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mr4f受難記 與 對捷安特的質疑與抱怨

face1828 wrote:
捷安特 每年都有技術...(恕刪)


原來公司有這樣的分別
這樣說起來反倒是我文章的標題陷捷安特於不義,真是抱歉
難怪那間店裡最貴的車種 就是 TCR2

剛去八德店時,就像劉姥姥逛大觀園一樣 咋舌連連


講到G就一肚子火, 就在去年, G為了從經銷商身上撈錢, 要求所有的經銷商接受公司的要求,
必須花費100多萬的店面及內部裝修費, 還要進一堆G代理的品牌配件來擺設 ,
而且還不能在店內擺設或銷售他牌的自行車 , 我朋友為了不想花這筆裝修費,
公司就用一堆奇怪的理由, 來解除合約 , 我朋友賣了20多年的G, 卻因為不想接受公司要求, 竟被如此對待!
老實說,我去過其他接受過G安排裝修的店家, 那裝潢費不知道拿了多少回饋, 根本不值100萬以上,
我家兩棟透天厝整棟3層樓裝潢天花板,衣櫥,牆壁,樓梯, 廚房, 臥室也才140萬,
一間小店面居然就要100以上真是不可思議.......
反正事情也過了,我朋友也說了, 不賣G反而賺更多, 因為G的進貨單價比其他牌高, 所以利潤低一點,
而且現在甚麼牌都可以賣, 要賣G牌也不是沒辦法, 只是必須向同行調車再給一點補貼, 價格成本上就比較高一點....

好了! 各位就當我在發牢騷, 只是有些話不說,憋在心裡難過!
rex0926 wrote:
講到G就一肚子火, ...(恕刪)

基本上你的說法大致不差...
不是只有賊安特這樣搞...
人家美利達搞的更兇!
只是...美利達沒像賊安特這樣惡霸..店面也都以新開張居多.為了提昇品牌形象...每間新店面都是要裝潢過的!
簡單敘述:
賊安特-原有店面多.多為老舊...所以要強迫店家裝潢!
美利達-原有店面少.新開的全都是專賣店以上等級.自然全都是裝潢過的!
賊安特-代理或自有品牌商品本就多...規定不能賣其他車種或其他公司有的商品(如:配件.車衣..等等)
美利達-原有商品本就不多.現在漸多之後...公司開始要求.不得販售公司有的車種與配件(完全與賊安特一樣要獨佔)
但...誰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
一件車衣進價就要7折了-------我賣給誰啊?
這兩家現在在做的都是同樣的事......好痛阿!!!
rex0926 wrote:
反正事情也過了,我朋友也說了, 不賣G反而賺更多 ...(恕刪)


不賣捷安特賺更多那何必回頭再與同業調貨

我的馬基店家當初也是抗拒裝修,

後面看見同業裝修後吃到甜頭,

他也跟進

最近與她聊天他才說技術好只能吸收基本客群,

裝修後來客數也變多了客群也變多了,

哪來的蛋塔效應,

乾淨明亮、服務好、技術優才是現今自行車業生存之道,

讓我有另一個想法,說到加盟7最多也最密集,

住家附近重複性也很高

除了方便大家應該會選擇較新較乾淨的門市購買產品吧!

這是我個人看法與店家裝修後心得與大家分享
rex0926 wrote:
講到G就一肚子火, ...(恕刪)



品牌行銷裡面

品牌形象的統一是很重要的一環

捷安特是以國際化走向為目標

所以每年逐步調整全國店家整體視覺形象

沒有什麼不對!!

而且也是必需的

店的裝潢統一好辨識/動線好走/照明明亮/產品擺設好找

這些都是需要請專家規劃跟設計的

相較於學無專精土砲DIY的阿公店之下

一定會有所差距

所以形象/技術/服務做的好,相信生意也會比較好



PS 在我還未開車店之前,我最愛逛的車店還是捷安特,原因沒有別的
就是走進去店裡,店給我的感覺就是明亮/寬敞/整齊/舒服~~~~
品牌形象的統一建立.......當然是一個企圖永續經營企業的目標

但是對於自己產品的定位.......是否已經完全確立

單車市場在先前走的是比較像機車行銷的模式.......對於經銷商的管理也是這樣

品牌的經營也是吧.........單車熱之後漸漸的有走向汽車行銷的模式

但是單車是否有足夠的利潤來支持這樣的行銷模式

不要說專家......我覺得兩大品牌都是瞎子摸象........一點點的嚐試

這其中好多的經銷商也就像是實驗中的白老鼠.........在品牌廠商的形象建立中付出金錢

等市場回覆到正常情況時........大家會如何.......連捷安特美利達我看也沒什把握吧
感覺很多車廠 都會要求旗下店面重新裝潢
不過個人感覺 裝潢後 好處大於壞處
就和以前的柑仔店和現在的7-11
就是很好的例子 你喜歡去工具丟滿地
然後一台十幾二十萬的車 在組裝時 是放在地板上裝
還是有個工作檯夾起來 車不落地?????
很多人進店裡 都看第一印象
如果你今天是一個新手消費者 你要買台高單價的
你會去阿公店問??? 還是去精品店的地方問???
那麼長春車行就是特例了,車店沒有百萬裝潢,還是保持原有的風格
但是人情味跟良好技術卻是車友去追求的

百萬裝潢是讓你吸引客戶上門,但是是否能持久,還是要看你店家的底子及處世方式
我家附近所有自行車店逛後的心得
Motor123 wrote:
那麼長春車行就是特例...(恕刪)


這位大哥說的,我就滿認同的, 在彰化老實說, 我不需要裝潢百萬的店面,
若是有品味或是多金的買家也許會追求這方面,
在彰化這邊,其實每間店多有自己的顧客群, 其是在彰化市這邊除了我朋友開的(其實他的功夫不算很好)我最常去之外,
就屬"進輪車行"(聯合登山車俱樂部) 我最推薦, 他原本是美利達的經銷,也是彰化最早賣cannondale的車行(已超過十年以上),
老實說去過的人都應該知道, 店面實在堆太多紙箱, 裡面也堆了一堆, 灰塵還滿多的,不過老闆對每一位客人的態度,
其實都滿和善的, 而且不管是常去或少去的都一樣; 而且老闆的零配件超多的, 很多零件都是一箱一箱的,不管你是要什麼東西,老闆都會幫你找,但是要給他時間 ,就算沒有,只要講得出名稱型號,也可以請老闆幫你問!
最後就是阿榮老闆的技術也是一流的,也很細心,而且我覺得他的技術超過我朋友, 只是在價格方面不一定是最便宜的,但是就是我要找的都能很快的從他那找到!

再來就是專賣G牌的"高登車行", 老闆其實就是進輪車行-阿榮老闆的弟弟阿坤, 其實阿坤老闆是蠻會做生意的,
但是是我最不喜歡的, 因為早些年阿榮和阿坤還未正式經營車行時, 進輪車行是由他們的父親經營的,當時的店只是在現在和華山路交叉的中正路上(也就是現在永和豆漿的位置), 老實說他父親幫人修車時,其實蠻好笑的,會一邊說三字經還一邊咳痰(菸抽太多),而我上國中的第二台單車就是跟老老闆買的, 而有時去也會遇到阿榮或阿坤,
當時我還比較喜歡阿坤, 隨著進輪遷址到現在的位址,還有高登過一陣子成立G牌專賣店,
隨著時間增長,後來也都沒再在這兩間店買過成車, 只有偶爾會去看看東西或是買些小配件,零件等,
很少有大額的消費, 在與阿坤老闆最後幾次的相處中, 發覺他的臉色不再笑臉迎人, 反而有些嚴肅及不悅,
有一次我去看東西, 剛好看到地上有一些坐墊,就隨手拿起來看,看後又隨後放下, 這是阿坤嚴肅的說了一句"那堆座墊我女兒剛剛排好了......" , 老實說也不就隨意推疊在一起, 而且當時他的女兒(約6~8歲)不在現場,
我也無法得知他所說的真假...., 再來是最後一次因為要找卡踏,我在朋友那邊找不到,於是就到高登問,
老闆說有要訂, 當時他的表情一般,於是我就跟他下定,到了約定日期, 我就開著INFINITI FX(因為之前都騎機車)
直接停在店門口, 下車進到店內,發覺老闆的臉會笑了, 還蠻開心的.....至此我就不曾再踏進這家店了!

後來也有些朋友也曾經去過高登幾次,也不曾買過車,也許只是看看而已, 也遇過我所遇過的事.......
也許有人會說誰叫你只是去看看不買,難怪老闆給臉色, 不過我會常去朋友開的店是因為當時我還在讀國中,
因為一位同校的朋友帶我去那邊, 那時的我,也是在下課後或周末就往那跑常常是沒買東西或只是買些小配件,常常一待就是一兩個小時, 假日時間更久, 有時候店內沒人, 我朋友還會請我顧店, 自己跑出去拿貨,
當時我也才國, 高中而已; 於是久了就越常在這消費,成了基本咖!


我也摸她很久才知道要如何保養他.有機會可以一起出門阿.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