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響小知識


平常欣賞樂曲,不論古典或現代,流行、宗教或爵士,大抵都是由作曲家、作詞者,經由編曲、樂團、演唱者等通力演出,再經過複雜的錄製程序,製作出可供收藏及播放的軟體。

聆聽者在獲得軟體後,必須經由一整套的播放設備,以期「還原」收錄當時現場的一切樂聲。我們稱這種音樂為罐頭或速食音樂。

畢竟,不管您的系統有多昂貴、多高明,它表現出的聲音離實際情況仍然有段距離。從收音開始的微音器(麥克風)至最末端發出聲音的揚聲器,中間成千上百的步驟,每一個步驟不論來自人為或裝備,均免不了產生些微的失真,到了最後,這些個失真加總的成績,使得情況變得十分複雜,難以完全掌握。更麻煩的是,所有失真情況當中,最嚴重的卻要算擺在最後端的喇叭 ~ 揚聲系統。

學問真的很大阿!

筆者努力增加知識中
2010-02-24 9:2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音響 知識
istore 和 studioA都是蘋果愛好者最喜歡去逛的,二家店風格很像,有時都分不出來,就看逛街走到哪順便逛,裡面東西都很雷同,我就習慣去A9館2樓的istore,每次從市政府捷運站出來,沿著新光三越A4-A8-A9就很順著走進去

真希望常看到影音界大大可以多分享音響知識
小弟已經忘了是去年哪一期的雜誌..上面的一句話..Hi Fi..高傳真..但有錄音器材的歷史至今聲音重來沒有被正確收音過何來<傳真>.....
只能說隨著科技進步,音響所播放出來的音樂其實都已經受到太多電子樂的美化

要能聽說原音重現的會比較難得

我去聽過幾種播放器的比較才勉強聽出其中差別

知識一點點累積中
多聽聽現場古典音樂會

一定又會跟音響知識有出入

譬如:現場演奏的布魯克納交響曲第七

通常銅管的聲音都會蓋過前面的弦樂部

但是CD/SACD 可以用分部表現出來

再來是CD 錄音室是無法把現場的躍動感和即興火花完全地展現

也誠如樓主所述,音響的知識學問很大

保存永遠的懷疑性,是不變的法則。




就有朋友要邀我去聽四月的小提琴演奏

我猜朋友也嫌我音樂知識淺薄

努力學習中

科技進步,很多人都聽方便音樂
當然希望喇叭音響達某一程度水準

若要專業,可能需要一套家庭劇院

那生活多有氣質
只能說小弟無法再度親臨卡拉揚音樂會現場
只好透過『不是最完美』的錄音 + 音響

小弟也無法了解大花版 CD v.s 原來的黑膠唱片能差距多大
但小弟已經不太想再去找這一張『原來的黑膠』了耶



圖片來自 DG The Originals 產品官網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水云 wrote:
小弟也無法了解大花版 CD v.s 原來的黑膠唱片能差距多大


現在的大花版CD都是有加料,有經過數位處理,有失真的現像。

原來的黑膠現在可以經過類比處理而得轉錄,這部份可參考

未來怎麼聽音樂

不過這部份很麻煩。現在有日本環球出版SHMCD,這音質就跟當初第一版黑膠轉成第一版的CD類似。

感覺罐頭再怎樣料理.終究還是罐頭.罐頭圖的是一種即時的便利.但終究都比不上現場新鮮食材的料理風味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