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次我們主要比較三款床墊 , 第一張為丹普的20cm床墊. 其實我與老婆是覺得可接受, 但是聽了不同專櫃的小姐解釋, 我覺得保養上比較麻煩.
1. 大約三個月要將床墊豎立, 並開除濕機去除床墊的潮氣.
2. 要使用排骨架的下墊.
大概是這兩點讓我印象深刻吧, 因為床墊只有20cm, 因此必定要找較高的床架才適合. 這樣子日後要換床時又要考慮床墊與床架的整體高度問題 ... 反正買東西就是會龜毛亂想一堆

再來講席夢思, 我們考慮好多組系列, 但最後因為我喜歡稍硬的床, 老婆喜歡稍軟的床墊, 因就就在圓夢與雪林頓系列掙扎. 其實這真的很難決定, 畢竟一用就至少10年以上的東西, 而且在店裡也只能試躺...實在很難誰配合誰.
這邊先跳個段落, 我們在試床時通常會先跟店員說我們要軟或硬的床, 但有種床是睡下去已經不會考慮的它是硬床或軟床, 就只留下很舒服的感覺.

再跳回來, 沒錯! 我就是選了這樣的床 (至少我與老婆是能達到共識的), 席夢思的典範系列.

這次來幫我們搬床店的師傅一共兩位, 他們很細心也保護我們的床

師傅正在將下墊的保護套拆除...

裝上腳墊, 因為上墊較高 (~35cm) 因此腳墊只選8cm的而已 ...
另外一個原因是銷售小姐跟我們說坐在床上, 最好能夠雙腳碰地為原則才是適合的高度; 因此我們也把握這原則選擇下墊的標準.

裝好嚕, 一共兩個床墊, 因此有12個腳墊 ..

當然, 為了擔心刮傷地板, 因此師傅幫我們安裝了防刮的墊片


下墊擺放完成....


驗明下墊正身, 我是選擇泰國製的...因為 比較便宜

說明一下, 因為典範系列並沒有像Black系列或是其他席夢思指定等級的床墊, 必須搭配美國下墊.
所以這樣搭配是沒問題的.
美國與泰國下墊的差異主要是彈簧結構, 美國是弓字型的, 泰國我有點忘了...



接下來是上墊部分嚕


咻一下, 由於也沒啥, 就是脫衣服後放上去....
不過這邊師傅一樣很用心的, 完全不用手去觸碰到床墊本身, 以維持床墊的乾淨!!


典範系列是 World Class, 灰標在上去就是黑標了...以後希望有機會可以買回家


一樣驗明正身是美國製的. 席夢思床墊一共有三個產地.
美國 : 幾乎都是偏軟的床墊....像版上常看到的圓夢, 天使, 典範等
加拿大 : 軟硬適中, 如雪林頓系列.
日本 : 偏硬系列, 像是尊爵等.
因此各位版大要是購買, 可以有個大概的方向.


6x6.2的床墊睡起來就完全解決了之前腳卡腳的情況. 不過看起來是個大大的正方形, 剛放下時一度還想要換成6x7的, 但因為看在還要超出預料額外的費用, 因此就打消念頭了


現在才要睡第二天, 我第一天晚上睡得有點不大習慣, 中途起來三次...但老婆是睡得很好就是了

但我想過兩天就可以習慣嚕. 另外查很多網友都分享席夢思的床搭配丹普的枕頭是絕配, 我想我過一段時間等到銀彈慢慢補回就會破不急待的想要嘗試夜夜好眠的滋味了吧

以上就是我第一次的開箱報告, 希望能夠為準備要購買床墊板友們提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