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去朋友的自行車店發現有一台20"摺疊車FD806回收整理好的,要價1500元,
覺得可以買來給小孩學騎自行車,當下就買回家,過了幾個月。
一個周末下午,突然想試試運動一下,就帶著一罐水,從太平樹孝路往太原路騎,
剛開始沒有想到會騎到心之芳庭,本來以為就是繞繞流汗一下,
到了轉高爾夫球場轉彎處,心血來潮往心之芳庭騎上去,
FD806-6速,前48-後28,真的很硬,拚著一口氣不下車,芳庭路轉彎到高球場前還滿痛苦的,
感覺應該到了極限,運動手錶上的心率飆到160,最後上心之芳庭門口那個坡,
完全是大Z字騎法,心跳硬是飆到175,騎完感覺很爽。

幾周後,老婆說也想加入一起運動,就花了點時間在網上找車,
買了兩台二手20” DAHON Vd7(應該是吧)4500元一台,總重比FD806輕很多,輕齒比一樣是48-28,
我一樣只練樹孝路心之芳庭這段路,心率錶顯示最高心跳大約163,
就這樣幾個月內練了約3-5趟。

某天心血來潮,覺得自己變強了,就沒走芳庭路,直走北坑巷上中正露營區,
建商把北坑巷後段整理的真漂亮,風景很好,路也很大條,但是!
坡度大路又長,真的幾乎把我把考倒了,心率又拉到170邊緣徘徊,呼~最後還是不落地騎完。

後來就週末陸續騎中正露營區幾趟,偶然發現朋友的自行車行又有回收車要賣,捷安特R800公路車,前52-42/後11-28,只賣2000元,自認為體力很可以,就買下來要加強訓練,傻傻的沒注意齒比不足,這台騎起來感覺更辛苦,中間練了幾趟中正露營區,真的比Dahon Vd7困難,後來挑戰中興嶺,中興嶺偉段真的快斷氣的折磨,大腿肌肉哀嚎著撐到終點,心率當然飆高到170,不過第二趟以後好像就還好,只是迴轉速都拉不上來,默默在心裡思考到底要不要真的投大錢買車子。

今年1月,騎著R800 最輕前42-後28,1:1.5 很難的齒比,傻傻的挑戰了YT很多人分享的赤崁頂,在尾段的時候真的快升天感覺,大約在10.5K後的某個上坡,定杆上不去,下來牽了一段,到平一點的路段才又上車硬踩到赤崁頂,心率紀錄最高約168。

騎R800挑戰完赤崁頂後一直覺得有點怪怪的,來M01發文問了車子的齒比,才知道齒比不適合登山,剛好跟老朋友閒聊時提到最近練車心得,她相(給)借(我)一台放了10年沒騎的捷安特 R3300,有前車之鑑的齒比困擾趕緊牽去找自行車店朋友求救,R3300原本是 52-39 / 11-25,結果最輕齒比還是在1:1.5 ,花了1750元改後飛輪,換成11-34,最輕齒1:1.15


換了正規彎把公路車後開始練習,真的好騎很多,中正露營區、心之芳庭,一趟可以挑戰兩個坡,中興領尾段也不再上氣不接下氣,心率都控制在zone3 範圍。

上週還騎了一趟赤崁頂,爬升過程中學會了握下把,開始用屁股後面的肌肉出力,抽車更有感覺,希望有朝一日能挑戰台灣公路最高點:武嶺廟,不知道需不需要換車。
以上心得分享,菜雞都看YT、爬文,有建議請鞭小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