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43

我以為這種胎本來就是靠補胎液來達到完全氣密,樓主要求不加,所以不氣密,這有需要爭議嗎?
如果加入官網寫的30ML補胎劑後胎壁還是一樣漏氣的話,可以怎麼處理呢?請教各位先輩.

Ben^3 wrote:
如果加入官網寫的30ML補胎劑後胎壁還是一樣漏氣的話,可以怎麼處理呢?請教各位先輩...(恕刪)


換一條啊,可以換別的牌子試試,不然就改用內胎的,
總之,先去灌補胎劑吧
好的,今晚馬上去店家補灌補胎液看有沒有改善,感謝各位前輩解惑,只是買新車的喜悅都被一條輪胎給破壞了,新車輪胎落地沒多就因為品質問題要自己花錢換掉,奇檬子真的有差到.

Ben^3 wrote:
是我要求先不灌的,怕漏液弄得到處髒,殊不知每條胎都會漏氣,新手上路多多包涵。



Ben^3 wrote:
好的,今晚馬上去店家補灌補胎液看有沒有改善,感謝各位前輩解惑,只是買新車的喜悅都被一條輪胎給破壞了,新車輪胎落地沒多就因為品質問題要自己花錢換掉,奇檬子真的有差到.


明明是店家依你的要求不加補胎液造成的

怎麼又變品質問題???

Ben^3 wrote:
好的,今晚馬上去店...(恕刪)

如果灌了就沒事
那你購車的心情就是你自己太龜毛搞壞的啦

Ben^3 wrote:
好的,今晚馬上去店...(恕刪)


如果新手什麼都不懂的話還是不要自作聰明的好~
公路車無內胎灌補胎液是正常程序。
Ben^3 wrote:
如果加入官網寫的30ML...(恕刪)

慢慢轉輪子還要一直晃,讓補胎液(密封劑)佈滿輪胎內壁,如果有滲出來就讓它滲,最後輪胎就會氣密了。

公路車胎為了省重量,內面膠不會塗太厚,從胎壁滲出是正常的。登山車胎不一定,也看過胎壁不會滲漏補胎液,但沒灌密封劑一樣GG。

https://www.notubes.com/help
慢慢看吧,登山車玩無內胎的時間比較久一點,相對資料也多。最早真的是用一般外胎改無內胎。
群青的高空......朱色的殘照...... 飛舞而降臨的...白青之王者.... 紅色沙塵---- 白色的...火焰,光輝的

Ben^3 wrote:
2018款的Contend...(恕刪)


前面有位朋友說的是正解
TLR(Tubeless Ready)是必須靠補胎液來達成氣密的,所以你不懂這個原理卻要求不加就是錯誤的使用方法
另外就算你加了補胎液,放到水里面也有很高的機率還是會看到氣泡,因為補胎液大部分是環保的水溶性材質,遇水則溶
正確的方法是不泡水,打高胎壓看看有沒有補胎液漏出的氣泡

還有你是上來網路“免費”請教專業知識的,回文口氣應該改一下.....

Ben^3 wrote:
2018款的Contend...(恕刪)
感謝前輩解惑,初入手自行車,很多事物都與30年前不一樣了,所以直觀上與舊知有落差,經版上前輩教導,已明白此類產品的應用與特性,謝謝.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