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一天接客數十位,不是看看就是問問,要不就是我介紹完後,就從此見不到那位消費者第二次了,這是目前的流行動作嗎?

沒有賣不出去的東西,只有賣不出去的價格。
加油!好嗎?
想必貴車店在找店面時,

一定是阿殺力看到就掏錢租啦~~帥啦~~
如果進門就要下單不能問問看看的話......
我想往後的自行車店可能會有一堆人在站在門口圍觀吧....
怎麼說哩?

我認為現在多數人應該還是對"單車"這傳統產品的價格無法熱情的接受與認同吧!

你想想看現在隨便一輛全碳纖成車少說都要6~7萬左右起跳,

再好一點的3~40萬的都有,
(車商真的賺很大,店家利潤少的可憐每天開店還要窮忙老半天,就為了所謂的服務/口碑)

現在一部150機車也差不多是6~7萬左右,以實用性這方面的價值觀來說,

你認為消費者會先把錢砸在哪?

現在單車已經被歸類成休閒育樂產品,哪一天說不定高階單車還會被國稅局盯上再對消費者課徵"奢侈稅",

扯這麼多只想說多數人買東西一定會比完價再下手的,我想您一定也不例外,能省則省這是正常的.

以目前來說單車的實用性並不大,但售價卻都貴的讓人望之卻步,(不是所有人都住豪宅有閒錢可花啊)讓人覺得是不是因為台灣這2年的單車大流行,導致車價越來越貴(就像炒作房屋地價一樣)?
像今年2010年的車價以及零配件價均往上調整,啊是在漲啥碗糕我實在不解?

您說!進單車店能不先問一問,能不先計較一下價錢再決定是否要在您的店下單或去其他地方買?

在此先祝您生意興隆!
林尚沃 wrote:
一天接客數十位,不是...(恕刪)


林老兄
好久不見發文了
好幾個月以前就對您的發文很同情
零售商有錢賺也有苦要吃

這不是只有單車店有這樣的情形
常閱讀時勢讀物和上網的話
您會了解這是時勢
單車會流行也是「勢」
越來越多倒店也是「勢」
只問不買,因為什麼您很了解
這在美國很普遍
通路簡化為消費者省下大量成本,企業開心,獲利增加
零售商就慘了

還存在一種情形,連去問都不問
有發現來客率明顯下滑嗎?


林尚沃 wrote:
一天接客數十位,不是...(恕刪)


至少有人來問...還不錯啦...

我的話也是會先問,如果老闆有不耐煩或是不專業就謝謝再聯絡...

當然....重點是價格...如果G牌當季車打7折我就馬上下單,老闆惡劣也沒關係...
請恕我的不禮貌
您的意思是否希望我們消費者......

「進門不要多問,請直接下單」!

相信您不是這個意思,但您的標題挺嚇人的

給您一個建議 參考看看
曾到您那邊消費的顧客不是都有留下紀錄資料嗎??
您是否撥空打電話給他們
關心一下售後的使用狀況
同時歡迎他們回去你那邊

接下來

您會笑口常開 接單不完
chiu4569 wrote:
請恕我的不禮貌您的意...(恕刪)


單車店老闆同時也是上游的消費者,各位大哥下單訂貨進料件時是不是也會考量成本,成本越低利潤越高!!!~

所以............看看別人,想想自己......別一直苛責別人"爛"...



單車除了常騎,就是要整理的美美的,心情會更happy.
林尚沃 wrote:
,這是目前的流行動作嗎?


是丫
這就是目前的流行動作
你最好要去適應這個流行

要是單車沒有流行也輪不到你開店丫
想想吧!
小弟最近也在選購腳踏車,日前看上一款車,在雅拍上搜尋到A店家,打電話去問,告訴我現在缺貨,先下定,過年前可以交貨。

同款車,改問B店家,他說最快要過完年,最晚要等到3-4月才能交貨.....

這件事情告知了一些好友,問他們大家覺得誰在虎爛,反應很兩極,有的人說A為了賺錢,有人說B沒辦法調到貨。

但是個人最後採用比較保守的說法。

後來又再看令一款車,打電話問C店家,沒現貨要調貨,問他一些車架尺寸問題,告知我騎沒問題,怕車架買太大又不能退,造成糾紛很麻煩,自己上網找了一下資料,果然就算就小號的車架對我來說還是有點大。

同款車問D店家,告訴我這款車最小號我來騎都太大,官網上的尺寸身高資料不準,店裡有實車,可以來跨跨看.....

還好當初沒有衝動的訂下去...不然現在一定是xxx and ooo,上來抱怨碰到黑心店家不啦不啦的.....

個人比較在意尺寸問題,有的直接說你騎沒問題。有的叫你來試試看,但他也不說適合不適合,反正你自己決定,錯了也不能退。有的跟你說你喜歡的這款沒你能騎的,換一款吧。

現在資訊很發達,雖然我問了很多,但是要買時還是會回頭去找比較中肯的店家,不管是比價錢比服務比態度,就算今天沒買,我相信客人還是會回頭滴。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