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是國際牌愛用者,結果松下這樣對我
***********************
5/28新增
是的,就是國際牌冷氣機
有自開冷氣行的安裝師傅偷工減料,
經銷商賣場不肯處理,
連松下公司都不願說真話?
*******************************
5/27新增
我只是表達我對某品牌冷氣的失望與難過而已,
就是因為當時給我安裝的師傅,
見我監工,灌冷媒時故意拖延講電話,
另一手猛搖冷媒筒,也沒帶電子秤,
再加上師傅說灌入的冷媒壓力,低於應有壓力的一半以下,
所以才申請消費爭議,請原廠來鑑定。
當時是課長,現在據說是某品牌品管經理的倪先生親自來測冷媒壓力,
Double check過,白紙黑字寫的清清楚楚,還簽字以示負責的鑑定書,
上面寫測得只有8.9kpa,冷氣機室外機銘版上寫低壓側應該要有1070kpa,
結果還跟檢察官說冷媒壓力正常!
這一說就不起訴了。台灣的法律只要一次不起訴,就沒有翻盤的空間了,除非有錢請大律師。
8.9跟1070怎麼比?
單位我沒寫錯喔!
沒圖沒真相?都寫檢察官了,我這還能做假嗎?
會另起一棟樓有圖有真相的。
所以我才說,原廠鑑定後都這麼說了,底下的師傅和經銷商是不是會更肆無忌憚?
******************************************
其實我寫這篇的用意不是在講安裝師傅,消費者根本拿他們沒輒。
你想,連「非R410A冷媒管」和「1.25mm^2的電線」,經銷商都可以硬抝成是消費者自己另外雇工改的,
消費者還能怎麼樣?
我主要是在講這個台灣製造的一線品牌總公司,
我家三十年來全部十幾台這麼多台冷氣我都買你的,
洗衣機、電冰箱、無線電話、吹風機、攝影機、電暖器、
刮鬍刀、洗PP座、傳真機、微波爐我都用你的,
連我十幾年前第一支手機我也買你的,
你這製造商卻在不能講謊話的場合講謊話......
幫著經銷商來欺負消費者。
我這輩子還有可能再花一分錢買你的東西嗎?
*****************************************
01上,分離式冷氣對於各個賣場或冷氣行的安裝經驗談已經很多,
再來我們應該要討論各個品牌製造廠商,
對於消費者發現冷氣安裝缺失後的處理態度。
因為,如果安裝不確實,
製造廠商能夠主動保障消費者的權益,這才是消費者可以買的品牌。
反之,
如果製造廠商和經銷商一起欺負消費者,那這就不是消費者可以買的品牌。
*****************************************
我的狀況比ttt520慘十倍以上,我向另一家家電大賣場買了十台以下,台灣製造的一線品牌分離式冷氣,不過和ttt520的不同廠牌。如果有網友認為不是一線,這我現在可能也同意了。
我家的第一台冷氣就是這個牌子的,用了三十年不壞,是因為三十年前的機種太吵了才換掉。
這些分離式冷氣我本來以為只有一、兩個大問題,後來研究了兩年多,發現這些冷氣總共有超過七十項的缺失,不到十台的冷氣機有七十幾項安裝上的缺失?是的,每台都有多重偷工減料的問題。譬如偷電線,當然就每台都偷。電線偷什麼?就給你用又細又爛的線啊!能想到的大概都有。有很多甚至要把接線盒打開才能發現。
處理到現在,我的心得是,找誰安裝都一樣,不管是外包的,或是外面專門賣冷氣的家電行都一樣。找貴的和便宜的也不見得有差別。發現有問題再重裝也是一樣。跟網友說的相同,有的是故意偷工減料的,有的則是這些師傅根本就沒有安裝R410A冷媒的技術和設備。
我總共看了三組安裝師傅,甚至有一組是該賣場內部員工,自稱是專門替外包商擦PP的,結果三組人都一樣偷工減料。
但是我向絕對沒有偷工減料的師傅致上最敬禮,這篇文章不是在說你們,有你們存在讓世界更美好!!!
大家看看自己家裡的冷媒管,只要上面沒有用PVC膠布包裹,都是少了一道工。只要屋外有野鳥或老鼠,不用多久,冷媒管披覆的絕緣層就會破光光,裡面的銅管就會露出來,冷度自然就會散失很多。如果剛好沒有PVC膠布,就把藏在後面的電線拉一點點出來看看,如果是室內機有插頭,插在室內機附近的插座上,那這條連接室內機和室外機的電線,一般就需要至少2.0mm(沒有平方)的實心導線(安全電流最高),或者2.0mm^2(平方)的絞線(由七股粗銅絲構成,安全電流次之),比對安裝說明書會有正確的電線規格。但是如果你看到電線只有1.25mm^2,或是寫著控制線control cable這類花線(安全電流最低),或是沒有經濟部商檢字號,或是低於安裝說明書標準,那就請自求多福吧!(有多少人的電線和我一樣被如此偷工減料?)
你以為你在旁邊監工有用?你在旁邊監工那才慘,賣場總公司他們法務會說你有在旁邊看,都是按照你要求的施工。你說你沒有要求他們偷工減料,他們會說那你當時為什麼不反應,他們只是按照你的要求施工。你提出照片當證據,他說那照片是假的!到現場鑑定,他們會說你這是你另外雇工搞出來的!你説偷這麼多工減這麼多料,甚至違反電業法規,有電線走火的可能了,他們會說你冷氣還能打開,有吹出冷風,哪裡有壞?功能正常啊!你想期待有人幫你偵查?一堆人死了傷了冤情一大堆的都處理不完了,你只不過冷氣安裝有問題,別想太多了,你連穿法袍的檢察官都看不到呢!你有幾百張照片,幾小時的錄音,對他們來講跟空氣一樣。就算你監工,就算你一開始就發現問題,就算你把師傅騙你的話錄下來了,也都沒用。
我還現場抓師傅抽真空機還放在貨車上,就把冷媒從室外機放到還存有空氣的冷媒管與室內機裡。師傅起先也是不承認,後來因為事證確鑿,才推說是徒弟沒拿下車。然後也是開始找我借延長線,因為室外機附近根本沒有插座。
師傅拿冷媒壓力表給你看,你以為真的抽真空了?其實他只是把冷媒壓力表的高壓軟管抽真空而已,我就抓到這樣無恥的師傅。當這些師傅拿著冷媒壓力表,轉著上面的開關旋鈕,把內六角扳手伸入高壓閥門內,就決定了你那台冷氣的耗電量和壽命。有轉,沒轉,真的只有拿著那隻內六角扳手和轉冷媒壓力表開關旋鈕的人知道。
我最後的心得是,能買窗型的就不要買分離的。只有窗型冷氣在出廠時是成品,分離式冷氣在出廠時只是半成品而已。但是又怕他們送窗型的來之前給你摔一下......
被安裝師傅和賣場偷工減料是不是就已經很慘了?
不,那還算好的。
有人跟我一樣看到師傅在填充冷媒時搖著冷媒筒,就像瓦斯桶快沒氣了般的在填充冷媒的嗎?
電子秤?三組安裝師傅,根本就沒人有這東西。
更扯的是,其中一組跟我講冷媒填充的壓力數值,只有R410A冷氣機應有壓力的一半不到!那這根本就是把我冷氣機裡的冷媒偷走了嘛!
請原廠的來鑑定冷媒壓力,資深的原廠品管經理連壓力單位都會寫錯,搞得沒有專業知識的消費者看得更是一頭霧水。
等測量出來的冷媒壓力去比對原廠經理自己提供的標準值,發現冷媒壓力真的差一大截時,原廠品管經理卻又在不能說謊話的場合下,說標準值只是實驗室數據,不能拿來比對!然後也是說冷氣功能正常!
那他自己主動拿標準值給我看,打電話說要來測壓力,然後到我家搞了大半天來測壓力是做什麼?
更令人驚訝的是,你再打電話去原廠問,連客服小姐都能直接跟你講說就去比對室外機銘板上的冷媒壓力值啊!
結果銘板上的冷媒壓力和實驗室數據相近,證明我的冷媒壓力不足超過百分之十五以上!
那這台灣製造一線品牌的品管經理為何不說?
這令不令人生氣?

當然,只要是你自己沒發現到的問題,即使是他連手都不用摸,就像電線用了1.25mm^2,沒有商檢字號的control cable花線(幾十根很細的銅絲構成的電線,安全電流最低又容易斷裂氧化的電線)這種看一眼就知道的問題,他講都不會跟你講。
日本總公司知道台灣的公司是這樣子對待消費者的嗎?連原廠都不敢講說你冷氣機壞了,安裝有重大問題,做消費者的你還能怎麼樣?

原廠的品管經理睜著眼睛說瞎話這比安裝師傅偷工減料還可怕吧!

原廠內部的品管經理耶!
人還是傻傻的比較好,冷氣裝了就裝了,壞了就壞了,想那麼多幹什麼。
根本就不用想R410A冷媒變頻冷氣會有多好,實驗室數據而已。

根本就不用想什麼節能省碳,想太多了。

根本就不用想醫什麼或幸福什麼,那更是太遙遠了。

************************************
5月22日
是的,賣場、傳統冷氣行、銷售店員、老闆、師傅、徒弟,這些都是你料想不到的變數。
所以這篇文章的重點是,能幫消費者把守最後一道關卡的是原廠。
安裝品質要好,符合安裝規範應該是所有消費者的定數。
原廠連品管經理都會講假話,那你想你這台分離式冷氣在生產線上的品管規格又是如何?
那當你發現安裝有問題了,誰又能保住你?
ttt520說到醫什麼醫什麼醫什麼其實說得太遠了(恕不能說,否則我怕被鎖文)
分離式冷氣的安裝其實是「醫師傅、醫店家(不管是賣場或冷氣行)、醫原廠」(這樣沒離題了吧!)
師傅是重點,
原廠的規範更是重點。
原廠都隨隨便便了,
不肖的師傅當然更隨隨便便了。
而且師傅會一次比一次更精,
知道消費者
向師傅反應,無效。
向店家反應,無效。
向原廠反應,無效。
向消保官反應,無效。
向國家反應,無效。
因為這時候原廠說你冷氣功能正常,冷媒壓力正常。(原廠現任品管經理自己來測的,對照他自己拿給我的數據,也對照室外機銘板上的數據,不足超過百分之十五了,還說正常?)
你想這些不肖的師傅會怎麼樣?
高興的哩!
當然繼續讓消費者的冷氣汰舊換新率提高。
今天是星期六,明天是星期天,小弟在這想問,大家有沒有興趣動手看看冷媒管旁邊那條電線上的規格是不是低於2.0公釐或低於2.0公釐平方的?不合規格的出個聲音如何?
**************************************
上01好幾年,第一次發表文章,
當然,01是沒圖沒真相。
三張照片,室內機2.0mm的電線夾,夾不住1.25mm^2沒有商檢字號的control cable花線,所以安裝師傅繞了一段幾公分的2.0mm^2絞線。第一張看起來還以為沒有太大的偷工減料,第二張照片打開膠布看了,才知道是這麼回事,再與第三張照片比較,可見到花線已經氧化生成銅綠,而且因為只繞兩圈,與絞線間會滑動。
學電工過的看了這個可能會想哭吧!






再補上一張另一台冷氣裡,還貼著一張沒被師傅偷偷撕掉的規定

******************************************************************
下面第一張圖,師傅在裝這台冷氣時,我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冷媒管不直接從右邊拉出去,就當場問他,他跟我講說因為這台冷氣冷媒管只能從左邊接出來(當時不知道除了上面不能接,其他方向都能接,連後面都能接),後來收錢時,我還要求師傅白紙黑字寫下來騙人的證據。

下面這張圖,
這就是不合法規的1.25mm^2(平方公釐)花線(由幾十根細銅絲構成的),沒有經濟部檢驗字號,低安全電流又容易斷線氧化,在家電商品中最耗電的冷氣機高電流使用下,又有可能引發電線走火的控制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