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上頭有標籤標明價格我個人才會想去消費之前逛過一家捷安特直營店想買個安全帽 走到安全帽區琳琅滿目的安全帽 嗯~很不錯但是這些安全帽全部都沒有標明價格多少這難道是要我一頂一頂的去問價格多少嗎...再說了我進去逛了一圈走到安全帽區也沒人理我最後有店員看到我在拿安全帽 才遠遠的飄來一句:「可以試戴喔...」
我蠻贊同七樓和八樓的觀點...想買單車的車友...其實在買車前就要先做好功課....現在的網路這麼發達...上網查都會有很詳細的資料...像是在01就能查到不少東西...至於店家...我想在單車上掛個訂價就可以了....有不清礎的地方....透過店家來說明就好....
chieh0201 wrote:不管賣家標多少"特價...(恕刪) 我個人是覺得說大部分的人的買東西模式我歸類為兩類1.缺什麼→上網看評價(如01)→查價→去店家逛逛→↓→價格可接受,買↓→價格太貴,網路上買2.純粹逛車店→看到喜歡的東西→↓→價格可接受→衝動,買↓→感覺太貴→查價→↓→發現店家價格可接受,買↓→網路價格比較可接受,買...依此類推所以感覺到最後還是標價清楚才是省時省力(對於店家與消費者)的王道遇到如大大所說的"奧客"的情況怎麼辦呢?也許你只要在旁邊擺個電腦(這....幾乎人人都有吧,應該不是頂難的條件)立即上yahxx拍x、露x拍x比較之下只要你的價格是有競爭力的,誰不想買!!!題外話:為啥對岸能這麼飛快的崛起?我想其中一個原因(當然還有很多面向)那就是價格十分具競爭力跟其他國家的商品比起來對岸產品的價格已經低到能令大部份的人可以跳過其品質的問題了!!!(這是很現實的問題,就算現在台灣以mit的品質自居,臺灣的產品某部份還是被打得很慘...QQ)以上純粹以我個人為出發點,如有不妥,請多指教
官網不放售價,可能怕影響別國的銷售吧(台灣的定價算便宜了,有興趣的可以參考別國G牌的售價,出清品不算)店家要放售價,頂多放建議售價,放了價格牌,消費者一樣會詢價,若消費者質疑店家抬高建議售價,可以跟店家要目錄,要不就是到店前先用網路查詢有些消費者喜歡一板一眼的銷售方式,但大部份其實都會比價錢,由其是現在車店多,消費者的選擇也多,官網放不放建議售價真的那麼重要嗎?現在網路資訊太發達,很多資訊只要動動手指就查的到了...
問題只有一個就是老闆都知道顧客的想法,但是又不能讓自己不賺錢(開店就是賺錢阿),投資大把鈔票裝潢店面賣的商品價錢當然要硬一點,但服務就要提升(讓顧客買得放心),賣了車至少要幫顧客做一年的基本檢修保養(不換零件是免費的),一方面是建立生意上的人脈,服務做得好時間久老顧客就會幫你介紹,一開始買車都會議價我覺得這也不能怪消費者換個角度想他以後會找你維修到時候你就可以賺回來輪胎騎久要換,煞車皮會磨損,生意最好的就是補胎.
很早之前,就有人替G公司回文說怕標了價,歪國人會座飛機來台灣買,雜牌店家不光明正大賺,老是靠諜戰(互相蘑菇對方的口帶有多深)賺錢,釣到盤子算運氣好~~沒賺到是正常啦,平日有空就幫國中弟弟修剎車補輪胎,好好做服務幾年後小魚長成大魚再收線也不遲,看了7樓的小卡策略後,也想到一招讓消費者陷入兩難,就跟去nova一樣,把零組件價錢也標一標做個大版掛在結帳區,左邊打雞排中間打M排(X天,Y拍.反正價錢也是死的),右邊寫個自己也不敢相信的價錢再用簽字筆塗黑(但還是隱約看的到),標明差在哪裡要嘛你就把零件買回去自己組,要嘛就直接跟我便宜買成車,價錢貴就說是終身保固..brabrabra..大盤踩斷機會微乎其微吧,宅經濟不是喊假的,大家到車店前再拍賣網不知都逛過幾回了(即使是Colongo,也沒人想買貴吧,買貴被發現是很丟臉的),走動是人氣自然會帶來買氣~~單存空想的奧步,樓下請小力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