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了卡附了帳,老闆娘在[售後服務卡]上填了”車架號碼”等基本資料,
我則填上個人資料,完成交車程序,快樂的騎回家去。

全車照
回家第一時間上01搜文,了解一下防竊及警察局線上登錄情形。

就這樣把車車翻起來看,想看”車架號碼”是長怎樣,結果……

店家抄寫的“車架號碼”是上方的條碼貼紙,和五通上烙印的號碼不同!!


隔天牽回店裡,店家說以烙印的為準,主動幫我塗改售後服務卡上車架號碼,
因我沒帶在身上,所以只有店家改他自己的存根聯,同時會幫我上網登錄購買資料。
(3C產品通常是客戶自己上網註冊,是好是壞我倒沒啥意見。)
店家的解釋說條碼是裝箱的號碼,我問老闆娘為何要貼在車架上,
她回說:車架上的貼紙不是我們貼的。
店家既然這麼說,回家發了mail給捷安特客服中心,請查清楚這是怎麼一回事?
昨天(5/11)快下班時,客服中心一位先生來電話,結論大致如下:
1. 本來區經理要一同至店家協助釐清問題,因為今天時間太晚趕不及,請自行和店家確認車架號碼。
2. 這款車AS845(YUKON) 只有車架本身烙印號碼,沒有再貼條碼貼紙,有條碼的車款,正確應是漆印(客服說:和噴漆咬在一起)也不是用貼紙。

3. 那個條碼是紙箱上的標籤,出廠時車架上不會有條碼貼紙。
4. 客服先生親自到店家看同型車,車架都沒有條碼貼紙,同時店家向客服先生再一次表示貼紙不是她們貼的。( 這有點瞎,大家都沒貼,那貼紙長腳?

有哪位車友,可以貼圖”現身說法”,證實一下那位客服先生的說法?有條碼車款的漆印是長怎樣?

唉,先不管貼紙誰貼的,動機是什麼?

基本上,把”紙箱條碼”當”車架號碼”寫在售後服務卡上就很不專業,對吧?

所以,提醒各位車友:
您的愛車除了烙印車號,還有被多貼一張條碼貼紙嗎?比對一下!
售後服務卡上的車架號碼是否正確?有錯趕快要求經銷商更正!!
免得店家的”疏忽”,讓您愛車的身分變成一張輕易可撕的…”貼紙”!
個人覺得捷安特要改進一下:
「售後服務卡」不要現場手抄寫,應該一車一卡原廠保證,
像一般3C產品一樣,每輛車架編號清楚,外箱、車架、售後服務卡三者一致。
這才是國際大廠對自己產品負責任的態度。
雖然有這一些小小的不愉快,買入新車我還是大大的高興的。


沒箱子所以不算開箱文,算分享文吧!

全車照,黑色水壺是贈品,店家說白色缺貨,先拿著吧。有人要換嗎?我要白色…

車前上照,基本配備。這基本款把手和高車價有點不搭。

再一張手把近照。前後車燈優惠價買的。

白色的可鎖式避震器。

碟剎,快拆式前輪

避震器上鎖旋鈕(左),軟硬度旋鈕(右)。

原廠座墊,好看,但不是很舒服。
這兩天試騎胯下會痛,搜文後發現,這好像是普遍現象,貴的座墊好像也沒改善多少。可能我81公斤的體重也是原因之一。


半買半送加購的後貨架,可快拆。
雖然有一點重,省得揹背包,讓背部可以無負擔的全身協調活動,熱氣不會蓄積。

24段前3後8變速器。

快拆式後輪組。還沒嘗試拆過,店家說前後輪拆下後,連車架打包可以放入小客車的行李箱。

最後,產地MADE IN TAIWAN 及 17”車架標籤
計畫暑假全家”卡打車”遊花蓮,現在下班後夜騎河濱自行車道訓練腳力,運動健身也養身。
儒家講六藝:「禮、樂、射、御、書、數」,自行車算是「御」,
孔子如果生在今世,也會大力提倡自行車運動吧!
曾經讀到一篇文章,對於「才藝」外國人稱為”hobby”,
說人一生最好從小養成兩種「嗜好」,一種是「動的」,一種是「靜的」。
自行車就是一項很棒的「動的嗜好」,除了生理上肌肉能的鍛鍊外,
機械性能人體工學的探索也是樂趣,
規劃行程出遊體驗多樣的風土人文也是一樂,
組成車隊參加競賽可以砥礪心志培養團隊精神又是一樂,……
不多說,買一部「自己喜歡就好」的單車,自己體驗最準!!


聽01網友說後叉防鏈條擦傷的保護貼,那是自行裝設的嗎?
我的是原廠有貼了一條疑似保護貼,有人和我一樣嗎?

買來就有的貼紙?不確定材質,不敢摳它。

近照一張,看清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