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舊家的一般彈簧床還是搬到新家後的獨立筒
原本睡起來也沒特別感覺怎樣,出社會工作幾年後
睡醒常常腰部跟肩頸痠痛,才開始思考是否床具不合適
前陣子先把比較容易替換的枕頭換成記憶枕
肩頸痠痛的部分有比較舒緩,很少會再睡到落枕
接著是床墊,上網找了幾個網友推薦的品牌
眠豆腐本質上還是半個獨立筒就先pass了
丹普對小資族如我來說負擔太大也不考慮
TENDAYS還滿不錯的,就是躺起來說不上很放鬆
最後選了IMAGER-37易眠床,一來是口碑好實際試躺也很舒適
二來剛好周年慶檔期,以我買的NewLon 20公分厚墊來說
全面八折加上滿額優惠,最後大概是將近七七折入手
每家百貨檔期不大一樣,我是就近在板橋遠東百貨買的

床墊送來後,兩位師傅費了一番功夫才扛上四樓
聊天時聽說北部都是他們兩負責的,最近周年慶生意又好
搬完還要趕著去下一處,也是滿辛苦的

可能是原本睡獨立筒的關係,比較習慣硬一點的床墊
試躺了標準、NewLon、AirCell跟最高檔的AeroKaki後
感覺NewLon比較適合我,櫃姐也說這款在易眠床算偏硬的


床面床側隨處可見IMAGER-37的LOGO
網格狀的表層是TENCEL的萊賽爾布套,具有透氣、控濕、調溫功能


沿著床沿拉鍊打開就能看到NewLon床墊波浪狀的溫感釋壓層及產品資訊

床墊表面是波浪狀,但躺下去不至於有一節一節的感覺
特殊構造能讓包覆支撐的接觸面更廣,透氣表現也更好

怕大家不好理解直接從官網抓這張圖來用

坐床邊很明顯只有大腿周圍會凹下去,旁邊依然堅挺
同理睡覺的時候也只有身體重心的肩、背、臀部會下沉
其他身體部位,譬如腰跟腿,就會被床墊貼合地支撐著
另外溫感材質的另一個特性就是會隨溫度改變軟硬程度
下沉的感受會因為體溫讓床墊變軟而更明顯,床墊包覆性也更好

老弟一回來就直接躺了我的新床,雖然只躺了一會
但感覺蠻貼合身形,支撐性也不錯
他說躺起來覺得很舒服,然後一直吵著要跟我換床睡…
另外有個有趣的小插曲,我弟起來後才發現
原來手機一直被他壓在下面
說完全沒感覺到身體下面有東西,我想說怎麼可能
後來自己試了一下還真的感覺不到,放背或腰的下面都一樣
雖然不是很懂但還滿特別的,應該跟床的材質有關吧

床單套上,枕頭、棉被就定位後就跟原本沒兩樣
但躺上去的感受卻差很多,睡起來身體沒什麼負擔
以我的薪資來說,床墊花費算一筆有感開銷,就跟換手機電腦一樣
但能找到一張適合自己的床墊,投資往後幾年的睡眠品質與健康
想想滿划算的,要是能更早一點換,應該可以少痠痛個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