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討論]廠商是什麼心態!(對"入門的消費者")

黑色甜甜圈 wrote:
說的好阿~~

感謝大大您的支持!
絕地武士 wrote:
站在廠商的立場想想
其實作法很成功,消費者無非希望其一樣的產品中買到售價最低的商品
相較之下,在相同的產品中賣價越低的越有競爭力

也感謝大大您和我有一樣的看法
et7899 wrote:
文中不乏提到成本、成本,而樓主這裡提到的成本
似乎僅僅只包含"物料成本"
那請問
人事成本在哪?
軟硬體成本在哪?
研發成本在哪?
物流成本在哪?
金流成本在哪?
廣告成本在哪?

小弟承認是小弟不懂的地方,因為物料成本比較能夠看的到!
carzyman wrote:
IC設計...成本有幾萬可以解決...也有花幾億還不能解決的案例....

因為小弟不懂IC,還是感謝您的支持!
linklist wrote:
推推 冠五買到9900的 真的很爽

小弟去年12月底買冠2,花一萬元,還是舊的


一筆成狂衛清風 wrote:
很多時候, 我們不能以比成本多一點點的售價就是合理賣價

但是也請廠商, 別老是用一些爛理由來調高售價


其實,小弟絕對不是要廠商做賠本生意
而是希望至少在"入門"這一階級能夠有CP值比較高的商品!
utt669 wrote:
剛好跟這產業稍稍有點接觸,回你我所知道的現況.

感謝您分享一些我們平常消費者不容易知道的消息!
qetuo2468 wrote:
那中油跟台塑怎辦
板大....別想太多

所以,才講出來透透氣!
悠遊徜徉在一個人單獨騎車的時光 開心享受於大伙兒共同騎車地歲月
utt669 wrote:
在生產線上,定價沒再材料成本的二倍以上,可以收攤了,跟店面不一樣,工廠賺二倍,店面賺二倍,最後材料成本x4是基本的啊,樓主一定不是生意人,在工廠工作只能看到材料進出的價格,根本看不到其它的開銷,這其它的開銷就是養活周邊產業以及工廠工人的能量...(恕刪)

那請教你
這樣的定價是「基本」「合理」的,那山寨版的東西怎麼解釋?
為甚麼可以賣的那麼便宜?
它不用養活周邊產業以及工廠工人嗎?
那麼便宜也是有賺,不是嗎??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豬小銘 wrote:

感謝大大您的支持!...(恕刪)


不知道您會不會購買外面的飲料或是食物?
紅茶,奶茶,綠茶,本利比才真的叫誇張.
若以材料成本計價,您會知道,那才叫暴利.
但是您不會看見他後付出多少功夫跟勞力.
機器設備廠房人力研發良率酒店,都是很花錢的.
設備都是幾千萬幾億在砸的,每年都會耗損.
用材料成本推算價格的方式,我在內地的傳統產業很常見.

但在台灣或是先進點的國家,原物料佔成本的比分就較低.
跟內地人競爭的時候,才會用這種成本擺前面的計價方式.
人家能這樣賺,自然有他的能力,不論是品牌市場設計售價.
不然就只能買材料自己回家"趴電龜"

國外的工錢都貴的要死,所以外國人喜歡自己動手做.
自己不會,功夫錢只好給別人賺,自己會做,才有資格跟對方
談成本,沒有的話,只好選擇消極不購買或是購買別人家的.

現在會用成本跟你作買賣的,大概就是資源回收商了,你的愛車
我想也不會賣給用資源回收商的方式跟您計價的車友吧.
功夫練的深,鐵杵磨成針;功夫練的淺,丟人又現眼!!
等開板的開一間車廠..就知道好不好賺了..
開車廠..我也曾經想過..不過後來仔細想想..粉難..
當大盤..我也曾經想過..不過後來仔細想想..也粉難..
最後..開車店..我想還是比較穩當..至少虧還可以重來..
開板大..其實稍為仔細想一想..
從廠房、機台、員工、物料到產品行銷..庫存..至滯銷..這些都是成本..我想如果一個月你沒賺個百來萬..我相信你可能一做就倒廠說..
所以不要在羨慕他們賺很大..應該說這就是人家的本事..
pc一台多少錢??拆開看他們全都不值錢..一個風扇幾十塊..妳說他是不是賺更大
豁達的人生..才是人生..
價格本來就是消費者決定的啊!

會去買東西,都是消費者高興歡喜出的錢吧..
不能接受,這個價格當然就不會成交....
網路發言嘛... 多是隨便說說!別太認真..
豬小銘 wrote:
感謝大大您的支持!也...(恕刪)


其實誰不想用低價買好貨?

我手邊之前的單速小折(7-8年前的車)
玩車的朋友都說讚(除了它是單速之外)
當年2手1000入手

今年狠下心買26吋
也想買好一點的~但是心中不免想~~一台單車要好幾個萬??
從4千多不知名品牌到1萬多的小瓜
老實說~也是自己決定不要去買沒有保障的車

不知名裡的消費者很難去評斷一臺車"應該"要賣多少
但是說實話
自己有權決定要買2000的賣場車~
還是要多花一個萬買好一點的?

說穿了~2000的車也是有人可以騎的很風神阿~

而物價本來就牽扯很多因素~
除了成本~還有可怕的貨幣問題等等

廠商除了成本問題~還有諸多因素必須考量



但是就像汽車一樣
40年前一台國產車也只要2-30萬
現在呢?

dan543
那請教你
這樣的定價是「基本」「合理」的,那山寨版的東西怎麼解釋?
為甚麼可以賣的那麼便宜?
它不用養活周邊產業以及工廠工人嗎?
那麼便宜也是有賺,不是嗎??


定價本來就沒有所謂的"基本運算制度"
至於山寨版為何可以比較便宜

1.拷貝~很多山寨版直接沿用正版模組
一來省下開發費用
二來省下研究費用
三來省下測試費用
四來省下模具費用
2.降級
雖然是山寨,但是很多配件不見得是同等級
因此又省下了配件費用
3.同樣的~省下了開發、研究、測試、等等費用之後
又同時省下了這些人事管銷、硬體環境等費用(一棟大樓~幾個單位~幾百個員工~要多少?)
4.廣告
無須太多廣告階段性支出(這幾乎是很多產業花費最高比例的~尤其是3C)
例如山寨只需打著"同T3車架",廣告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就像先前提到的~一之手機"物料成本"千元有找~廣告的成本就佔掉了絕大部分
所以以前一個前輩常笑我們~買手機都是在幫廠商付廣告費~然後廣告給自己看~看了又自己花錢買~
5.工資管銷
鮮少聽聞山寨板來自台灣,大都還是來自於工資低廉的對岸(光這部份就可以省下原產品的人事支出的3分之2以上)
6.山寨版沒有高檔產品需要去"平均利潤"(越高檔的車,利潤反而越低,因為研發費用與市場密度問題)
7.山寨版非跨國性企業需要去"平衡盈虧"
8.商場上最狠的就是"割喉",而割喉只有沒本可以賠的才玩的起,品牌經營者不可能這樣玩的
9.以量制價的產品基本上都只能短期操作,品牌經營者更不可能這樣玩
10.山寨多半沒有經銷體系,大抵是工廠直出,這樣會造成市場價格混亂,品牌經營者也不可能這樣玩


最後~想要往上買好一點的你~會考慮山寨嗎?




豬小銘 wrote:
感謝大大您的支持!也...(恕刪)

如果我估計的沒錯,您應該是屬於生產製造方面的專長
而不是銷售或經營方面的職位
因為這種話跟我的工廠經理說的其實也差不多
您的立論,基於一個假設,就是工廠做出來的東西,一定有人買
我做多少,就賣多少,因此,成本可以精確的推估出來,現金流也很容易掌握
是這樣嗎?隨便找一個開店的,問他有沒有這個能耐
絕對是大笑三聲!
我現在正在推一個產品,市場有需求,但我的腳步很謹慎
很簡單,這是我花了很大成本和時間搞出來的
我不能在前幾年就把市場搞爛
所以我慎選經銷商,嚴格控制末端價格
不配合的,我一定斷他的貨
在市場上想要買這東西,就一定是那個範圍的價格
聽起來有沒有很耳熟?我就是你們所謂的奸商啦!
想想看,為什麼我能做這樣的事?因為我跨過門檻
那跨不過的呢?據我所知在這波不景氣倒了一堆
也許我好狗運,也許我好本領
但現實就是要買就要依照我的價格,不然你大可不買
我那些收掉的同業有的賣很便宜還不是要倒?
樓主你有沒有想過當產品從工廠一直出來,卻卡在經銷商處賣不出去時
是誰在背這個壓力?
那我這東西可以維持多久好光景?也許下個星期對手就推更好的出來
我打對折賠本賣都賣不掉時,誰來救我?
聯合壟斷?想太多!當你急需訂單和現金的時候,你就不可能去跟人家訂一樣的價格
問題是跳樓大拍賣未必有人會買!大家都是看著對手的腳步去訂價格的
90%的企業不願意做率先漲價的那一個,都是要做老二撿便宜
有誰是看著工廠的成本分析定價的,拜託找來給我看
更不要說什麼品牌形象、永續經營這些花錢的手段,如果不能創造附加價值
--什麼是附加價值?更好的售價、更高的指名購買率、更多的回流客戶-總而言之就是賺更多
那花那麼多心血搞這些是搞心酸的?
我們每個人都兼有消費者和生產者的角色,自由市場的機制有其本身運作的道理,又不是寡占或獨占事業
自己想想看吧!




說真的 感覺樓主只是酸葡萄心態
單車也不是民生必需品
一個禮拜不騎單車 不會死吧
買東西本來就你情我願
價錢ok你在買 我朋友是在做單車有關的
他說前年 為什麼車供不應求
其實量要做到那樣也是可以
只是說做多 只會搞壞市場而已
像好幾年前的滑板車 剛出來最風行時
有錢一台四五千塊 還買不到
後來很多工廠 把量衝夠了
結果過剩 一台剩一千塊不到
還沒人要買!! 市場就是這樣
要賺錢就要趁這時候 哪知過個幾年
又輪到單車業寒冬 你會伸出援手嗎??
別見不得別人好吧!!!
上周日....小弟將窗型冷氣的蜂窩給摘了....終於又能享受吹冷氣......冷氣機內長蜂窩....要多久啊.....
摘的過程還好因為胡蜂也是一窩蜂的攻擊性....被濃煙薰一薰.都呆掉了...一網擒來....泡酒....沒有啦....送人去了
如果是分批攻擊.....那就乖乖不得了.....一定滿頭苞..搞不好還要用健保卡...
鄉親啊....不要一窩蜂的搶.....就不會一年內調漲.......很多次......這樣講好像違反擴大內需....齁....什麼原料漲價...一大堆說詞....賣不出去時...再來想如何促銷唄.......供需失衡.一句話.....像現在...手頭有一堆車的經銷商..應該也是想破頭了吧.......
dan543 wrote:
那請教你這樣的定價是...(恕刪)


山寨板又不用研發,又不用品管,又不用行銷,又不用庫存維修零件.....

這能比嗎.....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