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淺談 魔術頭巾的品質和功能.....

真是好文
先收起來

這種文在01越來越少見了
請問樓主,高級車衣不小心被長輩用柔軟精洗過一次,還有救嗎?

elsachang wrote:
請問樓主,高級車衣不小心被長輩用柔軟精洗過一次,還有救嗎?


這個問題我遇過,後來我老婆用溫水浸泡,半小時後用手輕輕揉搓,再換水再用中性的水晶肥皂粉洗一次,排汗效過就回來了。
那些長久以來享有諸多權利的人,忘了這是由許多人犧牲奉獻換來的。
elsachang wrote:
請問樓主,高級車衣不小心被長輩用柔軟精洗過一次,還有救嗎?


如同DW網友的正確解答,
不過盡量要小心避免使用柔軟精之類的,因為救回來了,吸濕排汗效果還是會降低。
如果用到漂白水洗滌過,有些異形斷面的車衣吸排效果就衰退的更嚴重了。


dw wrote:
這個問題我遇過,後來我老婆用溫水浸泡,半小時後用手輕輕揉搓,再換水再用中性的水晶肥皂粉洗一次,排汗效過就回來了。
這種文章應該讓它置頂
讓大家都能受惠
怎麼講,很少看到對魔術頭巾這塊能分析得那麼透徹的一篇文章。贊~

個人認同其中大部份觀點,不過有小部份,提出一點小異議,LZ別見怪,呵呵。

中國大陸的頭巾,由於被江浙一帶的仿冒貨搞得太多,諸如BUFF等,都有被仿冒,因此給人感覺,沒有原創設計。

但事實並非完全如此。頭巾品質的討論我很認同樓主,確實,目前頭巾這塊,除了江浙一帶的產品,台灣生產和歐洲生產品質都比較集中穩定。但大陸目前也有1,2家頭巾,在品質上有較為嚴格要求的。其中之一便是在台灣地區亦有不錯銷量的VIV品牌頭巾。

它的寬度附和亞洲人佩戴,為樓主所說的24CM,長度為55CM左右。面料這塊也經過了大陸質檢部門的檢測認證,哈,但這塊我就說不過樓主那麼專業啦。但據我所用,並和樓主所分析相結合,這個品牌的吸濕排汗頭巾,在吸排效果上,非常不錯。並且長期洗滌後,除了會起一些毛球,並不會喪失吸排能力。彈性,柔順度都不錯。(弱弱指出一點,樓主之前所提的大陸K品牌頭巾,並不具有該功能)

這裡主要說的是原創設計這塊了。很認同樓主的觀點,大部份頭巾,都是胡亂的花色。設計成本低下,甚至毫無設計成本,完全是投機生意行為。這是中國大陸生意人的一個弊端。我也是大陸人,我很承認這點。

但可以說,VIV頭巾是大陸,最具有原創設計能力的一個品牌頭巾了。這個範圍,甚至可以包含台灣。目前在原創花色設計上,除了大陸K牌頭巾早期部份款式,具有該原創設計。(近期的也不行了)。其餘都不具有該設計能力。並且,每款設計絕不重複。而許多品牌頭巾,包括B品牌,大陸K品牌,亦有將一款花色,分成多種顏色填充款式數量之嫌。

具體可以上網搜一下該品牌頭巾,或者到他們官網去看,他們的網站,也是頭巾品牌網站中,做得最具有時尚特色的一個別具一格的官方網址,不知道這邊是否能發官網。www.viv-style.com。

最後附加一句,在這個頭巾討論帖,樓主讓我學到了很多,我偷偷收藏了。感謝樓主指導,如果有不同意見,可以回帖一起討論。呵呵,其實上面這些回覆可以看出,我也是做頭巾生意的。但此貼主要目的是為討論,並非生意往來。
momentfun wrote:
深色的東西抗UV效果...(恕刪)

受益良多! 請教版大,
幫M家代工的某O牌台灣廠商,
其車衣.頭巾.袖套均稱具有專利技術,
"SGS檢驗抗紫外線UPF50+"
是何種原理?
到底是原料紗或產品可抗UV呢??

又稱同時有COOLMAX效果,
這兩種互為矛盾? 或真的可以兼得呢??
請不吝解惑, 謝謝!


首先,魔術頭巾一般所使用的布料纖維,和車衣袖套略有差異;
魔術頭巾因為需要更大的彈性和觸感,所以通常使用聚酯纖維的短纖(SPUN),
車衣通常使用的是聚酯纖維的長纖,而袖套通常在長纖中會添加20%左右的彈性纖維。
至於廠商號稱說"其車衣.頭巾.袖套均稱具有專利技術,"
以車衣頭巾和袖套第一印象來說,應該是很難有其專屬專利,因為車衣頭巾和袖套的製程並不難,而且都已經有數十年的傳統,除非說他們有專屬的纖維專利技術,例如Coolmax專屬的異形斷面纖維製程產品專利,否則有可能是這家廠商的宣傳手法。
或是說,也有可能像是曾經有某家車衣的廠商,私自去把熱昇華印製在布料上去向台灣的智產局申請生產專利,但是熱昇華這種技術實際上已經存在幾十年了,台灣大大小小廠商將進上千家都在使用,這是因為台灣的專利申請通常採取申請報備制,有申請可能就可以取得專利,並不難取得專利。
但是實際在法律訴訟上,就可能很難站得住腳,因為這數十年的存在事實,也並非這家廠商發明的,只是這家廠商投機去註冊,想要乘機打擊競爭廠商,不過實際上效益並不高。

至於"SGS檢驗抗紫外線UPF50+",
要知道國際標準檢驗公司SGS,採用的是廠商送件檢驗制,並非實際是在生產線上隨機抽查檢驗;
廠商要做假太容易了,採用不同材質送驗,實際生產出貨又是另一批貨。
基本上有經驗的廠商一看到SGS的檢驗報告,通常都是笑一笑,這只是給消費者看得,SGS實際是一家民間的檢驗公司,並非他們的檢驗數據有錯,但是他們有很多的報告數據的提供還是會參考送驗公司的需求提供不同檢驗標準。

如果以我對相關布料的了解,實際上也可能我懂得並不多;
包括BUFF的抗UV系列頭巾,也只有標榜使用Coolmax的抗UV纖維,但是BUFF並不提供他的頭巾產品的成品抗UV檢驗,連BUFF都這樣了,其他廠商有比較厲害嗎?

如果說是有Coolmax的效果,應該是指吸溼排汗快乾效果吧,
基本上,任何使用聚酯纖維的頭巾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吸濕排汗快乾效果,
只是Coolmax效果是比較經過很多消費者認同,
一條網路上賣幾十元的魔術頭巾,不要被某些不肖廠商騙了,用水滴在頭巾上,會立刻吸水財表示有吸溼排汗效果,那只是表是吸水的效率快一點而已,通常都是加吸水劑,洗過幾次效果就不好了。
如果各位不信,有辦法的請廠商用Coolmax織一條頭巾,但是要求不要用吸水劑(親水劑),效果居然會像一般大陸生產的幾十元頭巾一樣,水滴下去居然不會馬上全部給頭巾吸收,也是在頭巾上面變成水珠滾來滾去。
那是因為吸水的效率與測試方法的問題。

抗UV通常在車衣和袖套會有比較好的效果,布料的織法和支數都可以比較粗密,主要因為他們並不需要像頭巾一樣的效果和透氣性。
台灣的廠商很多話聽聽就好了,東西真假也是各憑良心,
消費者自己要有基本的判斷常識最重要,才有能力購買商品時找到最適當,最物超所值的品質和品質。




bigcat9 wrote:
受益良多! 請教版大,
幫M家代工的某O牌台灣廠商,
其車衣.頭巾.袖套均稱具有專利技術,
"SGS檢驗抗紫外線UPF50+"
是何種原理?
到底是原料紗或產品可抗UV呢??

又稱同時有COOLMAX效果,
這兩種互為矛盾? 或真的可以兼得呢??
請不吝解惑, 謝謝!
momentfun wrote:
台灣的廠商很多話聽聽就好了,東西真假也是各憑良心,
消費者自己要有基本的判斷常識最重要,才有能力購買商品時找到最適當,最物超所值的品質和品質。


夜安:
  m兄,最近我和同事一起購買了coolplus材質的頭巾,其實一方面也是因為台灣自行研發的給予鼓勵一下。另外,這種材質似乎近年來愈來愈流行了,不曉得這種材質的拿來當頭巾好嗎?而且我發現同樣材質的頭巾,售價卻差了一倍,而且便宜的還宣稱有抗UV效果,再加上是有SGS認證,不曉得什麼是SGS呢?我是有購買過此材質的車衣,但是和其他材質的比較起來,似乎乾的效果沒有那麼的好,當然就會覺得排汗效果有差了。不曉得是不是一件是休閒式的車衣(後面沒有口袋的),一件是正式的車衣(後面有口袋),還是我的錯覺呢?
  此外,最近也在看袖套,是有看到一家台灣製的,沒有標示為什麼特別的材質,就一般的材質。不曉得有沒有比較推薦的品牌或材質呢?麻煩你,感謝。
SGS是一家民間標準檢驗公司的縮寫,它只是提供民間送件檢驗檢測數據的公司。
送檢驗的公司可以自行選擇對他有利的檢驗項目,某些檢驗項目也可以選擇不提供實際數據,而是只提供符合標準否。
我的了解是,除了使用,沒有彈性,與車衣相同的長纖的平織布做成的一般頭巾,抗UV檢驗應該可以得到相關數據。
若使用以彈性,透氣性較好的短纖的圓織機織成的魔術頭巾,基本上抗UV應該很難以得到抗UV的比率。

其實同樣是Coolmax或是Coolplus等的布料,纖維的粗細丹尼數,支數,編織的方法,以及後添加衣物助劑,也都會影響其吸濕和快乾的效果。
所以通常有使用Coolmax或是Coolplus纖維的廠商,不一定會將成品送交Coolmax或是Coolplus公司的檢驗認證報告給消費者看;
因為要取得Coolmax或是Coolplus的檢驗報告並不容易,除了需要將近兩個月到三個月的時間外,要取得認證也並不容易;
所以大多數的公司都是直接購買認證吊牌,甚至自己印。
所以同樣先為製成的車衣,排汗衫,頭巾,在價格上以及吸濕排汗的品質上就會有很大的差異。



MoTsai wrote:
不曉得什麼是SGS呢?我是有購買過此材質的車衣,但是和其他材質的比較起來,似乎乾的效果沒有那麼的好,當然就會覺得排汗效果有差了。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