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只有在爬山與跑步,但朋友也有在騎單車,後來被推坑買了一輛公路車
因為是過季車+私人販售,價格是有比較便宜,這第一輛車也是在我沒做任何功課下購買
買東西我都有做足功課才理性消費,這次真的較為特殊。
對於台灣兩大單車品牌Giant and Merida的造車品質有目共睹,質量好售價合理,但最近
觀察到一些奇怪現象。
1. 資訊不透明、宣傳太少
對於規模這麼大資源這麼多的公司,像是Giant 2026新品發表會,出了辦展覽外,網路上
能查到的資訊超級少,相較於前一年式改善了哪裡、升級了什麼? 這些資訊幾乎沒有,在
官方網站上對於車子的規格寫的也不明確,大家最看重重量,但零件幾乎都不寫重量,成
車販售零件幾乎都固定吧? 為什麼不能寫? 不能寫也要有地方給人家查到吧? 現在資訊大
爆炸的時代真的不合格,我都用AI才免強在上面得到零星且不一定準確的資訊,光這樣就
卻退不少人了吧?
2.銷售方式奇怪
自行車各個零件是高度且相對較容易替換的,昨天至giant直營店,對於官網的成車零件竟然
不能換感到吃驚,換下來的零件還要自行吸收? 對於我來說觀感非常不好,一台這麼貴的東西
買的時候還不能盡量滿足要求,硬綁的零件利潤很高? 沒人要買? 這種強迫接受的販售方式,
真的超不愛。
piupiu wrote:
1. 資訊不透明、宣傳太少
對於規模這麼大資源這麼多的公司,像是Giant 2026新品發表會,出了辦展覽外,網路上
能查到的資訊超級少,相較於前一年式改善了哪裡、升級了什麼? 這些資訊幾乎沒有,在
官方網站上對於車子的規格寫的也不明確,大家最看重重量,但零件幾乎都不寫重量,成
車販售零件幾乎都固定吧? 為什麼不能寫? 不能寫也要有地方給人家查到吧? 現在資訊大
爆炸的時代真的不合格,我都用AI才免強在上面得到零星且不一定準確的資訊,光這樣就
卻退不少人了吧?
2.銷售方式奇怪
自行車各個零件是高度且相對較容易替換的,昨天至giant直營店,對於官網的成車零件竟然
不能換感到吃驚,換下來的零件還要自行吸收? 對於我來說觀感非常不好,一台這麼貴的東西
買的時候還不能盡量滿足要求,硬綁的零件利潤很高? 沒人要買? 這種強迫接受的販售方式,
真的超不愛。
只有大改款才會寫到很詳細,年度改款只是更換車色而已,
重量台灣的沒有標示,但我記得以前有討論過,好像是因為以前有公布,但後來產品中的零件差異,導致重量會有些誤差,後面就沒再標示重量
我本身也是機械行業,對於這些機構件,有誤差重量也會覺得還好,但機構件越多,有可能誤差就加大
可能a跟b車同尺寸就會重量上的差異
對於斤斤計較的人,重量差異就會去反應(標示不清的問題)
但對於做過機械業的人,尤其螺絲零件這種單價不高的,重量會有更多的差異(簡單來講,錢沒到位,要得品質就是能用,精度與其他方面也不會太要求)
這是所有公司都差不多的情況,所以才會有高階車客製化服務
車廠基本上是流水式的作業,所以尺寸與零件長度都是綁定的
而店家進這些車也是依照車廠出廠的尺寸做販售,有些車連不好賣的尺寸都不會進了,那零件更不用說
每個人身形都不同,所以車廠也是依照尺寸來做分類,再由零件上區別
要是我是造車的公司,我也很難達到每個人需求(有些人手腳身體長度就一堆差異)
只能透過客製化服務來選購
當然,我也很希望買的時候,能讓我勾一勾我要的尺寸,但這樣買一台訂製車要多久?(我記得捷安特要半年)
那還倒不如,我fitting完後,我直接換一換零件比較快....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