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單車店有一個現象,拿出來大家探討一下....

我覺得各店家都是一店一國各自表述阿,G牌的官網有寫滿一萬即是會員當次消費九折算
可我到很多家店去問都是開九折,那麼是G牌的九折還是各店家給的呢
另有次到某旗艦店去詢價,他說照掛牌價賣再送一成配件,那九折呢?是掛到配件去了嗎
還有店家問我去問過哪幾間了,說我給你一樣的折扣再送你配件拉,感覺好像到了NOVA還是光華阿

哀~~說那麼多我的車老闆還是沒通知我,寫信給G牌說會幫我查,看來在等各半年十個月就會可以開箱了
除了樓主講得這些深表贊同之外,我逛車店的經驗,規模大一點有請店員的,對於專業知識(零件、品牌)一頭霧水,就算是老闆,最新的零件也不一定知道。常常我們問東老闆和店員回答西。
因為大家到此都以勞方觀點來看問題
不知道有沒有資方觀點呢
開店做生意
"並不是單純的買跟賣而已"
Bull1688 wrote:
是啊09年開始,連官...(恕刪)


定價規定價,重點是賣價,如果把明細都標出來了,車友就會比價,一比價就會知道誰貴;所以當在問價錢的時候,不外乎老闆會補上一句,那你問的那家店賣多少,不外乎在競爭中考慮利潤吧,所以透明化之後,單車只能靠維修賺取利潤,這樣經營方式除非資金雄厚,不然誰願意做
Bull1688 wrote:
這是哪一國的理由?
如果美國人看到澳洲的售價比較便宜
不會從澳洲買嗎?
機票還便宜一些
台灣品牌台灣製造怕外國人知道台灣賣得比較便宜?(恕刪)


這個現象 在汽車版常看到
譬如說頭又大的x型 在日本多少 美國又多少 
尤其又看到 阿六仔那邊不只賣的比咱們便宜
而且連引擎都是新型的
就一堆人在靠...北邊走了
我想外國的代理商
看到台灣賣的便宜太多 
也會雞雞歪歪叫吧!

買外國的東西 不一定要坐飛機去買
拖親友好友買 網購都行
台灣車友不也有買外國零件 外國車的經驗
這對進口商 代理商都很傷吧!
我想洗馬路 a死戀 砍屁都有水貨
水貨比公司貨的價差那麼大
你才可以在網拍上看到你在店裡問不到的價格
不要以為店家都賺很大
而是有時候比價基礎是不一樣的!

上次網拍上 出現那種KMC黃金鍊條超便宜價
原來是員工盜出來賣的
你說 那種價格 店家能賣嗎?

只是想藉由實體店家了解產品品質如何
合不合自己的size?
連車衣車褲都試穿 再去網拍買
我只能說 吃人夠夠 
只能說花心思去比價 怕被人多賺
和不找一間和自己合得來的店
常去消費 自然該便宜就會給你便宜
一間店對自己賺多少觀念不同
有人賣一台20幾萬的 他覺得賺三成合理
有的覺得只要賺一成 有的只要賺幾千塊就高興了
一個東西賣價一萬 過一陣子 就會出現一個賣九千的
九千出來 就會再出現一個賣八千的
永遠比不玩 剛去別的討論區看 一套SRAM RED
定價在六萬多的 有人說他可以四萬買到
等會就跳出一個它可以三萬多買到的
真不知道是真的還假的 如果是真的
他乾脆來開店好了 他只要賣個四萬 就一堆人排隊買
車店也是 他開給你最低價 你還是不會馬上買
一定會多跑幾間 看是不是最低的 然後再決定
而且消費者心態就是 好比說成本一萬用一萬賣他
他也會覺得你給他賺了一萬
跟在Nova一樣,在車店裡裝熟..似乎也是種文化,幾次無聊到熟店去看新車或零組件常常發現有幾位老闆的朋友(不是工讀生)在旁勸敗..有人有熟到賺很大的八卦嗎?我都是一口價,進車店就是買東西,不會跟老闆計較,但對這些人挺好奇的.要怎樣的消費行為在老闆眼裡看來是熟客,要拉客培養交情或是有一定的業績呢?........賜教
faxer wrote:
在車店裡裝熟..似乎...(恕刪)


有 
老闆直接賣我標籤價 
嗚~~~ 好想哭!
從此之後
車子一直換(第一台是在老闆店裡買的 其它三台不是) 
零件一直買(除了第一次買車時順便買的備件外 其他都不是)
常常牽去他的店裡
就是要讓他知道
我就是要買 也不跟你買
何必傷自己的荷包,鎖定目標一次到位不就好了
我是自己組車的,組一台大概花半年在收集零件,當做是Hobby,
所以老闆也能理解,但也沒便宜道理裡去~~
這個問掛可能有點辣..若有白目發言會自行刪掉~
outmankobp wrote:
有 老闆直接賣我標籤...(恕刪)

照定價賣會得罪你喔,真是可怕!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