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謝長廷...對中產階級或沒有房子的較有利
2.選馬英九...對已經有房產土地的較有利!!!因為等著增值吧!!
當初我看到的現在當然是2
很簡單的道理
1.台北的房價以我跑亞洲各城市比較,漢城約台北2倍,大板約台北2倍,東京香港約台北3倍
台北房價為什麼這麼低?長期和大陸處的不好且不能三通......當然房價相對會被壓抑的較嚴重
*所以馬英九當選前兩岸關係不好...房價價格上升的斜率...相對亞洲城市的斜率一定低嘛!!
但我分析與朋友
若馬英九當選
*若關係改善,兩岸和好,台北房價斜率應該會和亞洲城市相當
但現在不只是關係改善...而且關係還非常"麻吉"非常好,當然房價的斜率比亞洲城市都高...所以房價才會漲的那麼可怕,因為過去被壓抑的房價當然要抬頭!!
所以4年前要大家佈局資產股....哈哈!!我眼光真的狠準....哈哈
神戶齊 wrote:
就算是60年代,70年代
也不是人人都買的起好地段....
在那個年代是「若願意做牛,免驚沒犁可拖」
接觸過一些從事建築相關行業最底層的勞工
他們常說:現在的時機是即使願意做牛,也找不到田可以犁
神戶齊 wrote:
我只覺得常常抱怨東西漲薪水不漲的
那怎不會靠自己的方式漲...
有些人怎還在這種時機身價還是連連翻漲...
大部份人並不是抱怨薪水不漲,而是房價與所得已經被炒得脫鉤
現在對於大多數的人你還可以說,買不起台北市,就買遠一點
但對於一些社會中下階層的,連要買遠一點也買不起,而且是越來越嚴重
別舉一些身邊的大老闆特例,看看國民平均所得,那才是可真實反映社會的現實
國民所得的停滯不前難道是要歸究這塊土地上的人「不努力」嗎?
神戶齊 wrote:
那推薦一個比較好賺的
跑船吧,記得要跑10幾萬噸的
肯拼個10年..應該有機會升到月薪25萬
不過一整年都在海上看不到妻小請自己取捨.....
船副和輪管也不是一般非相關科系的人就可以取得資格的
這條明路和你跟別人說不會去當醫生、公務人員一樣
船員資格的取得就比較容易了,但現在很多都公司船員都是用外籍的
況且一整年12個月有11個月在海上的生活,賺到了錢又如何?
如果房價沒有和所得脫鉤的那麼離譜,有需要如此嗎?似乎有點捨本逐末
好比一碗陽春麵漲到1萬元,不探究價錢是否合理,卻要大家去檢討為什麼沒辦法賺到錢一般
看到這篇文章的表格一就看不下去了.....
它竟然以銀行最大貸款額度下去計算:
表一是台灣『個人』、各年齡層的購屋能力分析表,以中產階級三十歲至三十四歲為例,二○○七年整年度的可支配所得將近五十萬元,以銀行的計算可貸額度方式推算,這樣的年收入大約可貸四百萬元,換算一般七五%貸款額度,購屋總價大約五百三十萬,自備款大約要一百三十萬,每月房貸支出約兩萬元。
年收五十萬,月薪約四萬一,但是它建議貸款四百萬,每月房貸支出兩萬,等於是你要用你月薪的一半去繳房屋貸款!
注意!月薪的一半!

所有理財專家都會建議你,房貸支出不要超過月薪的 30% 或是三分之一,當你四萬元的收入拿兩萬去繳房貸,剩餘完全用在生活支出根本無餘力儲蓄,要是你臨時放個無薪假、裁員、生病住院、意外車禍之類的....你那房子就等著法拍吧!

這種鼓吹人用盡所有資源不顧一切去買房子的廣告出貨文,看了真是浪費時間。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