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標題下的奇怪。實在是因為這兩件事有些關聯,就乾脆一起寫了。
這篇對有以下兩種需求的朋友應該會有幫助:
-- 淘寶剛入門或還在觀望的人
-- 裝潢、購物、家用支出有失控恐慌,需要管理工具的人
常有朋友來問些淘寶購物的問題,特別是對那組沙發、集運很有興趣,有幾位網友更厲害,還能找上我無緣的工寮新房登門參觀...(再度證明網路上別做壞事,要做也要不留痕跡~) 今天乾脆整理一些訊息給大家參考,包含很多人感興趣的"花了多少錢",吔...人總是對別人花了多少錢特別好奇...現在直接把老頭在淘寶的購物記錄秀給大家看,這可是另類的實價登錄,滿意了吧?
另外神通廣大的網友別再上門了,老頭一週只能上工一天,有人來的那天可用工時就更少了,等各位的房子都陸續裝潢好了,我的工寮卻永遠沒有完工的時候....
好了,正題開始。這篇我會先寫淘寶要點,並附上老頭曾買過的清單(電腦登帳以前的就沒了),後面則是以老頭自己設計的支出記錄器為例,建議大家在裝潢消費上要做好控管,小錢累積起來有多少,有帳看才知道。
我是分隔線 =============================================================
關於淘寶
這裏不介紹什麼註冊ID...等等基礎步驟,也不再說淘寶有什麼好處(幾乎樣樣都比國內網拍網購強),這些淘寶官購介紹的更清楚。這裏要說的只有幾個重點,給新手以及還在觀望的人一些參考意見:
1. 首先是價格觀念。
淘寶就是便宜,買過的人都知道,看看下圖老頭到目前在淘寶月購物的總計值,就知道比起台灣的市價會差多少。但我們感覺的便宜一部份是來自當地的物價及競爭,一部份則是咱們台灣的商人太狠,把自己人當盤子敲,而且似乎後面這個才是主因。這也要提醒一下,台灣網購一堆標示台灣製的,你要是很容易就信,那你天生大概有90%的盤子基因,這對你的荷包會是終生性的威脅。
便宜歸便宜,但不要高興過頭,久了你就會知道,不要和台灣的價格比便宜,而是要和淘寶裏同樣的東西來比價才對。除了淘寶官網辦的年度全國瘋搶(真他X的有夠瘋,食指停不住的點點點....)、XX季...等活動以外,還要多比較賣家的個別優惠,例如(限時)折價、免運費、贈品...東省西省就會省出一堆錢,買的多了還可以透過阿里旺旺和賣家講價,討個小優惠,但記得不要太過火。不要小看這些省下的小錢,因為我們大部份的呆胞還不便在當地開戶,用信用卡還要額外付出近3%的手續費,不無小補。
最後,也是最基本的,所有往來都是人民幣,老頭通常乘以5來做粗算,會比較有直接的概念。另外,多利用支付寶的收支明細、還有消費分析等功能,可以清清楚楚知道你的錢都被淘去哪了。真是你淘寶、他淘錢啊~~~ ><"
2. 運費、集運、大件海運。
運費是很重要的一環。
由於是跨海購物,而且又是台灣,在運費上要多花點精神處理,否則買東西便宜到的錢會被吃掉一些。雖然在每件寶貝都有標示運費,但你千萬別認真,是的,千萬別把它當回事!! 不為什麼,因為你在台灣! 如果你要透過當地集運寄回,那上面標示的運費就不是問題,否則請直接用阿里旺旺和對方溝通清楚。
在大陸的內陸運費很便宜,等玩久了,你就會利用內陸轉運來省錢。要將小件的散貨運到台灣,大部份會走順丰、韵達...等快遞公司,但順丰現在做大了,規矩也多了,常常這個不許運、那個不行寄,而且運費也高了點。老頭之所以一再提醒新手要先和賣家詢問清楚,就是要避免買了之後才發現運送上一堆問題。
另外,如果要買的是像燈具、飾品這類的易碎、易損品,除了基本包裝要厚實以外,最好提醒賣家打木條,也就是在箱外再加一層框架來保護。如果你見識過搬運工是如何"丟包"的,你就會懂的這件事很重要。
再來說到集運。
有三種情況會用到集運:第一種,要買的東西分佈在多個賣家,經過精算後知道一起運比較便宜。第二種,賣家不肯賣到台灣,原因嘛有的是怕糾紛、有的是被台灣不良買家惹到、有的則是嫌麻煩,這時就必需先出到集運商那裏。第三種,你要買的東西見不得光,懂了嗎?
散件集運很多都是空運,速度很快,寄出後有時過兩天就到了,如果你要買的東西多項又零散,這是很適合你的方式。集運商的運費通常都會分首重(就是頭1公斤)、續重(1公斤以後),但也有的商家會在超過固定重量後,就全部以續重計費,至於不滿一公斤的零頭都是以一公斤計。當你以後經驗多了,就會懂得請賣家幫你"包裝的輕一點、包成多少尺寸以內....",這樣集運時才不會愈搞愈大、愈包愈重。
要用集運,請務必把集運商的規矩、操作程序看清楚。以老頭用的集運商為例:淘寶賣家依照你給的集運商地址出貨後,都會登錄運單號碼讓你追蹤,過個一、二天你就用這個單號到集運商的網站查詢是否已經到貨,如果已經入庫,這時你就會看到集運商收貨時秤的實際重量,如下圖的"入庫"所示。當所有的貨件都到齊以後,將重量加總,直接到集運商的拍賣網頁,依照總重拍下件數並付款即可,例如8.28公斤就要進位拍下9件。
不過使用集運也會有個後遺症,那就是"收貨確認、給評"。買賣雙方應該是平等的,因此當賣家依約出貨到集運商地址後,賣家責任已達成,買方就應該付款及給評,可問題是你連實體長什麼鬼樣都還沒看過咧....老頭說了,請依約付款吧,別賴著不給錢、不給評,別丟咱們台灣的臉。大部份的淘寶賣家都很愛惜羽毛,真有問題事後溝通補救即可,而且必要時淘寶還是有"補評"、"有圖有真象"等功能讓你用來打臉,搞不定的再去申訴維權吧。其實淘寶的"自動完成交易"機制保留的天數通常足夠撐到你在台灣收貨為止,如果你真的不放心,只要在系統主動提醒你時,按下"延長收貨"即可,淘寶會自動延後付款,但這只能使用一次,接下來就必需你自己出面處理了,畢竟賴著這麼多天不給錢也說不過去吧?
集運商在淘寶有一卡車可找,打上"集運"兩字就有了,價格有高有低,只能請各位自己慢慢看了。總是有人在問老頭走哪個集運商,我長期下來都是走"三太",因為操作順暢、也很好溝通,發貨也快,也就從來沒換過。但這只是老頭的個人經驗,沒有包生子的喔!
現在來講海運。
如果有要買像是傢俱這類大件貨品的,當然不會呆到去走空運,集運商也接不下來,這時就要托海運處理。海運的計費方式有重量及才積兩種,海運商會取其中較高的來計算,另外也會視運輸物的分類不同,而有不同的費率,像是傢俱的真皮、仿皮就是不同價格,要怎麼喬就自己看著辦囉。此外也會視目的地的差異而有不同費用,像是門對門、到港自提...等會有分別,一般消費者幾乎都是門對門,當然,如果你很會買,買到包櫃了,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海運商有的也兼具集運商的功能,但太小件的通常不收,你必需先和海運商確認每一件貨的"內容"、"尺寸"才行,千萬不要想硬上,否則貨被卡住就是自找麻煩了。另外海運貨品有的可能會被要求加收電器檢驗費用、木條上漆或薰香...等費用,視貨品及...運氣而定,要先有點概念。
海運的特性就是走船期,因此他們會有船表,有的錯過了有的就要等上一、二週,運送時間也較長,要有心理準備。最後要提醒的是,走海運的包裝必需特別謹慎,大部份的大件貨賣家都很有經驗,知道運輸上要做什麼準備,但你最好還是提醒賣家貨要走海運出口,儘可能加強包裝、打木條比較保險。
3. 選賣家、看評價、溝通
選賣家的基本原則:看皇冠、看評價、看成交件數及人氣。如果眾賣家彼此相差不多,有旗艦店就選旗艦店;沒技術層面的產品就選賣的最便宜、但又有些愛心評價的。沒旺旺可連繫、網頁產品內容全山寨的賣家一概不考慮。
看評價: 台灣網拍的評價現在都已經懶的看了,沒啥用。淘寶的評價倒是有用,特別是對岸同胞砍人毫不手軟,如果買到爛貨,很多修詞的工夫都省了。而且評價中常常可以看出產品有什麼潛在問題,或者別人不在乎但你會在乎的缺陷,如果一堆人已經嫌爛了你還買,那....無語。
良性溝通:以上講再多,都比不上良性溝通來的重要。老頭一開始也是什麼都不懂,就是用旺旺客氣的和賣家詢問、討論,一直到現在都是如此。台灣慣用的消費者最大、動輒嗆聲的態度最好要收起來,敬人一分,還來一寸,可以的話,善用對岸的慣用詞語會對溝通更有幫助,有的聊開了還可以天南地北瞎扯。另外,不要隱藏你是台灣買家的身份,有些賣家確實不願出貨到台灣,人家不願賣就算了,另找賣家即可,不要搞到有糾紛了才告知對方東西是寄來台灣用,一個退貨運費就爭個半天,那真的是很蠢。
最重要的是,阿里旺旺的對話要妥善保存及另存檔案,如果是你的採購、運輸過程拖的很長,旺旺的保留內容可是有期限的,到時對談記錄消失、死無對證你會很頭大。我現在對於討論規格細節、或者托運寄送程序太久的case都是直接另存檔案,除了應付可能的糾紛以外,另一個用途是提示接手的客服人員之前討論過的內容,這在淘寶很常見。淘寶強的一點就在很多賣家幾乎是旺旺24小時在線的,這是嗑藥了還是見鬼? 當然不是,而是客服人員24小時輪值,而且有時客服也會代班,所以之前的溝通過程你如果沒有存底,那可能會很麻煩。要知道,很多賣家的交易量非常驚人,要請他們調出之前的記錄會很不便(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所以自己做好安全準備才是上策。
關於淘寶心得就先打到這了,手酸收工。
我也是分隔線=====================================================
淘寶的消費記錄
接下來是有些朋友一直在問的多少錢多少錢,現在請直接查下表吧,不過開始電腦記帳以前,以及最近一批的就不在表內了。在淘寶真是找到不少令人驚艷、CP值又高的好物,一直想推薦給大家,可惜沒空寫開箱文。以後有機會再來分享吧。
依01規矩,消費記錄表請參看BLOG原文。
我還是那條分隔線=================================================
關於花費控管與記帳工具
把這寫在淘寶心得的後面是很奇怪,不過既然已經貼了收支管理器的圖,就順便寫了。
買新家或裝潢對心理層面而言是件矛盾的事,喜的是有新房好屋可住,爽! 哀的是花錢如流水、擲地無聲,悲! 老頭也是歷經整個過程(現在持續折磨中),從記帳中才發現小錢的累積真的很驚人,不管是花錢或省錢,整個工程結束後你會很驚訝一些不經意的小項目出現讓你傻眼的金額。以老頭的工寮為例,從各個環節東省西省的結果,就是省下下圖的金額。當然,這也是拉長戰線的好處,以時間換取找便宜的機會,但代價就是拖-拖-拖,你必需自己去取捨。另外,左下角的"優惠折扣"是來自於像特力屋這類賣場的會員卡折扣,不要小看每次幾十、佰元的小折扣,累積起來就上萬元了。
老頭自從買房裝潢後,就開始有電腦記帳的習慣,連幾塊錢的螺絲都一樣登錄記帳,所以整間房子到目前為止開了多少錢清清楚楚。不過剛開始和大部份人一樣都遇到相同的問題:找不到方便記帳的工具,有心無力所以放棄。最早我是用Excel來做帳,後來發現介面很難用,要查資料也不方便,不過這不是Excel的問題,而是它本身就不適合做這件事。接下來也用過網路上常見的Just-Saving這個免費工具,但我覺得如果要用這個來記帳,我會累死,對老頭這等懶人來說並不適合,而且它本身就是建構在Excel上的工具,Excel有的不便性它當然會有。
最後乾脆自己用Access來寫程式,量身訂製自己合用的功能,最起碼畫面順眼多了。一開始只做簡單的登帳、查詢功能,接著慢慢增加連動查詢功能,最後乾脆全部家用支出都一起登帳,反正程式會自動分類計算。也就是寫了這個工具,才發現魔鬼在細節裏,往往不在意的品項反而很容易累積失控。功能簡介如下圖。
標示1:這是案件總表,你可以查看全資料庫的記錄,也可以單獨選擇查看房子整建案、一般生活支出案...等案別,其中的"交通工具"是後來獨立出來的,因為記帳後才發現一年下來汽機車用的油料、稅金、維修費相當驚人,養台車就像養條吃錢怪獸,所以拉出來獨立控管。
標示2:按下標示1的任一案件,這個清單方塊就會自動總計並列出你已建立的支出分類、已花費金額、所佔比例。
標示3:按下標示2的任一分類,這個清單方塊就會自動總計各項用途的金額、比例。像是如果你明確知道某一建材是用在客廳並且登帳起來,日後就可以從這裏快速得知客廳在這類建材上總共花了多少錢。
標示4:這是總計分析區塊。只要按下清單1、2、3或者使用篩選器7,這邊都會顯示相對應的統計值,你可以馬上知道某一類花了多少錢、省下多少錢。
標示5:記錄資料表。只要按下清單1、2、3或者使用篩選器7,這邊都會列出相對應的記錄集。
標示6:上項資料表的"品名"欄位不夠寬,所以用這裏來顯示你點選的記錄的品項的完整資料。
標示7:用這裏來搭配標示1、2、3的結果資料集,針對"貨源"再做篩選,並顯示在標示5。像是本文前段網友想看的淘寶記錄,就是用這裏輸入"淘寶"來做篩選。
後來發現建材愈買愈多,有失控重覆購料、找不到東西的問題(如果你也想和老頭一樣整間房子自己搞,你就會懂這是什麼狀況了),就再增加圖庫影片、文件檔案的管理,如下圖。
這個工具可以快速建立某一材料的對應影音、文件檔,方便你回想位在雲深不知處的某個材料。例如上圖中的YDM-4109電子鎖就有一堆相關的產品圖片、影片、操作手冊檔案,利用這個工具可以將它們關聯在一起,只要直接圖片九宮格或者右下的資料表,就可以直接看大圖或開啟影片。
這個工具目前還在三不五時修改擴增中,希望這些介紹能給大家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如何控制家用支出,哪天如果寫的有點樣子,再提供給大家使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