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的好就有成就感
弄不好,那就是手犯賤
但是店家對我的意義,就是在我用盡相當程度的努力仍無法排除
就帶著車子回去找他,老闆不一定會跟我收錢,但是我一定學得到一點東西
至於店家收不收錢,這真的是要看經營策略了
我原本也是不混店家的(自以為機車維修摸透透,沒道理幾顆小零件的單車還要仰賴車行)
後來無意間找到頻率蠻合的店家,不敢說是店裡常客但是我有需求一定會找他
跟找女朋友有點像,滿街都是漂亮的妹妹,合的來的沒幾個
然而換輪胎、調整煞車、清洗鍊條、車輛清潔基本上屬於同一技術層級的項目
其實自己放膽換一次,不難啦
只是說登山車要買M號的方形補胎片,而公路車要買S號的圓形補胎片,用錯可能會補不起來這樣子
然後
如果真的是沒時間自己搞,但有時間送去店裡搞,那就花點錢看人服務也不賴....
就像汽車我不可能躺在滑板嚕進去車底換機油
我寧願喝著咖啡隔著玻璃看裡面的師傅換個機油,順便幫我洗個車,然後我只要付基本工錢兩百多
這當然是比較划算
而且跟店家沒混熟,每次去之前都要提心吊膽的怕進去又要被硬尻一棍
口袋裡鈔票夠用頂多是付的不甘願
要是錢帶不夠還要硬著頭皮開口殺價
那種不確定性相比,我寧願坐在客廳看著電視補胎
而且
騎公路車之後
我真的是越補越厲害






chuohao wrote:
我在新竹縣這邊換大概...(恕刪)
100肯定是友情價了
差不多就料錢而已吧~
我愛單車 wrote:
確定是普遍的現象嗎?...(恕刪)
這要視各人的經驗而定啦 可以肯定的是態度不好或前後兩張臉的店家為數不少..
您運氣不錯
福口輪-痞皮 wrote:
其實我也不是萬能,...(恕刪)
真的~ 「跟找女朋友有點像,滿街都是漂亮的妹妹,合的來的沒幾個」這個比喻真是再貼切不過了

最近正有把咩的困擾,超有感覺的

所以找車店和把咩是一樣的

呃 離題了 一時心有所感

望各位再分享一些維修經驗

很多年前,我母親從台中搬來新竹跟我們住
有一天,她自己跑出去買早餐(小攤子)
園區前面的水煎包比台中的小,但是比較貴
老人家就問為什麼
店家回覆說...這裡是科學園區,住在這裡的人比較有錢.....(有這種理由???)
這就是新竹..尤其是在清華到科學園區到竹中還有竹北這一段...賣東西就是這個"論調"
後來,我們決定不當"有錢人"了
我們搬到武陵路去跟空軍眷舍旁邊的軍眷,還有跟中正路底世居的"福佬人"做鄰居
這裡東西的"價錢"比較"合理",適合我們這種人生活...
........................................................................
我想全世界對於材料跟服務這件事永遠沒有一個標準
所以才會有C/P 值這種"名詞"
台灣的"服務業"過了很多年了...但是都還一直停留在起步階段
認為多付一毛錢,是吃虧了
就像修汽車一樣....回原廠一進們就有工人Hourly rate 要算
有人為了避免要付"服務費"就去不知名的小廠
車廠的老板,為了要合理收費(檢查修理服務費當然是全免最好喔)
就不是說要換電池就是門紐壞了...讓消費者覺得有換東西...只收材料費所以很"滿意"結帳
反正換了東西也不能不滿意,也不能拆下來退貨不是嗎...
這到底逝去原廠買保證(有時候也不見得)....或者是找便宜得店試運氣.......誰划算???
多三塊兩毛錢,如果能讓修車的人善待我的車....我覺得值得.....................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