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曾與北市松山路上某知名的單車店老闆聊過天~他說~這個行業之所以會變的如此的肆劊,一部份都是因為生意突然的變成好賺與夯,人與人在錢這個地方打轉,大家都變的非常會算~賣的人只要有一點點的反應~買的人就會覺得不舒服~這一切都是店家老闆本身的EQ不夠好~只要大家注意看~態度好~服務佳的店家~生意會差~那一定是地點不好~不然會壞到哪都是本身對客戶的態度問題~所以~只要有好的店家~相信在01上不難發現他的蹤影!!開版大~如果不嫌棄~小弟倒是願意幫你介紹幾間~功夫不錯的店家與工作室給您參考~若是要購買成車~小弟不敢說一定是最便宜~不過~介紹去的朋友都說好~供您參考!!
洗車工 wrote:小弟曾與北市松山路上...(恕刪) 謝謝大大....我家住高雄...且已找到好店家...我很欣賞好的店家的做生意態度...且也願意讓他賺一筆...只是看到一些被台灣人慣壞的壞店家....覺得很不以為然...這次買車時發現市場大約已飽和....依照台灣的市場定律....應該店家會大洗牌至原來的1/3左右....每次去店家看到都是熟客在買改裝品....鮮少是買新車...這跟汽車的原理很像....車子賣得多.....消費就會多...畢竟單車還是需要消耗品和維修...尤其是配件利潤非常高.....若是好好經營....我覺得不會沒有生意...當然不會月入數十萬.......哪有天天過年的.....
別再有那種酸葡萄心態了吧覺的屌的車店有個性的客人去一次就不會去第二次了可以屌多久 反觀是那種生意好也不會耍屌的店家才可以永續經營 賺的多 那是她們因得的別在眼紅別人生意好如果覺得單車好賺 可以花個幾百萬來開一間賺賺看
大家年紀應該都不大,我父親從14歲當學徒開始,到現在已經事單車這一行60年了,嚴格來說我不是吃這一行飯的,但從小就與這一行有深厚的感情,他說6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機時,單車也曾經盛極一時,只是也沒2年好光景....版上常有人將單車產業這一、兩年的盛行,類比蛋塔、甜甜圈、甚至機車店...我個人覺得這些類比都無法真實呈現這一個產業的特性,因為單車跟吃的不一樣,消費性質大不相同;實在無法真實反應它的產業特性。跟汽、機車我想也不能類比,就有人說單車店會開的跟機車行一樣多?我想除非有一天油價高到大家都消費不起,否則現在真正每天騎單車上下班當交通工具的,除了老人家、學生等弱勢族群,身邊同事有幾個,雙手應該都算的出來吧。我個人覺得比較接近的應該是"休閒"or"運動",但以台灣消費者的一貫特性,不免就想到也曾風光一時的"休閒運動"-->保齡球、撞球、KTV,這幾年下場又如何?說不準萬一明年流行起衝浪,可能換賣衝浪板的賺翻天也不一定^^然後又是開始一堆衝浪板店"開幕"、"被礁"、"倒店"的輪迴...現在大牌、囂張的單車店家,他們終究有一天免不了會被淘汰(再去轉戰衝浪板也不一定^^)優勝劣敗我想只取決於2點:[態度] 與 [技術]其實大家心裡也都有把尺,量一下就知道哪家該去?哪家讓它去?我在服務業10年,在資訊業也10年了,以前也常羨慕科技業高薪、高年終,去年一年又慶幸不像多少科技人暗自垂淚?每個產業都有它們盛極而衰的一天," 出來混的,總有一天要還的! "問題是...您有何能力可以混得比人家長久?~希望與單車這個產業的大家共勉之~
說點個人感想: 如果說態度和技術可以決定一間店的長久經營,那未免也太過天真了交通工具產業,包括汽車,機車,腳踏車,決定一間店能不能做大的因素,從來都跟態度或技術沒啥關連,重要的只有:1.名氣(包含店大不大間,裝潢漂不漂亮)2.便宜(包含單價,可以給客人凹的折數等等...這個不應該跟態度混為一談)3.進貨(種類越多越贏,貴一點也沒關係)技術大概勉強排第四吧...態度?別傻了... 這就像巷口的機車行,可能態度不錯,技術也還可以,但永遠就是做不大所以在這邊自我安慰一下,不過也別忘了,會去買腳踏車的人裡面,有來看這裡的,能有個10%就很了不起了...假設一個從來不上這裡的人,想買腳踏車,會去哪一種店買? 態度好的?還是符合上面三個要素的? 這個是很現實的問題
Turritella wrote:說點個人感想: 如果...(恕刪) 您的觀點很特別,但您說的是末端零售通路...這三樣其實只要一個條件:錢多,任何人都可以做到,而我想說的是涵蓋零售的整個產業,況且不能小看巷口的機車行喔,我小學同學就靠它養3個小孩跟買了2棟透天店面^^。我所謂"技術"指的是大前研一的書...[ 專業:你的唯一生存之道 ] 裡面探討的專業、研發..等能力,我所謂的"態度"更不是只針對面對客人的態度,還有對車、對產業的態度,這就會因人而異,而不是有錢就夠了。有的事要用戰略,有些事只能用戰術或戰技,非關您對或我錯,而是層次是不太一樣的,況且我馬上就想到其實是有很多案例可以探討的。不過您說的大家會選哪種店?我也很有興趣想知道~會上01的網友們,觀點都是如何?不會上01的人,他們觀點又都是如何?選技術佳、態度好的?還是選名氣大、便宜又多樣的?"行銷"就好玩在這裡~你永遠不知道消費者買不買你的帳...
看來還有一段時期....蛋塔是很快的被取代了,被更新鮮的東西取代單車運動要被取代,比蛋塔難了點因為現在休閒風、簡單運動/樂活風、養生風大起又只要會騎車的人就可以加入,不像其他的運動還要學習,老的少的都可以加入而且有些人把騎單車整體車、人搭配當作是另一種風潮、社交種種因素要被取代不太容易(我想這些都是關鍵吧)而且騎車可以騎個10分鐘到很久都可以,簡單來說就是入門門檻低當然要花一筆錢是現代人吃喝用的都想要用好一點的物質生活的風潮也變成是另一種發洩壓力的方式...雖然這樣可能會越來越糟...況且能常邀一團人出遊,親戚或朋友或網路邀約,而讓這個運動持續下去,其實也是重點而且有些人可能厭倦而退出了,但是市場上這個熱潮還是讓人感覺到看現在什麼買車、辦新門號都改送小折,以前還沒有,都是最近的事可能又有另一批人新加入,讓這個時間繼續拉下去
有蛋塔吃就高高興興的吃,有車騎就高高興興的騎,覺得蛋塔吃膩了就不要再吃了,覺得好好吃就繼續吃;同理騎單車騎膩了就別騎啦,覺得好玩的就繼續騎到膩為止。這沒什麼難的吧?我們大多是消費者不是經營者,實在不用去傷這種腦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