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請問會用spotify 聽古典樂曲嗎?

我不怎麼在乎音質,自以為很灑脫,異於常人,但其實是自虐,應該是合理的追求音質,如果我的耳朵聽不出來,多花錢就沒用,今天聽spotify與itunes買的貝多芬7號交響曲ACC檔,雖然是不同的指揮與錄音,但很明顯的ACC檔比較好,請問我這樣比公平嗎?
2022-08-21 11:30 發佈
其實跟檔案類型無關!
重點是~取樣率!
正常來說,320K...對大多數人都可以滿足了~
再上去,其實幾乎聽不出差異。
Spotiy至今仍然大多是有損壓縮, 反倒是Apple Music裡頭的古典樂很多都已經是無損壓縮, 音質相當好, 我建議你試試看Apple Music裡頭的古典樂.
Monte920 wrote:
Spotiy至今仍然...(恕刪)

嗯。可以來評估一下是否用apple取代spotify
Apple Music 每首之間的間隔較Spotify 長一點點,一般情況都沒有什麼影響;我遇到的是某些歌劇的詠嘆調,主角可能用2首來抒發情感,用Apple Music 聽時感覺被打斷了,很可惜⋯,有些鋼琴協奏曲也是這樣,停頓變長,感覺沒有一氣呵成,很不痛快
用Spotify 就十分流暢,不會被打斷心情了⋯⋯

兩者的音質我覺得差距微小,所以我的Apple Music 試用期滿了就沒有續訂,Spotify 的表現我可以接受的,若是想聽最愛的音樂,我還是用CD播放(因為最愛,所以一定收藏😂)
哥普拉
哥普拉 樓主

所以spotify還是可以的

2022-08-27 14:07
Marimba

gap vs gapless, 國外在評價串流音樂平台以及串流設備時, 這是列入重要的參考指標, 如果不支援 gapless, 對於完整的古典樂或整場演唱會, 沉浸聆聽體驗就會常常被打斷, 非常糟糕

2022-10-13 21:37
我朋友會欸!但其實我還是比較喜歡用apple music
在意音質應該就不會在這兩個裡面挑,不過我會用Spotify聽古典音樂。

Apple Music同一首曲目,有時可能會少1dB的音量,即使在同樣的LUFS標準下...
https://linktr.ee/Feng_Jen_Wu
有關於Apple Music, 我再說明一下. 同樣一個樂曲, 使用不同的機器來做訊源, 得到的音質效果有很大的不同. 前面有人說想要音質就不會去考慮Apple Music, 其實並非如此, 要看你要用什麼播放方式.

我舉以下這套Dudamel指揮的德弗札克第7-9交響曲為例.


這套是2020最新錄音, 今年2022年8月才剛發行. 它用了很多高科技, 包括Dolby Atmos多聲道, Hi-Res Lossless, Apple Digital Master. 我用幾種不同的方法播放:

1. Apple TV 4K (最新一代), 用它的HDMI輸出到我的Marantz AV8802a多聲道前級. 播放時檢查Dolby Atmos有點燈, 環繞音響實際播放出. 理論上音質應該最好, 但事實上卻是最差. 整個動態被壓縮很嚴重, 解析度也差, 很悶, 聽了兩三分鐘我就聽不下去了!

2. 由MacBook Pro開啟Music程式, 然後用MBP上面的HDMI埠接上Marantz AV8802a. 這時候Dolby Atmos不會點燈, 只有顯示Dolby Surround. 實際聽起來仍然是環繞音響(我的是5.2.1), 這時動態範圍好很多, 解析度也有改進, 但仍然可以聽出音質經過了壓縮, 不能跟實體SACD來比, 只是比Apple TV 4K好了一些.

3. 用iPhone開啟Music, 透過AirPlay送入Marantz前代串流旗艦NA11 S1, 這時只能播放二聲道, 解析又比上面2.更好一些, 而動態範圍接近於2., 相當不錯, 但仍然可聽出有一些有損的壓縮 (放不開的音色).

4. 用iPhone或是MacBook Pro開啟Music, 然後用USB線接入NA11 S1的PC-USB埠. 這時候也只能播放二聲道, 但整個音質是大解放了, 不管解析或動態範圍都沒有受限, 呈現原汁原味, 跟實體SACD的二聲道聽起基本上無法分辨.

所以我用了這幾種方法, 發現要用4.的這個方法, 才能夠把Apple Music裡頭的古典音樂音質發揮得淋漓盡致. 這時候的音質基本上是無限接近原本SACD或CD的!
privateeye1000

如果有聲音就滿足,是最幸福的人喔

2022-08-29 19:18
QL Lai

好厲害!有時間我要來試試第4項

2022-09-02 18:13
如果有聲音就滿足,是最幸福的人喔
哥普拉
哥普拉 樓主

嗯。星期六早上,聽什麼都好聽

2022-08-29 20:50
把大腦的音響模式與音樂模式切開,然後快速切換,是可能的。

特別是古典音樂,通常音樂本身的情報量大,處理音樂訊號(曲式、和聲...)有時都來不及了,還能處理音質啥的,我覺得很難,至少我不太辦得到。除非音樂本身無聊,音質大概就樂曲開頭幾秒的事,之後大腦進入音樂模式,很難再去注意音質。

不再吹毛求疵之後,我發現我聽了更多的音樂。
QL Lai

同意,很多時候樂曲的演繹、意境會更吸引我⋯[爽]

2022-09-02 18:12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