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Mariah Carey 是不是聲音不如以往了?

90年代 Mariah Carey陪伴了許多6年級生的回憶

看了許多演唱跟歌~那時候Mariah歌聲高亢跟抒情的感動~一直在腦海中不忘

2000後就很少再接觸Mariah 相關的歌曲或是新聞動態等等


這幾天在網路翻Mariah以往或現今的歌曲跟演唱會影片出來回憶

發現

Mariah 在高音的部分 好像已經沒有以往給人的震撼力跟爆發力

同樣一首經典名歌 在90年代現場演唱會(93年那演唱會真是經典 看的我都快哭了) 跟2000年後的演唱 已經出現很明顯的差距

唱不上去或很吃力或刻意壓低音 (甚至被我發現好像有對嘴的感覺)

是否真是歲月不饒人?當時才20好幾 現在都40歲了(且有越來越寬的現象 大嬸你哪位呀~)

個人感覺Mariah的感動已經不再像以往那們有震撼~剩下的都是只有回憶當時名曲的部分

當然唱功還是一流沒話說~並且也是影響力深厚的天后(這點我不否認~她的神話很難超越)


只不過回憶以前的部分總是很美好的(抒情的感動)

90年代真的是他全盛的時期了嗎?


雖然至今已出了上百首歌~但怎麼聽都還是當時90年代那幾首抒情比較對我味
2010-07-19 4:3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Mariah Carey 聲音
mariah carey vs michael jacskon

是我那時候最喜歡的西洋男女歌手.

但都相同地.到了後期後.就都變了~
為兄弟兩肋插刀 為美女插兄弟兩刀 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誰穿我衣服我砍他手足 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誰動我手足我穿他衣服
ninkimono wrote:
mariah car...(恕刪)


真的覺得很可惜~他們獨樹一格的唱法

至今造成多少男男女女後輩跟選秀節目參賽者 的採用跟模仿

一首又一首的抒情名曲被拿出來翻唱再翻唱或比較~

mariah出道至今20年了~天后的影響力還是不滅~


怎感覺歐美好像很多天后級的到了後期 就都不行了

難道他們的歌唱全盛期都只不到10年?



網路聽傳Leona Lewis的出現 是接替mariah的一塊寶

的確那風格造型 都很像當時mariah 出道時的樣子


Mariah從Charmbracelet就被說倒嗓,那張也快十年囉
後來其實每首主打歌都聽得出來比較暗啞一點 (例如we belong together)
最近一張從頭到尾灑滿了海豚音,但也改變不了這個事實

但是怎麼說呢...
我想她這十幾年以來,對自己的定位其實有很大的改變
她自己根本不想走剛出道那個,也就是大家現在會說Leona Lewis的路線
所以從離婚之後就直接吃進黑人音樂的世界
而且很積極的去經營,執著於踏在浪尖上當永遠的一線
寧願選曲著重時髦多過長青,也不要成為過氣明星
但這或許才是她這個人的真實
我個人聽最近這一批專輯的感動,其實是不少於當年的
而且從銷售上來說,Mariah這幾年可能混得還比早期好
等於是可以有兩個全盛期的天后
righteousball wrote:
她自己根本不想走剛出道那個,也就是大家現在會說Leona Lewis的路線
...(恕刪)


這段我也有所耳聞~抒情並不是她想要走的路線

只不過這樣的路線卻斷定她在人們心目中抒情天后的定位 並引響深刻入人心

但他黑人血統的特性~卻不斷激起想走入黑人音樂世界

改變期我並不是很了解其過程~唯一了解的大概都是維基所說明的部份


全盛時期
感覺她的轉音就像蝴蝶一樣悠遊飄浮
如果我沒記錯,她的血統等於是半黑半白
這在古早時代的美國是比黑人還更被嚴重歧視
當事人經常必須把自己"白化"或是"黑化" 才能融入社會
現在當然大家都不會歧視,美國影集每一部都趕流行,要來上幾對黑白配情侶
但很多當事人心裡或許會有一份需要平反,需要去把它拿出來彰顯的需要

we belong together的MV還拉來同樣半黑半白的Wentworth Miller當男主角
其實不只是為導演介紹來的男方打戲(越獄)而已...
是很斧痕鑿鑿的一個動作啊
isuzu3286 wrote:
90年代 Maria...(恕刪)


對啊,現在的Mariah 跟 90 年代的聲音和樣貌根本判若兩人。
而且從97年開始差不多全都對嘴 (她不會整首歌對,通常只對難唱的部分)
借阿妹在今年金曲獎得獎感言:『堅持是對的!改變是對的!愛唱歌是對的』。

Mariah 在台灣最紅的時候應該是在Music Box那張專輯,全台大概賣超過80萬張,這張在全球也賣了2800萬張,從這張專輯開始Mariah才算是正式敲開全世界的音樂版圖。尤其是對她極不友善的歐洲市場,也頒給她第一屆歐洲MTV大獎的最佳女歌手。之後的『Daydream』雖然在銷售上略遜於『Music Box』卻也賣了2500萬張,不過這張專輯卻引起樂壇的一些新潮流就是POP+Hip Hop+R&B的融合以及歌曲取樣的結合等,許多後進都開始在專輯裡做起了模仿跟風,在Daydream專輯裡的5部合唱曲"One sweet day"更是美國告示牌的90年代單曲第一。 從Daydream之後Mariah 歷經離婚低潮,不過97年發行的Butterfly卻一反以前泡泡糖式的曲風轉變為更黑更靈魂的inflected R&B、hip hop等,而權威音樂雜誌的滾石雜誌更是盛讚這張專輯成熟且做的相當出色。一拋過往的熱情唱腔轉變讓從前挑剔她浪費天賦的音樂人對她另眼相看。

『改變是對的』!從Butterfly常常被音樂人評選為必聽推薦,真得為Mariah 值得高興。但是,這時的Mariah卻逐步放棄她在成人抒情的唱片市場,這很現實,在以往這個市場是Mariah站穩美國天后的基本盤,但是,除了自己的曲風改變外,當時同公司的Celine Dion也正鯨吞蠶食這個偌大的成人抒情市場。而部份歌迷也開始背棄Mariah,銷售的疲軟、倒嗓的質疑等等也給Mariah許多未來思考的難題!?

從Rainbow專輯還保有全球千萬的銷售後一直到了05年之前的整整6年的時間裡,在歷經一連串的低潮事件、負面新聞,都在在顯示他的人氣已經逐步下滑。但是她還是一直堅持著歌唱的這條不歸路。真的很替她感到欣慰在05年推出的『The Emancipation of Mimi』又再次讓她重返巔峰,這張專輯被評論家稱為Mariah近年來最強勢之作,甚至連97年的『Butterfly』也被比下去了,專輯裡巧妙的結合了70年代的soft rock氛圍加上urban、R&B的精彩的詞曲讓專輯更臻成熟也更呼應了專輯的製作藍圖就是「The Return Of The Voice」,無怪乎當年這張專輯是橫掃了50幾座的音樂大獎,銷售更在全球低迷的音樂市場掠下了千萬佳績。專輯中的「We belong together」再次讓Mariah佔住00年Billboard的單曲之冠,從沒一個歌手可以在90年代跟00年不同世代可以像Mariah這樣表現精彩。堅持音樂這條路雖然艱辛,但是卻給Mariah不同的意義。『堅持是對的』!

許多樂迷常在討論 Mariah的高音不若以往,從不同的角度來檢視可以說她是倒嗓了,也可以說她是改變了唱腔,雖然不復以往的有力量高音拔尖;但是情緒的運用以及聲音的表情都是需要人生經歷來累積的,長期高音的運用對聲線的褪化是必然的,但是情感的表達卻不是一日可陳。我深信Mariah是一個愛唱歌的人,雖然極具歌唱天賦,但是要在這汰換率高的唱片圈生存甚至保持新鮮真得很難,要每年推出新作,除了對音樂有熱忱外,我真的想不出來有什麼理由可以讓一個曾經在谷底崩潰的女人再次站上她應有的位置了。

滾石音樂雜誌編輯曾說過Mariah一段話[Mariah真得能唱,事實上這也是她盛名的主要原因,她真的很能唱!]。

雖然Mariah在歷經人生低潮以及面對人生的許多的改變,但是評論家以及音樂人一致認為一件事情從未改變;就是這個女人真得很會唱歌。我對此也深信不疑!









yossiger wrote:
借阿妹在今年金曲獎得...(恕刪)


我不覺得.....

我只覺得,市場能決定一切

這就是流行音樂啊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