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音樂CD 是不是二十年來沒新技術更新


zulu5641 wrote:
恕小弟孤弱寡文 資訊...(恕刪)


去一趟光南的發燒片區,您就不會這樣講了,香港錄音的花樣多著呢,實際聆聽的感受也不同,光看硬體規格看不出來的啦!
Sony 定了一的BD的Audio CD Spec : Blu-spec CD
請參考
http://en.wikipedia.org/wiki/Blu-spec_CD
很多人聽不出 MP3跟CD的差別
所以也不會想追求比CD音質更好的技術
所以到CD這個產品就卡住了
而且CD的銷售量也越來越差了

我覺得歌手乾脆把歌免費提供下載好了
然後靠個唱賺錢
如果有吸引力
光是演唱會的收入也比賣幾萬張CD賺更多


不一定會起來
就像幾年前sony也是訂了 SACD ......
因為重點在對普羅大眾
或是隨身聽族
不容易而且也不要求聽出 CD跟SACD or BD的差異
另外數位格式普及後..更難推廣
因為就算高解析高位元
現在還是流行用數位格式傳播
包括原發行商
當初CD之所以會取代黑膠,並不是因為音質比較好,而是因為方便太多了.

因此若現在要在同樣方便的情況下,用音質更好的來取代音質好的,就會很困難. 因為對絕大多數人而言可能聽不出來差別,就算聽出來也不見得會在乎那個差別.
continuum wrote:
不一定會起來就像幾年...(恕刪)


不如直接說MD
唉.............................


補充

有新技術沒用

製作團隊態度隨便騙錢一樣濫
看看BD雷片一堆
台灣CD一堆製作品質真的是.........................
這次改版簡直是濫到翻濫到底

暗夜審判者 wrote:
不如直接說MD唉.....(恕刪)


MD比較不像
MD是日本鎖國搞出來的東西
那種當初市場定位連踏出日本國門都沒有的感覺 .....

continuum wrote:
MD比較不像MD是日...(恕刪)

提起MD.小弟就有經驗了...
我買過2台MD桌機.和一台超炫的MD錄放隨身聽..
基本上MD在日本歌星都有再出MD片.但台灣歌星有出MD的區指可數..
反而再台灣MD大部份是用在錄音.轉錄等.因為當時能夠自行錄音的數位產品可說是沒有.MD讓很多專業及業餘的人士帶來了很多的便利性.除了有光纖數位端的輸出入.以及MD的錄音編輯功能超方便.直接在機器上就可執行(專輯/單曲命名.曲目分段/分離.記點. 曲目結合/合倂 . 曲目單曲/全曲刪除. 曲目移動.等等....)編輯刪除一按搞定.速度比現在用電腦搞還快.
MD小巧不刮傷.防磁.保存長.的特性 .號稱可重覆錄音百萬次音質不變.
MD片還有分74分鐘.80分鐘等.錄單音演講時還可切換MONO時間變4倍長
MD片的外型顏色造行富有變化.片子還有普通片和高級片之分別.尤其用在搭配電容式麥克風錄音樂會音質真的很不錯.所以當年受到很多研究生.學生.廣播電台主持人的喜愛.
可惜主機價格貴.故障率高.市場上只有水貨引進.台灣記得是沒公司代理.所以明星更沒發行MD專輯.嚴格算起來並不算真正有進入台灣.所以知道MD的人應該也不多.買的人更少..
我個人還有MD片上百片............從一片上百元買到一片30~40元........
沒辦法誰要當年自己錄音除了卡帶就只有MD了.
如影隨行 wrote:
提起MD.小弟就有經...(恕刪)


MD是個可以淘汰掉錄音帶的東西

MO也可以


記得沒錯的話,MD主打得好像不是放音,而是在於錄音。MD的錄音是重點,其次才是放音。

Loompster wrote:
MD是個可以淘汰掉錄...(恕刪)

MD當然在台灣主打錄音和編輯啦.但在日本的音樂出版品是有不少的.MO的話.應該比較偏向資訊產品吧.畢竟他還可以儲存資料檔.照片檔等等.而且MO下場還更慘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