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說
來這發問應該可以得到解答!?
[對不起砲到你]
關於自行車協會
就阿里山登山賽來請問
阿里山登山賽共計
挑戰組八百多人
競賽組一千兩百多人
(以上資料依據自行車協會賽事名單)
總收費每人八百元
預計800X2000=1600000
零頭我就不算了
再計依據紅十字會必須扣除15%轉手行政業務支出費
淨額約****************136萬*************收帳
或者乾脆以淨收100萬小計為活動需支出費用
競賽組分為17組(菁英x1市民菁英x3市民x13)
每組請一位專業裁判,兩位副裁判,前後押車各2名
專業裁判每位發給5000
副裁判每位發給3000
押車每位發給2000
每人再發給一千車馬費(人員到阿里山車資)
共計每組人員支出為22000
競賽組17組人馬花費約37萬4千塊
挑戰組花費交管算50個人
加上當地支援員警在50個人
協會人員50個假日加班費
每人花費2000薪資
共計30萬
器材費20萬(租借,耗損,運費)
再補助協會人員當日住宿阿里山10萬住宿費好了
補給品再花十萬
怎樣算我都算不到一百萬
甚至不到一半(總收費額)
怎樣算我都不知道協會會虧錢
總是靠么活動難辦
聽到的卻都是只要求當地政府協助
不給予協辦費用
試問哪個縣市願意幫忙辦理活動
當被縣市政府反彈封殺
藉以遊客太多為理由
還真合情合理阿.....
辦一場活動可賺50萬,太多了,應該降比賽費用,以達到「損益兩平」為目標即可
那平常協會辦公室租金、員工薪資、對外宣傳....誰出?
小朋友,這些費用都是要參賽者一起分攤好嗎!而且不是天天都有比賽的
而且參賽人數越多,分攤成本越少。但是道路面積是固定的,太多人參加會出現擁擠效果,會像俱樂部財一樣出現外部不經濟,所以要提高收費使外部成本內部化,使參加人數減少達到柏拉圖最適數量。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