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防止舊結構和新結構連結,容易龜裂,不過看起來保護層沒做好..
牆面的厚度也看起來怪怪的,樑的部份看不清楚...
吊掛重物是ok...但怕的是漏水..
還有同體積的保麗龍加施工費用一定會比混凝土貴,不會用保麗龍去偷混凝土...
圖四
應該是灌漿不良,看起來像是管路下面,除非是加厚的牆面,不然灌漿很容易出現這種狀況..
圖五
同樣是灌漿不良,這個叫大肚,應該是一次灌太快或者是模板沒撐好,這個是凸出來後打除
圖六
這個看不懂,因為沒看結構圖無法理解..
圖七
這是二次施工的交界面,如果第一次的面沒很平,模板壓上去就會有小洞
在灌漿的時候砂漿會從小洞流出來,工人常用隨手找的到的東西塞住,常見的是手套啦...XD
圖八
看到圖八大概知道你看到什麼東西了,這個是新舊交接面,通常會用砌磚或水泥板處理掉,
因為用灌的只有單方面可以做支撐,灌漿施工很容易失敗,而且也不敢太用震動棒震動...
如果震太大可能就會變工安意外...這面牆應該只是裝飾牆,結構計算應該不會算進去
圖十
鋼筋的支撐是靠模板,這種獨立柱通常會歪歪的沒錯,因為沒有地方可以撐這種小柱子
模板架好柱子就是直的了,如果不直的話,交屋也沒人要吧?
圖十一
鐵線只是做保固定用的,其實強度很小,只是要保持到灌漿完畢鋼筋還在原位,
另外這是常見的鐵線沒錯,你可以去做五金行問問看應該就可以比較
圖十二
就常見的問題,現在的牆面12~15cm,鋼筋多管路多,混凝土灌的時候如果沒很注意就會有蜂窩現像
小塊的話其實還好,大塊就要做結構補強,比較怕漏水而已
圖十三
防水沒做,排水管路還沒打開,上面的水怎麼走,當然從現有的管路排出來,現有的連結開放管路是啥?
就是電管啊....
看起來是灌漿品質不太好,模板太舊會漏漿,不過老實的跟你說
台灣可能有60~70%的房子是這樣子灌起來的...
luchao_mao wrote:
主題: 求救!總瑩建設用保麗龍蓋房子!我買的預售透天厝,兩側樑柱內幾乎全部都是保麗龍!建商居然回應說建材與施工均合於標準
請問,用保麗龍當成透天房屋的樑柱灌漿材料?這種施工方式是「標準、正常」的嗎?
圖片1:房屋3樓前方右側樑柱內的保麗龍灌漿工程,這種結構真的合於〝施工標準〞嗎?
圖片2:灌漿不良,房屋露出大片作為收縮縫結構用途的保麗龍,水泥牆面只有薄薄的3-5公分厚度,這種牆面能夠吊掛重物嗎?
圖片3:房屋3樓後方右側樑柱內的保麗龍灌漿工程,這種結構真的沒有安全性問題嗎?
前言:
本人於民國100年8月購買了總瑩建設於內壢興建的「一泉一墅」預售屋,工程期間前往工地視察進度與品質,結果發現工程品質其差,甚至3樓的樑柱內(是內有鋼筋的樑柱,不是裝飾用樑柱),灌的不是水泥,竟然是一大塊的保麗龍。經與建商反應無效,寄出兩次存證信函,也提供了現場問題照片,要求建商說明處理,結果建商一律回應,大概是:本公司之建材及施工標準均按合約規定為之,並無結構不足、居住安全之問題。
本人雖有理工背景,但無土木專業能力,只是從經驗法則上判斷,使用保麗龍作為房屋樑柱結構,應該不可能是所謂的標準施工方式,我也提出請建商授權我申請土木技師工會進行結構鑑定的要求,當然對方也予以拒絕。在此情況下,只好先將完整情況描述於此,希望版上能有專業人士,提供法律面的專業建議,讓我能夠了解如何向建商爭取我的消費權益。
以下是大致的過程說明:
我購買的預售屋是連棟透天厘,購屋時,總瑩建設的業務譚小姐推薦,位於中間部份的房屋,價位會比較便宜,因為走到兩頭都要走較遠的距離,因為比較不方便,所以價位可以低一些;但是她卻沒有告知所推薦的房屋,正是位於收縮縫的位置。
收縮縫是標準的施工方式,這點沒有問題,也能夠接受。但通常收縮縫處的房屋容易出現漏水問題,業務譚小姐應善盡告知義務,這是令人不愉快的部份。
本人在施工期間,偶而會到工地關心工程進度,不過1-3樓施工期間,只能大致看個外觀進度;但在建商通知,房屋施工已至4樓,要求繳付工程款時,我到工地辦公室繳錢,順便進入房屋內,查看自己房屋的情況。結果進到1樓,就已經發現品質不佳的問題,包括牆面多處似有2次施工痕跡,情況如下:
圖片4:大門入口處,有一塊施工突出的部份,看來像是灌漿不實而作的2次處理。若是板模灌漿一次完成,應該是平整的牆面才對。
圖片5:往挑高2樓牆面看去,有一塊牆面,明顯就是因為灌漿不實、〝隨手〞塗塗抹抹的補救處理。
圖片6:走到2樓,已經看到樑柱有一處缺口,裏頭包覆白色物質,不是實心水泥,而是保麗龍。此時心中已出現品質疑慮陰影。
圖片7:上3樓的樓梯間看見灌漿牆面中,居然夾著好幾張報紙,顯然工人在灌漿過程中,不是在關心灌漿施工情況,而是在看報紙關心國家社會大事。
走上3樓,所看見的房屋的施工品質,更是讓我幾乎暈倒!因為我看到的就是收縮縫處的牆面不只灌漿不實,樑柱的大片缺口中,露出的部份不是水泥,而是保麗龍。(這不是裝飾用的結構,因為樑柱內有鋼筋結構,是影響房屋安全的關鍵結構之一。
圖片8:除了文章開頭的3張照片外,牆面幾乎都是大片露出收縮縫保麗龍的問題牆面。而且保麗龍完全緊貼著牆面的鋼筋,就算要作2次施工,水泥應該也無法完整包覆鋼筋,達到應有的強度標準。
再往4樓以上走去,看到的還是牆面灌漿不實,露出大片保麗龍的問題。
圖片9:這是4樓施工問題牆面之一個部份,全部問題牆面面積估計約有4-6平方公尺之多。
圖片10:5樓的鋼筋樑柱,很明顯的向右傾斜,這也是合於建築標準範圍內嗎?我不確定。
圖片11:雖然我不是作土木工程的,但也見過2-3個工地,跑過幾個預售屋;總瑩建設使用的綁筋鐵絲,怎麼感覺特別的細…
圖片12:走下地下車庫,牆面上有許多這種事後修補的痕跡(1-5樓的牆面也都有,但地下室特別明顯)
圖片13:雖然當時工程尚未完工,可能防水工程尚未完全完成,但是地下室電線管路中滲出了涓涓水流,水量之多,令我非常憂心之後容易出現漏水和電線走火的問題。
圖片14:其實,整個建案有許多類似這種灌漿材料水泥/碎石比例不勻的地方,甚至還看見半塊磚塊也嵌在水泥灌漿材料之中,實在讓人對房屋未來的穩固、抗震、防水品質,產生深深的疑慮。
當時把這些問題都拍下照片,然後與工地辦公室的林小姐理論,對方只是回答:會作事後補強。我要她請工地主任出來說明如何補強?她說工地主任很忙,沒空!我說我可以等,請她再找工地主任來,結果等了一小時,還是等不到人。這種服務態度,實在令人心寒。
當下回家寫了封存證信函,附上問題照片與說明作為附件,寄出給總瑩(當時郵局人員還問我,存證信函怎麼會這麼多頁!這樣有用嗎?我只能回答,為了保障權益,我也只能如此!)
等了好幾天,總瑩建設也回了封存證信函給我,大意就是:本公司之建材及施工標準均按合約規定為之,並無結構不足、居住安全之問題。如有問題,會請工務主任向我說明。
後來我終於和工務主任約到了時間,我問工務主任是否了解問題情況,他說這不是什麼大問題;我請工務主任親自到現場向我說明補強工程的施工方式,他說他很忙沒空;即使我要求他就在辦公室簡單說明處理方式,他還是只有一句一定會處理好;最後他說了:你不相信我,我也沒辦法。然後就轉身走人。
這就是總瑩建設服務人員對已知、已有明確瑕疵事證的客戶申訴的處理態度。
我必須說明,我在現場絕對保持理性冷靜,沒有大小聲、也沒有咆哮,我只是請他提出一個我可以信服的說法,但獲得的回應竟是如此結果。
後來,我又寫了一封存證信函,請總瑩建設正視、並處理此一問題,看是要提出正式的補強計畫、或是讓我更換其他房屋?或是乾脆解約處理?結果還是又得到類似內容的官樣文章。
後來我向桃園縣土木技師工會要求作房屋結構鑑定,付了5000元的初勘費,請到了新的工務主任陪同到現場初勘(原來的工務主任大概是受不了客訴品質問題、作不下去而離職了吧!…我猜)。
土木技術工會的技師一開始就表明,他在初勘過程中,不作評論、不給意見,不涉入兩方的討論。只是在過程中,也可以明顯在技師的表情中,看得出房屋顯然有極大的問題。甚至他忍不住說了一句:這樣的品質實在是…,不過,技師還是堅守了「中立、專業」的原則,沒有繼續評論下去。
而那位新到任的工務主任呢?他看了現場狀況,也說不出任何反駁辯護的說詞,我問他這種情況可以如何處理,他回的答案無法令我信服,因為他說:我可能會先用火把保麗龍燒掉…,然後再灌水泥。
這種施工方式,應該會讓燒融的保麗龍在新舊兩層水泥中,形成一個離型介質介面,怎麼樣也不可能是可行的處理方案。但,工務主任只給了這個答案;他說會再想想辦法,然後再告訴我,我請辦公室的林小姐在1周內要請工務主任給我回覆,只是時間過了兩周,我還是沒等到答案。
我在第一次寄出存證信函時,也曾附件給消保會,只是消保會的答案,大意也是要我自己想先辦法解決,像是提起民事訴訟、或是找民間單位協調。
老實說,我是已經考慮請律師代為處理了,只是法律問題諸多不懂,希望能在走上法律自救過程之前,能夠作更多的了解,是否有更直接有效的方法?讓我能夠解決瑕疵房屋的問題。
以上,請大家給小弟一些土木專業、法律專業的意見和建議,感謝大家。
《3/17更新》
今日再到工地現場,針對部份網友所提出,當初拍攝的照片不易看出全貌實景的問題,重新進行拍攝,希望能讓大家更了解實際的環境,獲得更完整的全貌。
圖a:這是3樓前側靠窗的牆面樑柱全景圖,圖片右上角就是靠近收縮縫側的牆面和樑柱。這應該不是拿來修飾用的假樑柱吧!
圖b:這是3樓後側靠窗的牆面樑柱全景圖,圖片左上角就是靠近收縮縫側的牆面和樑柱。這也不會是拿來修飾用的假樑柱吧!而且建商已經開始準備作粉光牆面的準備了(貼上了牆面直角角緣的圖角修邊條),還好我有事前拍下照片,否則不知會不會被建商偷偷的將問題給草率掩飾掉了!
這是4樓的牆面全景圖,,左側牆面一大塊未灌漿好的裸露牆面,露出大片面積的作為收縮縫材料的保麗龍。地上比上次檢查時多了許多的保麗龍碎片,看來是建商可能是想簡單刨除一些保麗龍,然後就塗上水泥把漏洞問題給填補起來。
回頭再看了一下1樓牆面,靠近地板處的灌漿牆面,除了十分不平整外,一樣可見保麗龍的存在。
《在此整理、回應諸位熱心網友所提供的意見)
1. 有許多的施工品質,的確是台灣建案常見的問題;但既然是問題,我覺得就應該提出來,而不是認命承受。這不只是維護自己的權益,更是希望台灣建商對所推的建案品質、工人施工品質、甚至是工作態度問題,都能夠持續的提升,而不是因循將就,發現問題卻不去改善。
2. 似乎有網友猜測會不會是建商為預留管線的作法,但我肯定的回答,絕對不是。一是,管線不會走整根柱了吧!(從圖可見整根柱子內都是保麗龍),也不會裸露這麼大片、殘缺不平整的空間,只為了1根管線。而且這也問過建商,建商並未作此處理。
3.我在描述時,已提過收縮縫的問題,我關心的點只有2個:1個是建設公司沒有事前告知、1個是收縮縫處牆面的施工品質太差,不只灌漿不實,甚至保麗龍材使用到不該出現的位置,建設公司工務主任也承認了此一施工品質的問題。
4.有網友提出,他們看了圖片只是灌漿的問題,不知今日的補圖,是否能夠讓大家更了解我最關心的「保麗龍樑柱」的工法問題?用保麗龍填補在綁有鋼筋的主樑中?這是哪一種施工標準?可否提供案例供我參考?
保麗龍要幹嘛用的?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