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買了一張獨立筒床墊:悅夢 - 楓采

我買了一張獨立筒床墊:悅夢 - 楓采

先說結論:有這樣子的服務,這樣子的廠商,和這樣的商品。實在找不到理由不和悅夢買床。總之,有需求,在悅夢找到適合自己還有適合預算的床墊,可以放心入手。在這裡不會讓你有質疑、懷疑、不安、擔心的心理因素。

先來開個箱吧,我購入的是「楓采」這一款
在悅夢自己的軟硬分級是6,中間偏軟(數字愈大愈軟)
我買了一張獨立筒床墊:悅夢 - 楓采

底下是獨立筒彈簧支撐層,上面是厚厚的舒適層
這一張是可以雙面睡,背面的硬度數字是正面的一半,大約2-3,較硬
我買了一張獨立筒床墊:悅夢 - 楓采

整張床高大約是30公分,若要算到舒適層的最高可以到33-34公分左右
我買了一張獨立筒床墊:悅夢 - 楓采

單純舒適層的厚度
我買了一張獨立筒床墊:悅夢 - 楓采

近看舒適層的設計,緹花是以蜻蜓的意象為主題
雖然車花有這一個一個的窟隆,但平躺後,反而感覺像是一整個平面
可以增加背部空氣流通的設計吧我猜
我買了一張獨立筒床墊:悅夢 - 楓采

精緻的緹花,雖然包上床包後都看不見了
但整個就是非常賞心悅目的精緻細節
我買了一張獨立筒床墊:悅夢 - 楓采

躲在角落隨機出現的蜻蜓緹花,雖然平常使用時看不到它
但看得出廠商對這些小細節的用心,尤其緹花布真的不便宜呀
我買了一張獨立筒床墊:悅夢 - 楓采

另外要提的是,有沒有發現在照片上、下方的布樣其實是不同的?
照片上方的小孔比較分散,照片下方的小孔比較密集
雖然悅夢沒有特別提到這一點,但實際用手去壓,分散區的手感較軟,密集區的手感較彈
而整張床這個分佈剛好就是五段,頭尾對稱
簡單的說,把密集的區域叫A, 分散的叫B
那整張床的排列方式就是A-B-A-B-A, 剛好對應頭-肩-背-臀-足
如果用很細節的感受來形容就是躺下的時候
肩背足被托住,臀部會稍微下沈,讓身體仍然維持如站姿般自然的曲線
所以很舒服沒有壓力,會很放鬆,腰部都會很服貼在床上
我買了一張獨立筒床墊:悅夢 - 楓采

再來看看其他的細節設計
這個舒適層旁的小圓孔是透氣孔,當去擠壓舒適層的時候空氣會從此排出
所以在翻身或換姿勢的時候,增加空氣對流,自然比較透氣不悶熱
我買了一張獨立筒床墊:悅夢 - 楓采

這些透氣小孔是圍繞著整個舒適層一整圈
我買了一張獨立筒床墊:悅夢 - 楓采

摸起來是有點粗粗的觸感,有點像魔鬼沾的那種觸感
我買了一張獨立筒床墊:悅夢 - 楓采

最後加上我的愛用枕頭,接下來好幾年的放鬆睡眠,就靠它來陪我渡過了
另外一提,這張床真的有點重,我光包床包移來移去就已經滿頭汗
物流師傅竟然有辦法一個人從貨車上搬下扛進來一樓客廳我打從心底佩服
扛上樓的時候看師傅和小幫手兩個人小心翼翼避開牆和裝潢,這真的是不輕鬆的工作
我買了一張獨立筒床墊:悅夢 - 楓采

以下文長,如果你有空就看看一個第一次與悅夢認識的消費者購買心得吧。

大約三個月前,因為明顯的感覺到每天起床之後身體的不適感,讓我萌生了應該是寢具的原因。畢竟現有的寢具也用了數年,也到了該淘汰更新的時間了。
於是,就從最簡單的枕頭開始換起,換了數種材質、設計與品牌。的確是有逐步改善一些起床後的不適,但仍舊是覺得似乎在睡眠品質上還有進步空間。本身是個工時很長,時間壓力非常大的零售業種。每天拖著疲累的身軀回到家後,最期待的就是洗完澡後躺完按摩椅再關掉電腦與手機躺在床上 - 那是每一天唯一能讓自己空白的時刻。所以對於睡眠這件事情,對我個人來說是個很重要的儀式與自我療癒的時間,不論生理或心理層面都是。所以對於「好好睡覺」這件事格外的重視。

以現代人在購買任何產品前,上網爬文看看其他使用者的消費經驗是必然。自然而言在搜尋網站輸入「床墊」這個關鍵字之後,可想而知有多少品牌與文章(然後各社群媒體就開始餵我滿滿的相關廣告),姑且先不論是真實體驗文或是廠商的廣告文,至少都是種參考。但在自己預算考量與時間安排之後,部份的網購/無法試躺的品牌與已先行排除。價格上,過份低廉的廠商也先過澸掉。廠商賺多賺少是各憑本事。但不論任何產品,畢竟自己是在零售業種,思考的邏輯非常簡單。成本是硬梆梆的攤在那,過於低價的品牌姑且不論真的是廠商佛心不賺也好,沒有實體店面的管銷成本也好,但在這些年工作下來的經驗,在我個人的選擇上是有質疑的。

那之後當然就是開始我自己的試躺之旅,只要有時間與空檔,幾乎都是窩在各店家躺了也不算少張各種高、低價格的床墊。最後其實已經差點下單同樣也是台製的知名品牌量身測試的床墊,畢竟和我的枕頭同一家廠商,也還在預算內。但想著,悅夢還沒有試到,反正都已經花了這麼多的時間與精力在這件事上,那麼也把自己設定的待辦事項完成再說。也算給自己一個交待也讓自己少了後悔的空間。

預約的是新竹竹北店,我相信若有在爬文看評價的話,應該會很常看到新竹竹北店的好評。我的感想是,竹北店店長非常喜歡並專注自己在悅夢的工作。因為如果不喜歡的話,怎麼能有辦法提供這樣超越期待的品質服務客戶(尤其是當這個客戶來店又並非會下單,時間成本又要花多少)? 每間公司都有自己的SOP,現場的工作人員,只要按照公司的SOP做事自然可以過了公司這關。再者,老闆不在眼前天高皇帝遠的,誰知道到底現場發生了什麼事? 但完全按照SOP,對客戶來說,就是種「匠氣」,那種一板一眼的「匠」。雖然體驗是會好的,但有時少了一點人與人的溫度,就會像把你放進一個框框裡,你不會掉出框外,不會有意外很安全,可是會少得到框外另外可能的另一點天空。而這裡,除了守好了公司這個SOP的框框,更多的是對於上門客戶的溫度。所以會讓人非常的信任,哪怕只是第一次見面,對於消費者來說,還是在有「銷售者」與「購買者」之間那種無形心防的氣氛存在時,可以很自然的讓你放下心防。坦白的討論你對於選擇床墊的疑慮,對於床墊期待的程度與你應該知道的事實。雖然我無緣碰到悅夢其他店的同仁,我相信在悅夢企業內化的文化性格中得到的服務應該也會是一致。但如果新竹竹北對你來說不遠,我個人還是私心的推荐給你。

對我這個床墊小白(雖然躺過了很多品牌,但我仍然還是個小白),盡其可能的讓我理解一張床墊除了製作工法、使用材質、塗裝的膠水、內材的尺寸、內材間不同材質的排列方式、彈簧的差異會對於躺感產生的影響。解惑了我原本可能有思考到,也更多是我沒有思考到的的層面。而且小到連舒適層的車花所影響的躺感與軟硬度、支撐度的差異,讓我再去試試每一張悅夢的床墊。「預期的、喜歡的,不見得會是最適合你的」,這是我被點醒的最大盲點。試躺的過程就和大家一樣了,先大概了解軟硬度之後,就開始試躺。我個人非常推荐先不要翻開床墊上的說明,先盲測。躺過一輪之後,再掀牌,你真的會發現和你預期的會是有很大的差異。這也是我為什麼這麼認同悅夢一定要試躺才銷售,因為你的身體會很明白的讓你知道:「對,就是你才是我要的那張床」。文字敘述再多,每個人的想像空間與預期心態往往不會一致,甚至於會因為個人的生活經驗得到不同的結果。但只有經過嘗試,體驗,那得到身體的回饋才是最真實的。至少我個人還蠻意外,我竟然和悅夢的高價品項都無緣。試躺下來覺得適合自己的反而都是較為低價的款式,甚至連非主打的連結式彈簧床墊都讓我覺得反而較為合身舒適。不然我真的覺得「米蘭」看起來好氣派,又是我喜歡的整體高度(好吧,也許我與生俱來的就是勤儉命…)。

雖然,我是一到貨就得啟動保固流程的幸運兒。但這藏在魔鬼中的細節,讓人可以深切體會,悅夢對客戶的承諾真的都不是說說的。這種讓消費者產生的信任感,真的是很值得信賴的企業文化。

最後來說說我為什麼這麼認同悅夢的企業文化,不過是買張床嘛,企業文化有什麼重要? 不就銀貨兩訖的一件事而已。誠如悅夢老闆說的,自己是一個有個性的創業者,所以公司也就帶有著自己的個性。我非常認同「消費者是需要被教育」的這件事,畢竟自己也是在會直接面對消費者的行業,甚至也要面對我後頭的供應商。為什麼消費者常有些出乎預料的反應和見解,其實說穿了,就是「不了解,不知道」。所以會用自己一貫以來的處理方式來處理,來要求業者達到符合自己期望的方式。所以身為業者,肩負起「教育」這件事也是各行各業必需面對與思考的課題。說個極端的例子,我個人非常厭惡某餐飲集團要求員工的待客方式。消費者從來都不是神,付錢的永遠不是最大,不是揮不是魯就一定要被滿足。服務(或銷售)行業,賣方與買方從來都是一個平等的關係。因為你不會自己做這個東西,我有能力做出來,所以你拿相對應的金錢來和我購買。沒有誰比較偉大,不是我為了賺你的錢就矮你一等。神隱少女裡湯婆婆有一句台詞我很深刻,大意是:「就算是客人,也是不能太過放肆」。所以我對於悅夢對於保固條款事先的白紙黑字,要求購買者一定要先預約試躺,保固條款需要詳加閱讀並同意才願意販售給你。還有明碼實價的規範,每張床墊的製造溯源,甚至於是我個人覺得根本不是太必要的10年保固(拜託,10年床墊裡面有多少塵螨。就算再認真清潔與保養,為了衛生與健康理由,5-7年就好換掉了。床墊是消耗品,不用列入財產移交的好嗎)。明文說明、白紙黑字,你能接受才下單,這點我個人非常讚賞。我不是會介意我買的比別人貴的那種人,畢竟那是「當下我覺得能接受的最佳產品對價關係」。但對於一個這麼有自信開誠佈公公開這些資訊,並明確告知遊戲規則的廠商,我個人真的希望在愈來愈多產業都能仿效。當然在做為消費者這個身份的時候,也要相信廠商訂出來的「死豬仔價」就是人家還能繼續生存下去的合理利潤。你總不希望老闆在發你薪水的時候,也有議價空間吧…當角色互換,你就會知道悅夢這麼做是多麼的合理與讓人信任與接受。至少這個信任有說服了我。

不過是買張床,拉拉雜雜的寫了這麼多感想,希望不要人看得眼睛都花了才好…
總之,真的推荐你到悅夢試試,你會對買床這件事有全新的見解!
2022-01-29 0:0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床墊 悅夢
好奇想問板主原本要下訂的是P家嗎?
我也躺了很多家,包含悅夢,個人也是覺得雖然都不錯,不過可能銷售人員比較放牛吃草一些,我又不是個很敏感的人,所以沒有躺到真的很確定的款式
最後還是決定選擇量訂的品牌
想了解您當初沒有選量訂的原因是什麼考量
Dee.W wrote:
好奇想問板主原本要下...(恕刪)


我本來打算要下單的是Tendays
後來決定悅夢的原因很簡單,我去試躺了幾次,每次去都直接睡著
睡了這段時間下來,這種好睡的體感一直沒什麼變
而且每次在換床單的時候觀察床體
舒適層可以說是和新床時一樣的挺沒有變型或久睡固定某幾個位置的壓陷痕跡
使用體驗極佳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