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第一次買房子就愈到這麼不愉快的事,一定要讓大家知道仲介佣金的內幕
今年10月中經由網路訊息認識一位房屋仲介業務(公司是五個字,公司名字沒房屋),仲介非常熱心詢問房屋的需求,
當天就帶看了幾間符合需求的物件,其中一間中古公寓的地點&樓層&學區&生活機能都非常符合我的條件,
聽仲介說物件相當熱門,所以想要直接斡旋就必須出價至屋主的開價的96%
(仲介強調4%的仲介佣金,屋主不願意付,房屋仲介業務願意讓出4%佣金作為籌碼),買家需支付2%的仲介佣金;
在尋求父親大人的贊助及女王的同意後(他們都是金主阿),就付了10萬的斡旋金
第2天滿心期待的等待仲介斡旋的消息
第3天通知前往仲介的大樓辦公室與屋主議價(仲介說非常有可能簽約),議價的過程中一再強調價錢壓不下來,
屋主不願意付4%佣金,屋主要實拿開價的96%,所以房屋仲介公司就只有拿到買家的2%佣金,他已經盡力了...
在漫長的等待及仲介洗腦下,就背上房屋貸款沉重的壓力,我.......簽約了,期間還一直強調
他們只拿到我付的2%佣金,屋主不願意降價(心理想:仲介真是辛苦,阿勒有賺嗎;仲介回答,他們會努力跟屋主爭取)
昨天,收到履約保障專戶的控管資金表......怎麼有一條"賣方仲介服務費頭款,"金額剛好是成交價的4%.....不是說屋主不付任何佣金嗎,我才同意屋主的開價的96%讓仲介去斡旋還奉上2%的仲介佣金,我豈不是當了冤大頭
明明房價還有空間可以向下調整,房屋仲介以"屋主不付任何佣金"作為悲情攻勢,再用2面手法拉抬房價
傍晚偕同父親大人前往房屋仲介公司與店長及仲介業務理論問個明白
店長就是以簽約的內容拿來死辯,竟脫口回答4%賣家佣金+2%買家佣金,他們公司一定都收的到,鮮少收不到的;
這當場打了自家公司仲介業務1個巴掌,那豈不是趕鴨子上架,先簽約再來宰嗎
從成交至今天,2個禮拜了.....仲介沒跟我說他收了4%賣家佣金,而是讓我在履約保障專戶的控管資金表
發現了這蛛絲馬跡,這蜘蛛絲跟馬蹄印也太明顯了吧.....剛好4%
我嘔到肚子一肚子火,根本睡不著,乾脆把文章寫一寫,po給大家看
4%約27萬....我一個上班族有女王跟公主要奉養,也要存個2年才存的到,一句6%佣金本來就是理所當然
就可以解釋的嗎?
簽約前的哄騙跟簽約後的宰割,這真是.........沒天理阿
請各位大大評評理,也教教我怎麼才能爭取回我的權益
如果您現金有300萬,250萬支付房價,50萬整修舊公寓,另外貸款四百萬,寬限期之後每個月要繳貸款約兩萬多,
以您目前的現金流狀況來說,您的生活品質一定會受到影響,一個月兩萬房貸,兩年就要50萬。
另外我也很驚訝您居然是用仲介開價的96%成交?! 難道您沒有來01作功課嗎!!
我實在不想告訴您太多事實,說太多只會讓您更生氣吧! 這行業有太多黑幕和手段,我只說我的經驗,
我今年九月剛在台北縣買了一間公寓,我直接找屋主買,價格是仲介開價的八折不到,即使我把代書費和稅金加起來,
也不超過仲介價八折,所以4%其實只是被你查到的,您沒查到的可能遠大於此~~ 請節哀。

不管怎麼說, 在簽約前請看清楚條文, 一簽下去就是白紙黑字, 很難再改了
頂多問問看仲介願不願意買方佣金降成1%, 要仲介不收你一毛錢佣金很困難
我覺得最幹的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買到海砂屋, 輻射屋, 凶宅, 或者是房屋結構有問題, 另外產權不清楚也很討厭
其他的就是價格上認知的差異
“聽仲介說物件相當熱門,所以想要直接斡旋就必須出價至屋主的開價的96%“
這種話聽聽就好
由於一般買方會習慣砍價, 因此仲介或賣方在定價格時通常會高於底價, 再讓買方來砍
至於合理價多少 , 還是要看當地的平均交易價格, 和物件本身條件來作判定, 這個就要自己做功課
如果可以用低於市價的價格, 買到好地段的好物件, 是買方最想要的, 可是這要天時地利人和, 還要加點運氣才行
仲介就是讓買賣能成交, 所以會想辦法讓買方提高價格, 賣方降低價格, 看最後是否能成交,
當然這中間就有很多的眉角在裡面
置於成交價格, 就好像股票價格一樣, 有人覺得台積電一張只要60元很便宜, 有人覺得一張50元太貴
沒人能說的準
就好像十年前如果有人出價一坪30來買新莊, 大概會被笑是盤子中的盤子
二十年前也有人願意出一坪20來買南崁的房子, 還覺得只要台北的1/3 價格, 真便宜
至少恭喜樓主成了有殼一族
已經買了自己喜歡的房子, 就來看看要如何進行裝潢和遷入
如果真的不喜歡, 那就賣出
這中間的資本利差就當作是學費
下次就會知道要如何來買房了
尤其是如果房貸每月佔了家庭收入一半以上的, 建議還是找一個不要背這麼重的房貸比較好
士多啤梨踢皮球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