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恭賀~ 為人父的喜悅若自己或家人本身並不喜聽,也可能沒想長期接觸古典音樂建議是:一. 直接聽FM電台,曲目多樣又廣泛,是比較實惠方便..台北地區 FM99.7 台北愛樂..,其他地區就不清楚了有聽到家長喜歡的曲子,再搜集....二. 上 You Tube 多聽幾遍喜愛的曲目,再購買CD來隨時聽..三. 到" 音樂鑑賞室"比較聆聽..話說:輕鬆愉快的莫札特鋼琴協奏曲應適合小朋友來聽..No.19..No.21 ..No.23...起伏較大的交響樂可能不宜..,貝多芬-田園..孟德爾頌的2首..倒還合適...再說:小孩聽交響樂或古典音樂,學習能力會比較快.....這點我是存疑的....最重要點:一切 耳聽為準 ~
胎兒聽莫札特增智商? 研究斥無稽懷孕時聽莫札特,可以讓胎兒變聰明?這個讓許多家長深信不疑的說法,卻被莫札特故鄉的維也納大學最新研究給推翻了,因為分析3千個個案,找不到聽了會更聰明的證據,國內醫師表示,要幫助寶寶智商發育,需要全方位,譬如媽媽的營養也得注重,光是靠聽音樂確實沒有這麼神奇的效果,不過醫師也補充,孕婦聽類似流水或心跳等聲音,有助胎兒穩定,不能說音樂完全沒有幫助。聽了覺得提神醒腦嗎?把神童莫札特音樂當胎教,能夠讓寶寶變聰明,這是1993年加州大學發布的研究,從美國育嬰室風行到全球,就連乳牛也流行聽古典音樂,說會增加泌乳量,日本甚至有聽莫札特釀清酒,酵母更有效發酵,不過維也納大學的最新研究給推翻了,分析3千名個案後,找不到支持的證據。康寧醫院院長尹長生:「大概4到5個月,嬰兒聽聲音的功能差不多建立起來,胎兒在胎內比較喜歡的音樂,像流水的聲音,或者媽媽腸子蠕動。」醫師表示,雖然沒有增加智商如此神奇的效果,但Baby聽到類似心跳或者有節律性的音樂。還是有助胎兒穩定,不過太吵雜,像是搖滾樂可就不建議。準媽媽:「有聽音樂,會比較有時候,胎動的比較厲害,會變的比較沉靜。」準媽媽:「我有時候唱歌他 (Baby)會跟著動。」記者:「覺得聽比較好還是不聽比較好?」準媽媽:「比較好啊,心情會比較愉快。」文章來源
如果就以胎教來說,胎兒是聽不到外界的清楚聲音,只可以聽到透過羊水傳遞的低頻聲音,所以如果真的是想給胎兒聽到,選擇音樂或許是以節奏較明顯且有低音的為佳,以前說胎教聽音樂或是聽故事等說法,就現今的科技角度來說,其實是由媽媽聽到,再因為情緒的轉換而影響胎兒,並非是直接聲音影響胎兒;所以懷孕期間應該是聽媽媽能夠接受的東西,讓孕婦心情愉悅,另外,媽媽的唱歌及說話是可以傳達給胎兒聽到的,所以或許讓媽媽選擇日後出生後想要讓小孩的音樂或是故事,在孕期就重覆的吟誦,在出生後能夠有安撫或是睡眠儀式等效果。出生後,大家都說聽莫札特,是不是因為是神童作出來的樂曲所以推薦,不得而知,就統計學的角度,似乎聽的人多,神童的機率少…所以,小孩子愛聽什麼,會有反應,就聽什麼。除非是像周董從小就對音樂有特殊的天份,媽媽發現藉由大量的學習及練習造就出天王,否則,幼教的音樂,有聽就好,貴松松的不見得會有大效果。以上是個人想法,沒有科學根據,提供參考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