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網兄們這個階段,跟我一樣正值血氣方剛、情竇初開的年紀,那時的年輕人出門都騎名流、後擋板不是酒井法子就是王祖賢或楊林。
而且肩上一定要背一件厚厚的毛衣。有些口袋比較深的人。機車騎過去還聽得到很大聲而且破破的舞曲(請參考舞曲大帝國)。
現在回想起快30年前的往事格外有fu.....
我很喜歡這一張專輯。原因也是因為好聽,並不是他的錄音特別利害。特別要介紹一首歌”然而”。
他的弦律非常簡單,一把吉它、口琴、還有小鼓+上陳昇獨特的桑音還有很直白的歌辭。
我喜歡拿來調整人聲的定位,順便聽聽在在不同的系統中有什麼不一樣。
純個人喜好!不要砲我~~~
這張唱片雖然定位在流行歌曲,不過他的錄音乾乾淨淨。
至少聽了會想再聽,我們可以細細的聽看看他音場寬度、深度、樂器的定位、人聲位置是否有準。
在我的號角系統中~
我希望音象夠大,最好是比喇叭寬才有氣勢。
我的空間面寬不大只有4米6,聽的出不是只有人聲的結象凝取度濃厚而以。
我能聽到人聲與樂器的層次分明而定位精準。
陳昇的嗓音有一點滄桑、感情很豐富、而且不是很清楚(跟我一樣有時講話咬滷蛋)。
很容易把心情帶入音樂的情境中。雖然只是一個大男生而且有點粗礦沒有甜度,但還是可以唱到我的心崁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