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兩邊的消費經驗,CP越來越低?!

從十多年開始小弟在我們這邊一直都有從對岸消費的經驗
無論是大件到小件,甚至運費比買的東西還貴,都有買過。
(暫不說什麼集運方式)
我發現不少事情,就是台灣這邊一開始很多代購 (或許有點像是買空賣空的情況)
到現在大陸不少店商直接進駐台灣網路賣場 (蝦皮最多)
這種情況這幾年來大量暴增,陸商進駐網路賣場有貴有便宜;但後者越來越少
以前會從大陸的淘寶、天貓、甚至京東...等買東西,無疑是CP值真的很高!
部分具有口碑的店商品直說實在的還不輸台灣製造! 不負世界工廠之名。
但是最近這兩三年來快要被顛覆以往了
尤其是蝦皮到處充斥著良莠不齊的商品
不過也悄悄的發現天貓等某些同體系店家,
商品不是拒售台灣就是價差相近;若加上物流費用,就高出非常多
(即便是小東西也一樣) 就如背後有團隊在控制般。
京東則是部分商品拒售台灣,來限制或控制兩岸不同區的物價,
(除非集運繞圈回台,但是京東有些店家不太支援,會產生物流的突發狀況)
淘寶則是分地區瀏覽商品
也就是說某些東西 (中國大陸/中國台灣)是不一樣的,有些商品你完全看不到!
但是掛了大陸地區的VPN出去,選擇中國大陸,會出現很多被隱藏的東西。
或許有些店家維持以往沒有分區限制,但是卻越來越少!!
前幾個禮拜想要買好幾組廚房、衛浴龍頭、花灑想把家裡那些舊的一次通通換掉;
不是超貴的就是不發派台灣,連問好幾個店家都是如此!
再回到國內電商訪價,一樣的產品價錢跟大陸那邊差沒多少錢。
(不過台灣的商品還是偏貴居多;類似的東西)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到這種情形,悄悄的在轉變。
2022-01-30 11:18 發佈
老實說中國的網路商城可以賣這麼便宜,

基本上其實是【地下商城】檯面化的結果,

台灣早期也是這樣,成衣業工廠全在台灣的時候,

夜市、菜市場充斥著工廠打下來的瑕疵品和A貨B貨,

價格就是正版品的一折,然則工廠端的成本其實是0元,

假設今天訂單是一萬件衣服,廠商開價100萬生產,

工廠端花費80萬左右生產一萬兩千件,利潤20萬,

多的兩千件是為了應付訂單的瑕疵退貨,

出貨完畢結清款項後,剩下的兩千件怎麼處理??

當然是流向地下商城,早期台灣是菜市場、夜市,

後來只是工廠全到中國去了,加上電商興起,就全在網路賣了,

現在慢慢買不到是為什麼呢? 主因就是工廠開始撤出中國,

這種多餘的生產紅利全部消失,就算還買的到,量也是減少非常的多,

聰明的人老早就學越語泰語去東南亞電商買了,

台灣吃中文紅利無痛買淘寶的年代要過去了。
價差還是有的,淘寶有一堆集運商,商家將商品寄到貨運商,運費也比淘寶直運還便宜
中國大陸/中國台灣?

兩邊價差只會越來越小
x1166
x1166 樓主

中國大陸/中國台灣,是照網頁顯示所述,請勿多做聯想。

2022-01-30 17:59
怎麼會,最近我沒事就上淘寶亂看發現幾件事一就是很多奇奇怪怪的東西二台灣就是凱子價,還有大陸的東西如果台灣有代理商價格都非常的凱跟不透明,常常寫私訊甜甜價結果還是凱子價,還不如自己淘回來連運費也比在台灣買便宜,三就算台灣的代理商賣的價錢沒貴太多但是功能跟規格就是比大陸的差。
x1166
x1166 樓主

你說的已經行之有年了啊,我是說現在有很多東西都快跟台灣售價差不多了,並非全部。

2022-01-30 18:11
不要什麼都要CP值吧 便宜真的沒好貨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