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3

圓滿落幕!

poshiun wrote:
不切實際

我想可能有兩種解釋

一種是業主看太多電視或是雜誌上的案子

跟設計師提出我要像xxx那樣的

結果卻跟業主自身的使用需求或環境不符

另一種便是

要做那樣的太難搞

直接抬出不切實際的大旗

打消業主的念頭


Samiel wrote:
日本人家都實際做出來了,說不切實際,有可能是在對業主的實用上可能不大。但是要說真格,這樣的設計,有幾個台灣的工班做得出來?所以乾脆直接跟業主說不實際、然後做簡單好做的,迅速收錢比較好。

gameman01 wrote:
模組化設計師+模組化工班,才是目前台灣的主流吧!!!
優點:
用料單純標準化,增加COSTDOWN空間.........提高利潤。
提高工班施工的熟悉度,縮短工期,減少損耗....提高利潤。
.
.
.
缺點:
業主:我想要t$yyeu$w&reg。
設計師:這個工很複雜,工很貴....;這個沒人這樣做啦..............

Gotik666 wrote:
那4個設計師 為什麼不老實承認自己功力差作不到?
還找一堆藉口牽托...........


其實看了許多網友對『全能住宅改造王』這個節目的『推崇』,
筆者也是有幾句話想提醒大家一下…
日本的月亮並不會比較圓,
所以,一個綜藝性的節目到了日本,
它仍然是以節目的效果做為考量。

筆者個人在業主提出全能改造王的某個idea想要套用的時候,
通常也會跟業主分析那個idea的確不適用他家,
大部份的業主其實聽了說明與分析之後也都可以接受。

以上大致上提出幾個和業主溝通時比較常見的內容,
供各位網友在以後看節目的時候做為參考:

1.實際生活習慣:
由於民族性的不同,
台灣人並不像日本人那般地一絲不苟。
就像日本人每天睡在榻榻米上,
連懶惰如大雄都會很認真的天天從櫃中取出被褥舖好、
第二天一早起床再將被褥收回櫃中。
但是實際上在台灣有多少人可以做得到?

筆者通常會請業主自己先想清楚,
是不是真的會每次使用完這張書桌之後,
就真的會將桌上的文具、雜物收拾乾淨並將檯面給收折起來?
如果到時候這張檯面實際的狀況是變成隨時都張開使用的狀況的話,
那麼我們為什麼不直接做成一張耐用、損壞率低的固定檯面?


一座上閣樓儲藏室的梯子也許一年用不到二十次,
那麼做個可以收折的設計也許是合理的。
但是一座天天進出房間都要使用的梯子,
在台灣人的使用習慣上,
有多少人會每次進出房門都這麼大費周章地將它收進收出??
如果這座梯子結果是根本就沒有人會將它收進去的,
但當初規劃的平面配置上,
主要的走道卻是以這座梯子收折之後的空間來計算的話,
未來是不是形成主要走道的寬度不足,
大家走得更辛苦??


2.耐用度:
這個節目的每一集,
幾乎都會出現某項『設計師的貼心設計』,
而這些貼心設計通常大部份時候都是一些『極具巧思』的特殊機關,
節目中業主們也會感動地掉下淚來,
配上節目感人的背景音樂,
的確十分地有說服力。

但是說句實話,
就筆者看這個節目至今,
這些『貼心設計』的特殊機關,
在正常居家使用頻率下能撐上個十年的怎麼看都不超過三成。
當然,這是筆者就個人經驗上的實務看法,
大家其實未必會同意。
不過筆者只是想大家以後看這個節目的時候,
不妨對這些特殊機關多思考一下:
既然是打算要設計一間讓人住上十年八年的房子,
為什麼要採用一個兩三年就會掛掉的設計??


3.操作安全性:
相信應該有不少細心的網友在觀看節目中那些貼心的巧思的時候,
會注意到操作中左搖右擺的數十公斤重的吊架,
或是滑出來的時候鬆軟變形的階梯。
這些設計究竟是節目噱頭的成份多一點??
還是實用的性質多一點??
你真的敢裝在自己家裡,
讓自己的小孩操作那個一鬆手就可能砸下來的架子嗎??




筆者確實相信,
也許某些設計師真的是因為『不會做』、『沒利潤』而推掉這些特殊的設計要求。
不過只是想跳出來提醒大家一下,
在這個時候其實可以和設計師好好討論一下,
也許他分析出來的邏輯是合理的,
你真的只是節目看太多,而不是他在推託…

最後回答一下samiel大的回應內容:
其實再怎麼特殊的設計,
主要的重點都在設計師能不能畫出讓師傅看得懂、會施作的圖面。
大致上台灣大部份的木作師傅,
只要有清楚的圖面,
其實做出來的東西我相信並不會輸給那些帶了兩把刷子的日本師傅。
樓上BIG大說的真是中肯

設計的好不好
有個重點是:為了誰?為了什麼事?為了解決什麼問題?
適合別人的
不見得適合你

最後那句
"台灣大部份的木作師傅,
只要有清楚的圖面,
其實做出來的東西我相信並不會輸給那些帶了兩把刷子的日本師傅。"

這真的是沒有錯
用心用腦的師傅是真的存在的
呼~~~看文要回文是禮貌,我同學也叫劉嘉雯,
看完的感想是劉嘉雯這名字怎麼那麼菜七阿呀~~~
新聞啥米時候要出來咧…熊熊二個月就要過去了…
圓滿落幕!圓滿落幕!圓滿落幕!圓滿落幕!
看來未來的路還很漫長,
真的很辛苦,身心俱疲,
一定繼續支持桂大,
桂大加油
加油阿!!!我們支持你!!

不過走上司法這一途,我想是大家都不願意看見的,

尤其是在我們這司法只保護有權有勢的時代,

我們只能在這裡給於你精神上的加油

加油!!
早上發現這篇文章,看的好辛苦..
自從看到第一次W大的回信,講到"不完整的施工圖"。
就一直看看W大是不是會PO出自己的畢業證書,也想看看W大會不會是拿到"不完整的畢業證書"..

-->就是有畢業證書,但是上面的名字不是自己的..
-->或是名字那個欄位是空白的~

"幸福空間"我是看了幾次,大部份的案子質感都很差,
前幾天還看到一個用幾乎都用系統櫃的案子,我心裡罵到不行。看不到什麼優點~
bigpiz wrote:
其實看了許多網友對『...(恕刪)

很同意b大的看法~
個人看節目時確實也都會感到驚喜連連,
但是不管是看到什麼樣的神奇設計,驚嘆後我會先反問自己,這樣的設計用在我家適不適合?
結果有八成都是否定的...
例如,可以收納消失的桌椅很神奇,但是要我每次使用還要收來收去我會抓狂
最後大概會跟家裡的氣氛燈一樣,淪為朋友來參觀時才會開的展示品...

其實仔細想想,節目給人的感覺是營造出來的.
從很爛到很好的過程,在短短的時間裡呈現在觀眾面前,這樣的對比本身就很容易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且設計的對象大多是頗極端的案例,像是格局超怪,車庫只比車大一點...
能把這種房子改造成比較適合居住確實很讓人讚嘆.
但是反過來看,這裡面有許多的設計巧遇都是在非常不得已的情況下設計出來的,
可是若是在一般的空間,這些設計是否還能有那麼好的效果是需要好好思考的.
如b大的樓梯例子,也許某樣巧思能讓20分的空間變成70分,
但若你家的空間原本就有6~70分,是否真的也要學相同的"巧思"?

另一點是,我看過的每次改造都是大約了解客戶期望的重點,然後就是直接改完,最後讓客戶進去驚嘆一番,
以觀眾的角度我也一樣會驚呼連連,但是以居住者的角度我會感到擔心.
因為整個過程沒有跟設計師討論過,所有的細節都是設計師主觀的想法,
我很難想像改造後的家是否真的適合我住.

真的建議想要做這些設計之前,最好自己先想過幾遍,是不是真的適合自己...

最後也是要給樓主打打氣的啦,加油!
這位劉姓婦人
似乎很喜歡告人 先提告就先贏
先讓你去跑法院
他的律師再慢慢去收尾
看誰時間多 (小市民哪有他那麼多美國時間= =)
我朋友也曾經被他告過
找他設計 也算雖 還要被告
這什麼世道阿!!~~~

阿桂0312 wrote:
故事大綱:8/14 ...(恕刪)


迷信大牌
迷信大牌
迷信大牌
迷信大牌

找個有口碑的比較實在

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小時,扣掉吃飯、睡覺.....還能剩幾小時
能上電視的設計師接案一定都很多
小案子由助理來執行是合乎常理,如果都親力親為,應該很快掛點
8萬元設計費上班族看來很多,但在出名設計師眼中真的是後段班.....,在她資源有限狀況下
投入較少的精力也是正常

個人建議投書內容要呈現事實就好,不要加入情緒性字眼,避免花錢當不了大爺還挨告。花時間金錢在法庭上,
設計師為了維護自己未來的生意,花錢請律師也是正常反應。
經常跑法院浪費的就不只是8萬元.....
情緒性字眼容易在法庭上落敗

我知道版主是"受害人",但從公正客觀的角度來看,版主確實是吃虧了,但進入法律戰,小心兩敗俱傷.....
  • 37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