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手中有一棟屋齡已近50的老透天
大家建議怎樣的處理手法?
透天厝的地坪不大,14坪的2層建築
我原本的想法是不高的建築,對結構和抗震的要求應該比較低
50年的屋齡應該還可以撐個30年
那我單純補強結構和內部裝修著手,問題應該會比拆掉重建單純
但問題來了,我本身是很怕地震的人且希望家真的是個安全的地方
心裡還是希望雖然是低矮建築,但還是能無懼於台灣頻煩的地震
以這個角度來看拆除重建好像比較好
但問題又來了
老舊透天都有共用壁的問題,若我選擇拆除會不會有傷害鄰宅的問題?
另一個問題是新建理論上不可再共壁,雖然可以花錢買通鄰宅
想想不共壁也好,鄰宅和我的震動音比較不會互相干擾
但14坪的地坪已不算大,又要避免共壁,那在興建上會不會有困難?
最大的一個問題則是建築法規,過去的房子地坪有幾坪可以建滿,可建騎樓
但一旦拆除後重新申請建照,是不是就有建蔽和容績的問題?
還好地坪不大,建坪捉個每坪6萬還不算太大的花費,囧>
想請大家建議
這樣的房子整修比較好呢?還是重建?
如果是重建,我之前去過暨南大學,發現他們有的建築有用一種「口」字型的鋼樑加強結構
這種東東要價怎麼算有人知道嗎?
謝謝,問題有點雜,但為了居家安全,還請大家不吝賜教
kaworu.liu wrote:
14坪不管你 重蓋還是整修都一樣沒價值...(恕刪)
是的,這也是面臨的問題之一
14坪的地坪,建坪如果可以用各種手段撐到30坪的建坪
那對一個人或小夫妻來說還滿好住的
但如果有小孩或父母年事大後想一起同住,那30坪就顯得尷尬
未來或許有賣的需求,但也或許沒有,這點有點難拿捏
只是就目前,用途應該是自住,就環境和地點而言算不錯的
ch04113 wrote:
一般鋼筋混凝土房屋的壽命就是約50年
台灣目前的建築平均壽命確實是50年
但也有人表示這其實偏低,實際上應該平均落在70左右比較合理
所以我才想說整理一下可以再撐30年
不過這和地震頻煩,還有台灣早期難民心態,房子隨便蓋可能也有關係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