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老鷹合唱團,Desperado(亡命之徒?)歌詞翻譯


maxgary wrote:
老鷹來台的ENDIN...(恕刪)


是啊,那次的安可曲就是這首,前奏才剛出來,我就已經歇斯底里了.....
These things that are pleasin' you
(當一個公眾人物不快樂)
這句為什麼要翻成公眾人物?
These things是指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前後文看來, These things 不是特定的東西 。語意要表達的是:

那些能讓你快樂的東西,也會傷害你。

之所以翻譯成公眾人物,是因為這首歌的主旨是在講搖滾歌手的飄泊人生,特別是單身這一點。
(You 'd better let somebody Love you)

當一個公眾人物容易單身,雖然看起來很快樂,但是也很痛苦。
所以我把These things翻譯成公眾人物。
http://sobakome.pixnet.net/blog
Mogigi wrote:
These thin...(恕刪)

你的翻譯放入的過多的個人主觀及情感
根本沒那麼複雜, 傳"真"就是好翻譯
我不想當男子漢, 我只想要我的小毛毯

艾澤拉斯浪人 wrote:
你的翻譯放入的過多的個人主觀及情感
根本沒那麼複雜, 傳"真"就是好翻譯




同一首歌,不同的欣賞者會產生不同的感覺,尤其唐亨利又那麼愛寫拐灣抹角的詞!


所以樓主的翻譯有沒有加油添醋?不是由你我判定!




「是告知,不是徵求意見.」
Tarkus wrote:
同一首歌,不同的欣賞...(恕刪)...
「是告知,不是徵求意見.」

這裡是公開討論區, 不是私人的佈告欄

就像面很多大大講的"聽了這首歌有所感觸"
是因為音樂本身(含原文歌詞)?
還是音樂旋律+樓主的譯文?

複雜的想法就留在旋律之中
譯者"傳真"的翻譯, 不用刻意揣摩寫歌寫詞人的心境
剩下的就給聽的人去體會

樓主熱心翻譯分享, 拍拍手!!
我不想當男子漢, 我只想要我的小毛毯
把歌詞當文學作品來看。沒有言外之意可思考的文學作品,是無趣的作品,文學的目的也就是如此而已。

但是如果今天遇到的是科學文章,客觀的訊息,有科學的原理為準則,翻譯時要求真是一定的。

這個世界上,沒有兩個人讀的書是相同的;也沒有兩個人聽同一首歌,會有相同的感覺。

如果真的要「傳真」,你覺得這首歌的「真」,到底是什麼呢?
是你認為的為真,我相信的為真,還是Google 翻譯的為真呢?

如果仔細看原文,你也許會覺得他歌詞很跳tone, 文法並不嚴謹。前後文沒有很連貫(比方說,看不出These things到底是指什麼)。所以讀者解讀的時候,自然會有很多想像空間。所以,作者寫作的目的很明顯,就是要你「想像」。

如果試著照字面翻成中文,會成為牛頭不對馬嘴,前後語意矛盾又不合邏輯的一篇譯文。其實我也看過很多市面上很多這種譯作,我覺得這並不叫傳真,叫作Unreadable.

西洋的歌詞很多這種情況,希望聽者想像。這和中文流行歌不同。中文歌的歌詞總是為了要押韻而寫得空泛,為了格律而犧牲內涵。西洋歌詞,特別是搖滾樂,很少聽得到押韻。但是歌詞卻能表達各種艱深的議題。






http://sobakome.pixnet.net/blog

Mogigi wrote:
把歌詞當文學作品來看...(恕刪)

忠實翻譯, 毫無爭議
即為真

譯者想要揣摩原詞曲的意境
但這個"揣摩"不會被自身的心智或心情所影響嗎?
肯定會(就像同一首歌, 有人聽了淚流滿面, 也有人毫無感覺)
如果譯者認為這"情感空間"很重要, 需要去傳達
那他傳達到的是自己在翻譯當時的心境, 還是十幾二十年前, 詞曲者的心境?
何不留給讀的人去各自表述?

翻譯得當, 就像寓言故事一樣, 連小學生都讀得出來這首歌想表達的
我不想當男子漢, 我只想要我的小毛毯
不知道小學生會怎麼解讀這首歌呢?
請大大分享一下囉!

這首歌我在動手翻譯之前考據過幾個歌詞討論網站,不意外的是有百來個母語人士都發表不同的解讀。如果幾百個美國人聽起這首歌都有幾百個不同的解讀,那這首歌的原文,在幾百個美國人之間聽來本來就都有爭議,為什麼我將它翻譯成中文時,卻要翻譯「無爭議」呢?而且,如果原文本來就是有爭議的,翻譯者根本就不可能將譯文翻到「無爭議」吧!

有很多歌手事隔多年之後,接受媒體訪問時會透露出當時作曲的心情,還有歌詞要表達的真實意境。但並非每個歌手都會講得很確切,也許他們自己也覺得很模糊。比方說REM的歌,同一首歌,媒體問團裡的吉他手,主唱,或是貝斯手這是關於什麼?會得到三個不同的答案。所以,你覺得每一首歌,真的都要預設「歌詞一定有明確意義」的立場來解讀嗎?

我所翻譯的每一首歌,都會先上討論網站這首歌有沒有歌手自己承認的明確意義,如果沒有的話,我就會看多數母語人士怎麼解讀。所以,Desperado的確是沒有找到明確意義的一首歌,但是歸納出眾多母語人士的意見,當然加上一點我個人的色彩,我才會選擇這種解讀囉!

最後,早期有些唱片,是有主題性的。有時候單聽一首歌,覺得很莫明其妙,但是,整張唱片就是要表達一個主題,每一首歌都是關於這個主題。Eagles的另一首,Hotel California所在的唱片,據說整張都是關於批判音樂工業。而這首歌的主旨:『搖滾歌手的無奈』也在Eagles 的另外一首歌: Life in the Fast Lane裡面出現過。所以,我認為用「歌手的無奈心情」來解讀 Desperado 很合理。




http://sobakome.pixnet.net/blog
至於你講:「何不留給聽者去各自表述呢?因為我的譯文實際上帶有我個人的主觀情感,會影響作者的本意。」

其實是因為作不到。因為流行音樂的目的是給「一般人」聽的。美國和台灣的文化差異頗大,如果不解釋具體,要讓讀者「各自表述」,相信絕大多數「一般人」會覺得莫名其妙。就算懂英文,要看懂也很難,更不可能引起感情的共鳴。

所以,你可以看到這就是為什麼在美國搖滾樂是粗俗的東西,但是進口到台灣來之後,卻變成是特別有求知慾和教育程度比較高的人才會聽。如果在美國搖滾樂是很Middle class的音樂,那翻譯之後也要讓台灣middle class的人了解。

我也不認為自己的譯文會排斥其他人的解讀。所以我也留了原文,讀者如果不喜歡我的譯文,也會自己去推敲思考出一個自己愛的意思。實際上,我也不是唯一試著翻譯這首歌的人。
http://sobakome.pixnet.net/blog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