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往下跌是趨勢1.少子化人口只會下降 供大於需2.現在處於低房貸3.三通利多可能我們這輩子最大利多房價已漲上去了要是那麼看多建商房子都不要賣放個2~3年在賣就好了在賺一波4.捷運越蓋越多住哪都差不多5.薪水不漲反降6.台灣太晚三通有錢的大陸人以在國外買房子了7.國外房價已修正30~40%台灣修正不到10~15%光這幾點請大家用理智的心態去想想台灣房價要這怎麼漲不要做房子的奴隸現在買在高點可能10~20年都不會解套
轉貼鉅亨網的新聞:北市9月房市交易量連3月下滑 大安、文山、大同逆勢成長鉅亨網記者盧冠誠 台北2009 / 10 / 19 星期一 16:50台北市地政處今(19)日公布 9月買賣移轉棟數,9月北市買賣棟數為 5380棟,比起 8月買賣移轉棟數的6306棟,明顯進一步衰退了 15%,而且為連續第 3個月呈現下滑,其中,9月還維持強勢表現的區域,則有大安區、文山區、與大同區,這 3區和 8月相比仍逆勢成長。信義房屋企研室經理蘇啟榮指出, 雖然 9月的買賣移轉棟數成交量是連續第 3個月下滑,但成交量還在健康的水位,不過近期的確出現買賣協商時間拉長,但市中心若不是開天價的物件,買方力道仍未減退,北市外圍區段,則需要時間讓民眾去習慣現在的房價。分析 9月買賣移轉棟數下滑有幾大原因,包括風災、鬼月與快速上揚的房價影響,未來若成交量仍維持5300棟以上的水準,則房價應該短期有撐,但若交易量下滑至 4000多棟,甚至 3000棟,則房價有機會同步向下修正。台北市的各行政區中,以大安區表現最為亮眼,月增率高達 15%,另外,包括文山區月增率為 4%,大同區也較上月增加 1%,其它行政區的買賣移轉棟數,都較8 月下滑。至於 9月交易表現較差的區域則有,信義區較上月減少 31%、松山區衰退 25%、中山區衰退 26%、南港區衰退 41%、士林區衰退 27%,這些區段都不算北市的 2線區段,但成交量衰退,則反映出購屋人對房價認同度下滑,追價力道不足,需要時間去適應。========== 我的觀點==================1. 全台最強的地區'台北市',成交量已經連續3個月下滑了2. 購屋人對房價認同下滑,追價意願漸低這幾個月股市強強滾,並且利率來到歷史的低檔,房市在媒體,建商與仲介的聯手炒作下的看似火紅,但實際的成交量卻下跌,如果根據'量先價行'的觀念來看, 接下來下跌的應該就是"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