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市郊的房子比較容易遇到電塔問題。十多年前,友人來我家社區找房,看上了一戶離電塔不遠的房子。從事新聞工作的他,找了環保署的記者借了一台測定電磁波的儀器,請我幫他測測那屋子附近的電磁波。我索性就整個社區走一遍,每一戶門口都測測看。結果令人意外。1, 整個社區的電磁波都低於環保署規範的數字,說明電塔的電磁波確實不高。2, 從整體數字來看,電磁波較高的地方,都是在連結電塔與電塔之間的高壓電纜線正下方。3, 儘管電纜線正下方電磁波較高,但還比不上我家巷口的電磁波強度。我環顧四週,怎麼看都看不出甚麼東西會發出電磁波。走著走著、看著看著,走到地下停車場才發現,原來巷口正下方的位置,放了一座停電時供電用的發電機。發電機內有巨大的磁鐵,隔著一層厚厚的地板,還是偵測得到。於是我繼續拿著儀器到每條巷子的發電機位置測量,證實電磁波最高值,都出現在發電機附近。但是,這卻是大部分的人容易忽略的東西。人是經過訓練、社會化以後的視覺動物。當社會資訊(不管有無科學驗證)告訴我們電塔有電磁波以後,我們就結合了風水論點,聞電塔色變,這成為了一個社會的經驗法則。反而,忽略了真正數值較高的是電線,而非電塔;是發電機,而非電塔。如果我找出當時測量的紀載表格,應該po上來提供參考。但是,會不會影響房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