道理
不過我只能講這是研究方法和出發點的不同而已
那些研究論文的學者 很多也是為引起論戰而發表
很簡單的道理 因為高手過招就是這樣
如果你也是高手自然會明白“無敵是寂寞的”道理
所以我也一直在尋找 在等待
那個能夠超越我 擊敗我的人出現
為了這個目的 即使要用去我一生的時間我也不後悔
還是你以為真的有那麼好心寫文章教大眾聽古典音樂的?
你自己聽這麼多年會不曉得
那些沒有天份的 對音樂感受性差的
根本一輩子也不可能理解這種藝術的價值
音樂欣賞能力也沒有技術上的問題
也不可能靠後天訓練來養成
所以沒天賦就別努力
以免浪費自己和他人的時間
不過看你回文好像也有點本事
容我出一題試探一下虛實
當然你也可以當作參考就好 不必認真 呵呵

◎問:關於華格納「音樂戲劇」的理論基礎,下列哪一項解釋“最正確”?
A. 音樂應該服從於戲劇。
B. 由音樂、戲劇及舞台演出構成一個整體。
C. 廢止「編號戲劇」的形式,使音樂毫無休止的持續。
D. 劇場應當支配藝術。
E. 以上皆非。
----------------------------
p.s 想知正確解答 一個月之後再來問我
謝謝
天賦高的人聽古典音樂,領悟多一些,音樂理論知道多一點的人,能夠分析一段曲子的結構,體會作曲者的匠心獨運和藝術境界,但這和能否和這曲子產生更直接的共鳴無關。
西方古典音樂來自西方,東方人在接觸西方古典音樂的時候,附帶的也被古典音樂的包裝和商業炒作氛圍所影響,認為這是高級的藝術享受,認為能進入音樂廳欣賞古典音樂的演出是件高雅和有文化的事,家長們要小孩學樂器,不一定是因為小孩有天賦,還不少家長有炫耀的心態。
但是,古典音樂的世界不是這樣的。在美國和歐洲,古典音樂的演出是很平民化的,大都市的公園在夏天常有免費的露天音樂會,不少還是知名樂團的演出。一些鄉下小鎮有古典音樂的夏令營,有些是著名團的暑期集訓,有些是當地愛樂者和學院學生的集訓和演出活動。在美國各州都有整天播放古典音樂的公共電台,歐洲也有,每年的歌劇季節裡,各大歌劇院的演出在週六都有公共電視和公共電台的實況轉播,由大企業贊助。這是西方文化的一部分,是他們最珍視的文化遺產。他們有龐大的古典音樂人口,支撐大大小小的演出活動和音樂市場。不少人對於各種音樂理論,音樂家逸事,傳統等等如數家珍朗朗上口,沒人敢自稱自己是高手要和別人一較高下。
古典音樂來到台灣,怎麼會變成身份地位的標籤?變成附庸風雅的對象?
當你聽到某段曲子,覺得它撫慰了你的心靈,覺得原作者在和你對話,你就是進入了古典音樂欣賞的殿堂,能夠享用這西方文化的遺產,這和你的社經地位和知識程度無關。
不少人去音樂會現場是閉著眼睛聽的,有了 youtube 之後就更方便了。
shang4538 wrote:
Puccini 普...(恕刪)
pariah.T wrote:
謝謝你的指教 你...(恕刪)◎問:關於華格納「音樂戲劇」的理論基礎,下列哪一項解釋“最正確”?
A. 音樂應該服從於戲劇。
B. 由音樂、戲劇及舞台演出構成一個整體。
C. 廢止「編號戲劇」的形式,使音樂毫無休止的持續。
D. 劇場應當支配藝術。
E. 以上皆非。
B或是E。
Entschuldigeng, aber mein Deutsch ist sehr schlecht :(
Gesamtkunstwerk ist das Schlüsselwort. 所以我選B。 但是華格那也想德國歌劇對德國人向希臘舞台劇對希臘人一樣,不同於義大利歌劇。 所以還有E得可能
不過我是絕的大家探討比較好。 會的話,可以教別人,彼此交流切磋。 妳會想看華格那得劇本,讓我傾向你的答案會是B。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