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poil wrote:IKEA對我來說是只...(恕刪) 老納 ikea 專收現金以前ikea來之前想說終於可以來去吃吃49早餐了吃過一次恩 以後應該不會在去吃了排隊半個小時以上有東西漏買可能得在排一個小時進去想出來 得繞大半個賣場還得熟記捷徑買東西 娃設計不錯趕覺價格也ok傾記好商品儲位代號結帳運費 組裝費樣樣來真的買過一次 就不會再買第二次了目前買到現在最可以接受的就是家裡的餐桌其他沒了
這已經不是1.2天的事情了!!IKEA一樣如此~不是第一間店!!你也不是第一個客人!IKEA許多規定原本就是照本宣科!!沒錯!!他們就是沒什麼彈性!!服務也不是他們的重點!!能接受再去吧!就向友人去IKEA買了櫃子回家發現沒把手發飆後!!IKEA只會跟你說把手是要另外買的!!這跟原本台灣人的印象就有很大的落差!!原本是DIY的東西~組裝當然要組裝費(IKEA所有東西都是DIY的吧!自己組過超大型衣櫃跟床)IKEA的東西基本上組好之後強烈不建議拆卸因為他只要一拆!所有組件都會變得很不堅固!!加上原本就不是太好的材質!!請不要用一般台灣的規格去看!!他是將國外的店搬過來~!許多都是按照國外的習慣規定!!自己買之前先了解!!不能接受就不要買囉!!不用自己找氣受只能說他原本就是這樣子!!
上禮拜也去IKEA買了不少覺得他們購物流程很不貼心我利用他們網站的記事本把要買的東西列出來8頁的東西他們說要自己一樣一樣找好不容易東西都拿完了到了DHL那邊跟他強調有個箱子是裝易碎品的竟然當我的面把那個箱子直接放手讓他掉到推車裡登記貨運資料跟付費期間也看到他坐在客戶要托運的板材上
如果寫得不如你意,煩請見諒。看完後,建議您,您不是IKEA目標客戶,別再去了!他們的訴求在賣場中都寫得很清楚,平整包裝,消費者自己動手,所以,如果是要求他們協助處理,放心,收費絕對是跟國外差不多!整個的過程我覺得(是我覺得喔!很主觀的!)你的問題比較大!所以我才會說你不是屬於他的目標客戶群。他要的客戶群是喜歡有一點點設計感(當然,也是很主觀),喜歡自己動手(歐美好像比較習慣自己動手,民風?人工貴?),價格比知名品牌便宜(請不要拿台灣的傢具行來比,那絕對不是他們的參考重點)....等等。另外,IKEA有很多是使用環保材質,以及永續森林概念,所以大量使用密集板,或是中空的板材(如熱銷全世界多年的Billy系列書櫃),所以,要依照你自己的環境去挑他們的東西。這些,在賣場或是宣傳品中他們都一直提到,但很多台灣的消費者都無視(或是壓根兒沒想到去看這些東西)。只能說IKEA不可能為了台灣市場去改變他們一貫的策略,所以,不適合的就盡量不要去吧!後記:我買過的IKEA傢具,到目前為止都沒出過問題,全部都是自己開車(或是借車)載回家,然後自己一步步組裝。中間又經過一次搬家(台中到高雄),重新拆開,再重新組裝,還是好好的!裡面包含上過新聞說會變型的Billy系列大書櫃(最高的那一款,寬的跟窄的各一個)。兩個大型木製置物箱還被我拿來改裝成大型貓砂屋~~挑自己喜歡,有能力處理的,不要挑讓自己一肚子氣的!事情都過了,拋開吧!好好享受有了這兩個傢具的生活吧!
我家裡也蠻多ikea買的家具基本上除了一些特殊的東西(EX:木條的單人椅之類的)大部分需要很穩固的東西我都不敢去那邊買而且ikea的退貨原則就是 貨物出了門消費者負全責(連包裝內的損壞都算消費者的喔,有空可以去退貨櫃台看規定,連寢具僅開封都不能退,我沒有怪誰請別砲我)但ikea還是很好逛,只能怪台灣家俱開價超高的亂象吧,讓人覺得ikea有特別便宜的錯覺
話說 IKEA的東西,個人覺得如果是像那種很昂貴又很重要的傢俱建議還是到一般傢俱行買會比較實惠,不過IKEA的場景佈置與樣品還滿有設計感的,這也是我喜歡逛IKEA的原因基本上像書架、CD架,一些無關痛癢的東西,但又希望好看,才會去那邊購買。
IKEA傢俱小弟我都是自己組,除了那200CM寬的衣櫃必須請人裝之外,全都一手搞定。自己來無非就是要省錢,錢是省到了不過累了自己。真的很累,只有自己一個,組床、床頭櫃*2、大書桌老婆只會問:好了沒!~~~~(因為她也無能為力)所以!IKEA逛逛就好,小東西可以買大件商品真的要三思。不見得便宜又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