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關於"彈車架“

聖皇龍 wrote:
只有一種是例外......就是賣咖啡豆的商店......那種一簍一簍放著不同品種的咖啡豆,是決不能用手直接抓起來......但是可以用專用的勺子勺起來聞或看的......


嗯..請您下次在說全世界的購買經驗時,改成"只有兩種是例外",一是咖啡豆,一是腳踏車...
My Blog: http://cclo.ntu.net
為什麼要彈車架?!
想看看熟了沒嗎?
還是水分夠不夠呢?!
又不是在選西瓜!!
就像是外行人買壺喜歡看壺底的落款一樣,
至於重量參考車子的資料就可以了,
難道有人單車是論斤賣的嗎?!
還是可以憑手就可以秤出5.6公斤和6.5公斤的差別嗎?
jacksom25 wrote:
為什麼要彈車架?!想...(恕刪)


所以你的意思是內行人就可以彈車架了??

彈車架除了聽聲音可以辨別管材,還可以了解厚薄,厲害的還能聽出是哪種工法製成的......
可沒你想的那麼膚淺.......
所謂的內行人,也都是從不內行開始的.....

另外,要是一輛車用手指彈一下就會掉漆的車,你會想買嗎?
還是等你買了之後才發現它的漆原來如此脆弱,然後在那邊怪廠商的品管有問題?

就像買衣服一樣,難道不能先摸摸看料子好不好再買?

還有,5.6公斤跟6.5公斤...當然分辨的出來.....有抱過嬰幼兒的就知道了....@@
而且對常接觸單車的人而言,我相信也很容易分辨的出來.....

別說差個1公斤.....光是頭碗,差個2~30克,我相信有經驗的車友就分辨的出來了!!
會這麼說,表示你的經驗不夠.....
不好意思~~~~
我好像進入了番邦??????
各位請繼續...............
聖皇龍 wrote:
所以你的意思是內行人...(恕刪)


就我25年前開始騎車以來的經驗,其實彈車架這個習慣性動作大約是20多年前單車材質大爆發時的產物...

當年單車由單一材質(鋼材),變成多材質(鋁材/碳纖),複合材質(複合鋼材/鋼+鋁/鋁+碳纖...等等),所以當年台灣很多騎單車的朋友,習慣以互相敲擊車架來炫耀自己的車子是其他材質或是敲擊各部份來炫耀自己的車架是複合材質的....

這部份在後來登山車大流行後又更為風行,因為之前運動型的自行車頂多只有公路車或越野車(彎把+巧克力胎+細車架),登山車算是跨界車種(由越野機車的概念跨進單車),當年很多登山車(在此指的是雙避震越野單車)車友,更是以彼此相互敲擊對方的車架為樂,因為這樣可以炫耀自己的車架有多厲害(該硬的地方是鋁材,該軟的地方是鋼材或碳纖)..

這個習慣現在看來雖然不是很好,不過當年可是炫耀自己車子最直接的方法,所以流傳至今,大家已經搞不清楚為什麼要彈車架了,只知道好車可以經由彈車架來判斷...(大家沒發現嗎?會彈車架的大多是40歲以上的朋友,問他們為何要彈,他們也說不出所以然,只會說可以聽出材質好壞)...

不過這個習慣卻因為新一代的單車族成為眾矢之的,新一代的單車族,多以"潮"為職志,跨下騎的是單速鋼管車,身上穿的是最潮的服飾,認為自己的車子與衣服是獨一無二的,所以不願意他人觸摸,所以更不願意被彈車架了...

再甚者,最近拜網路所賜,很多3C族加入單車界,3C(手機/電腦/相機)包膜都來不及了,哪可能讓上面出現一點點小細紋? 所以當他們開始騎單車,當然也不願意被碰觸,何況彈車架?

至於車店,隨著顧客的喜好而產生變化,老車店(20年以上)大多可以經由詢問拿車子惦惦份量(也許能敲敲材質),但是新車店(10年內)大部份不讓人碰車(連問了都不行),更新的車店(1年內)甚至連靠近一點端詳都不行....這是顧客造成的生態,請習慣...

大家相互尊重就好....
My Blog: http://cclo.ntu.net
聖皇龍 wrote:
世界我幾乎都走透了呀...(恕刪)


都走透了怎還認為什麼東西都可碰可彈?
沒有立牌告知就是可以的?

或許吧,有些店家的車只要經現場服務人員允許就可讓您好好的彈、好好的摸
有沒有想過大多是原廠直營店?
彈壞了、摸花了,了不起鼻子摸摸送回原廠整新
一般加盟店或個體戶呢?
他們的車是不是批來切來的呢?
彈壞了、摸花了能退回給原車廠嗎?

您舉的例子如便利店、服飾店..等等
要將貨品送進便利店販售還得要支付上架費,多渴望能擺在顯眼的位置才能有好的銷量
當然希望獲得顧客青睞能多看、多摸、多秤秤
這跟一般車店要自行選車進貨來賣一樣嗎?

服飾店?大多都是直營的吧?!
這跟單車直營店一樣,壞了就自認倒楣

什麼都想碰、想摸
難道沒有警告標示就代表可以?

台灣的水果可碰、可彈、可捏
誰說這種行為是對的?
這種多年的積非成是
還真替這些果商疼惜
聖皇龍 wrote:
彈車架除了聽聲音可以辨別管材,還可以了解厚薄,厲害的還能聽出是哪種工法製成的......
可沒你想的那麼膚淺.......
所謂的內行人,也都是從不內行開始的.....

另外,要是一輛車用手指彈一下就會掉漆的車,你會想買嗎?
還是等你買了之後才發現它的漆原來如此脆弱,然後在那邊怪廠商的品管有問題?

就像買衣服一樣,難道不能先摸摸看料子好不好再買?

還有,5.6公斤跟6.5公斤...當然分辨的出來.....有抱過嬰幼兒的就知道了....@@
而且對常接觸單車的人而言,我相信也很容易分辨的出來.....

別說差個1公斤.....光是頭碗,差個2~30克,我相信有經驗的車友就分辨的出來了!!
會這麼說,表示你的經驗不夠.....



辨別管材,還可以了解厚薄,厲害的還能聽出是哪種工法製成--這些規格書上都有寫,不需要多此一舉!!

要是一輛車用手指彈一下就會掉漆的車,你會想買嗎?--我會找家有信譽的車行購買,如果很在意這點的話請再購車前跟老闆問
烤漆如果會嚴重掉漆可否退換貨,如果不行再換別家問!

5.6公斤跟6.5公斤...當然分辨的出來.....有抱過嬰幼兒的就知道了....@@--請問就算能分辨出那0.05克後可以再打7折嗎?
重量再規格書上都有寫,不需多此一"舉"!!
k2 bike wrote:
哈 我買汽車前會先...(恕刪)

敲版金不是不禮貌是根本就外行.....安不安全關版金什麼事...是骨架的問題\\
我的淑女車和賣場車歡迎大家來彈..也歡迎大家來練舉重...

說真的我也喜歡彈車架...也喜歡舉車架...

不過東西是別人的還是最好禮貌上問一下...
聖皇龍 wrote:
去車店本來就可以彈車...(恕刪)


本來就應該是這樣,所以頂你~~ 但是台灣某些單車店生態真的是非常奇怪。

既然是都已經是放在"展示區域的單車",還要"不給碰不給摸",那要買的車主怎知道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既然不給碰不給摸請標示清楚,要不請收起來藏好。
所以我上面第三頁在回帖的時候也提到,在台灣某些單車看車的"生態"真的是非常的怪。

不少人去過 "迪卡濃" 或是 "捷安特" 直營店賣場,有沒有這些奇怪的怪規則出現。

至於"彈" 這動作 由來已久,都已經快變成"國粹"了。買車都有人在彈(或是按)車鈑金,所以買單車"彈車架" 還真的是見怪不怪。


另外,很多網友在執著於"彈車架"這問題上面,還講說別人去彈你車架的問題,進而延伸到所謂尊重的問題上面。會不會太無限上綱了。 因為跟開帖者是問 去"單車店"看展示單車而 "彈車架" 的問題,又不是講說沒禮貌的去彈人家已經買回家的私人單車。


最後單車是拿來騎,不是拿來供的。 在01 供養魔人是很多滴喔。 所以趴著比較不會中槍。



另外, "彈" 這動作~~ 我也常做,特別是買汽車的改裝件的時候。純碳纖維的改裝件與玻璃纖維骨架覆蓋碳纖維表面的改裝件(號稱Carbon Look) 彈起來的聲音就完全不一樣喔。
2010/01/27~02/06 11天跟小白JAVA環島完成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