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kiss1 wrote:
4/1與露天拍賣賣家☆夢想揚揚☆購買 公路車專用手電筒燈夾腳踏車手電筒燈架燈座萬能燈扣 ,上路不到三次矽膠帶部分變與主體分離如圖(在西濱的逆風路段還直接在馬路上跳車很危險),後來自己塞回去過遇到路況稍微差一點還是分離。
嗯..."西濱的逆風路段"
看來版大也不只是騎著單車在河濱逛逛
或者在自家附近或公園隨意騎騎的民眾而已
就我的觀察(速度及騎乘強度先不看)
光距離而言,單趟會超過20公里
或單月累積超過100公里
這樣就已經不只是騎著玩或短程通勤的需求了
剛開始接觸單車、隨意騎著玩時
這些簡單、便宜、堪用的小東西其實還OK
不過當距離或騎乘強度增加時
像是單日20公里到50公里,再增加到100公里以上
或是均速15公里到25公里,再增加到30公里以上
這些簡單、便宜、堪用的小東西就會陸續陣亡
我一開始也是隨意騎著玩
然後到大創($39元均一價)或網路上買這些配件
當時一切也都看似那麼美好
這些東西似乎也沒什麼問題
但後來騎上癮了
車子換了、距離拉長、速度加快
這些便宜小配件就開始出現變形、跳車、斷裂、接觸不良的問題
水壼架會把水壼刮花?
車燈會自己關掉或變換模式、還會垂頭?
後車燈會莫名其妙跳車?
馬鞍袋會刮傷烤漆?(不是刮花,是刮傷喔...重量及距離是重點)
座墊會坐到屁股痛?
把手會讓手不舒服?
碼表會跳車或自己歸零?
覺得踏板不夠好用?
這些是隨意騎著玩時很難想像的事
但在自己出門單程超過50公里
跟車隊出門單程會超過100公里
往山上走時總爬升至少都700~800公尺
下坡時車速都在40~50公里左右
邊騎邊拿水壼來喝水、出門回來至少喝兩瓶
跟其他車友比起來這都還是小意思
但車上的小配件就吃不消了
一個接著一個出狀況或陣亡
結果呢...一路交學費
別說網拍買來的便宜貨
就連捷安特的300元塑膠水壼架也被操到裂開
然後家裡越來越多被汰換下來的便宜配件
所以說現在買配件都要先評估一下
像是設計、口碑、強度、功能/適用性等等
這樣才能買到合用的東西
然後也知道有些東西會磨耗得比想像中快(看自己有多操車而定)
會壞的東西、會耗損的東西,該換就要換,這錢省不了
話說回來
這賣家做的也就是價位取向的產品
搞不好內部也是cost down到一個極致
員工也是很被壓搾、壓力很大(老闆賺多少不在討論範圍)
再加上真要做售後服務
處理成本搞不好就遠大於產品的價格(物流、人事、管銷)
處理一單賠好幾單的事情誰會想做呢?
這賣家的服務及處理態度或許真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版大上來分享一下消費心得給大家參考一下也不錯
但說實在的...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像Garmin的東西又貴、又沒折價空間
就是要用來做研發改進、用來做售後服務的
至於這些銅板價的小東西
頂多口氣好一點、態度積極一點(讓人奇檬子好一點)
實質處理上...我是不指望會有奇蹟出現啦
身為消費者
我也不希望花錢買到爛東西(就算是小錢也會不爽)
但因人性使然,東西越便宜越好(有人甚至連效能這塊都能忽略,只求堪用)
所以市場上就是有這種需求、也就會人供應
沒繳過學費、沒足夠經驗的就很有踩到地雷的可能性
踩到了就會很不爽(我也踩過N次

因為除了期望市場風氣轉向及廠商佛心來著之外
大家還是多做點功課比較保險
也要為勇於嚐試及分享的前輩們致上最高的敬意(就像神農氏嚐百草一樣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