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開包裝首先裡面有一隻黑鯊2手機、充電線、轉接頭、保護套,基本上該附的都有附,另外因為我是深度遊戲控,所以加購了手把

會喜歡上這隻手機是因為他的外型,主螢幕採用了6.39吋 2340x1080解析度的AMOLED螢幕
外型是有機械造型以及背後的金屬和玻璃的混合背蓋,還有中間S Logo與側邊的兩條線燈,給我了一股濃厚的電競感


S Logo跟側邊線燈的呼吸燈可以靠設定調整

相機則是搭載4800萬畫素的鏡頭,但對於平常只玩遊戲不拍照的我,已經很夠用了

規格的話CPU搭載Snapdragon 855、塔式全域液冷散熱、X+2天線、AI遊戲引擎
所以的的確確打著電競的名號,對散熱這一塊做了很大的文章
畢竟手機只要一過熱,什麼效能的通通都變差,管他是什麼處理器
再來就來跟ROG規格比拼一下
黑鯊2
| 尺寸 | 163.61 x 75.01 x 8.77mm / 205g |
| 螢幕 | 6.39吋 FHD+ AMOLED |
| 處理器 | Qualcomm Snapdragon 855 八核心 |
| RAM / ROM | 8GB / 128GB |
| 前鏡頭 | 2,000 萬畫素 (F2.0 光圈) |
| 後鏡頭 | 4,800 萬畫素 (F1.75 光圈) |
| 電池 | 4,000mAh (不可拆卸) |
| 特色功能 | 光感螢幕指紋辨識、遊戲燈校、Shark模式、遊戲Dock、AI場景相機 |
| 跑分 | 343,672 |
| 價格 | 18,000~22,000不等 |
ROG
| 尺寸 | 158.83 x 76.16 x 8.65 mm / 200g |
| 螢幕 | 6 吋 2160 x 1080 AMOLED |
| 處理器 | Qualcomm Snapdragon 845 八核心 |
| RAM / ROM | 8GB RAM / 512GB |
| 前鏡頭 | 1,200萬畫素 (F1.7光圈) |
| 後鏡頭 | 800萬畫素 (F2.0光圈) |
| 電池 | 4000 mAh |
| 特色功能 | AirTriggers、X Mode、Game Center、Game Genie、AI智慧攝影 |
| 跑分 | 281,894 |
| 價格 | 20,000~28,000不等 |
兩台都在規格上面下了許多功夫,但我覺得最有差異的應該是兩者的功能
黑鯊2的Magic Press真的是傳說中的物理外掛,類似3D Touch的感覺,吃雞類型的遊戲就是開鏡、瞄準、射擊同步完成
每一個操作都快人家一步,想必對於玩家來說,這一點點的落差就是勝負的關鍵

對比ROG的AirTriggers在手機桌面,AirTriggers是多了兩個虛擬按鍵,在使用上也是方便,但速度上來說會稍微比黑鯊2慢一些,畢竟一個是用壓力另外一個一樣是按鈕的形式

那再來螢幕反應的速度,查了一下網路的資料也是由黑鯊2登頂接著是XS MAX再來是ROG,在這個微小的差距以下,也是影響勝負的關鍵

接下來是兩個手機的極限模式
黑鯊2:燒機模式、Shark space
ROG:X模式
黑鯊2的Shark Space按鈕在側邊,類似開關的感覺,這樣也不會誤觸,很方便

打開之後點選中間的Game Studio,之後把性能拉到高,就可以體驗燒雞模式

燒雞之後的跑分是

ROG是在主畫面下方有一個圖示,打開之後直接把X模式開啟即可,X模式後的跑分是

最後是手把的操作
ROG的則是連在一起的手把,樣貌大致上跟傳統的手把差不多概念,手感跟傳統搖桿很相似


黑鯊是可以分開左手跟右手的,還有類似滑鼠手的觸控板可以用,有點Switch手把的感覺,手感的部分我覺得還不錯


最後我覺得兩款手機都是性能以及規格差不多好的手機,電競手機當然規格都要頂規,但是有一些小細節的部分就不得不分出高下了,像是散熱的部分,因為黑鯊採用的是液冷散熱,就單純使用面來講就完全打趴了ROG,因為ROG需要外掛一個風扇,那再來功能的話見仁見智,我自己很喜歡黑鯊的壓力感測,因為用壓力一定會比手機切換還要快,價格的部分黑鯊也小勝一些,所以整體看下來我比較喜歡黑鯊一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