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兇~不過是代理商這邊而不是最下游的店家了。
最下游的店家,以我個人的感覺,我也會推onionbebe網友的建議,最好有實際的工作經驗再開店
會比較好,一來說拓展了單車業的人脈,二來對單車業的生態會比較了解(車店已經屬於最末端了),
三者有認識才好有來源進貨啊...
捷安特體系的裝潢我沒記錯的話應該都有相關規定的,美利達就不是挺清楚。
所以你仔細觀察一下捷安特的新開店面,會發現裝潢風格都很相似(木質裝潢~黃色燈光...),最有趣
的是,裡面賣的東西都大同小異,車子不消說一定是捷安特的,可能兼賣一些小廠的車子,零組件捷
安特代理的也居多...要怎麼凸顯出差異化找到其他捷安特店面所沒有的產品就是您能贏人家的地方,
問題是...大多代理商卻又不是挺願意直接給貨單一店家(出貨量不多更何況是新開的),想要走出自己
的特色,我會覺得從產品來發展會是最辛苦的一條路。
小弟我也是想從事單車的相關行業,主要是以技術與維修為主要的訴求~曾經在01上公開徵求拜師與求學~不過

大大有需要可以密我~~我們一起學習與成長~~搞不好多一個朋友也說不定!!
小弟對單車清潔倒是有點研究~開店2年的汽車美容資歷~如果你需要這些相關的資料~~不用客氣~~來短訊密我吧~~

前一陣子跟朋友(從事某義大利單車部品)去拜託南港某高師~~它給小弟建議~~開店並不難~但是要持續經營要有方法~目前腳踏車店一家一家開~3年內一定先倒一半以上~剩下一半必定是技術至上與對客的應對禮貌好的店家會存活~~小弟建議您~~不用先投資這麼多的錢下去開店~~可以以工作室來吸引來店的客戶後再行增加賣車的買賣~~這樣對您比較有好的保障!!

題外話:之前去熟識的單車店(口碑不錯的老店,也常是X牌全國業績前矛)待了一各小時只跟老闆講到一句話,忙到三餐不繼,這陣子去串門子, 閒到可以陪老闆看完光陰的故事一整集,聊天中老闆說....去年一整年賺的錢不在戶頭裡,是在店裡那些停滯不走的貨底,做生意的應該看的懂我再說什麼~ 非撥冷水~ 給樓主另種建言,這是身邊過來人經驗分享
對於您的問題,我則是提供一個不同方向的例子供大大參考:
我有位朋友前年年底即規劃小摺生意,而他本身也是個熱愛單車的玩家;家中如大大您一般,有個約25坪大的店面,可是因為靠近外環道一帶,很難出租,於是他即規劃賣小摺及單車保養美容的副業。
當時根據他的構想,他不想走低價位,但資金也無法應付加盟,於是他考慮以國內中、小廠商為主且多數人都可接受的價位,而性能上並不會輸給有牌車種(中價位);為此,有關資金、店面規劃、營業時間、員工需求等均先企劃並也詢問有經驗者後,他開始利用閒暇至草屯、烏日、彰化等單車製造商洽詢(現在所看到一些國內自創的牌子,他幾乎每家都去過),這些製造商多為自行設計品牌或代工;洽談後問題就來,亦即成本問題,當時許多廠商希望他能一次吃下多少多少台、開票票期(有的甚至不接受開票)、倉儲問題、是否為買斷(廠商可代為設計品牌名稱)或成為經銷商問題等。
這中間他也提出用料(如花鼓、線材、變速系統、坐墊等等……)及維修支援、客戶退貨問題。一提出後,可想而知,廠商馬上拉高單價成本,也丟出條件,算一算,雖有利潤,可當時上游開出的條件非他可全然承受,之後也就放棄這個構想。
我曾陪他去過某家公司,也當場體會到當時廠商「趾高氣昂」的樣子,當然也藉此瞭解到單車製造及販售的部分環節。
總之,提供大大你參考,無論你是考慮加盟、自行開店(貨源自找),開店的風格取向、是否有複合式的發展等,希望你不只能從這看到大家建議,更可以考慮親自去接觸廠商,實地了解狀況後,也許屆時你就有定見了!
拙見供參,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弟的住家附近有一家車店,約100公尺,美利達經銷商(FUJI、KHS賣很大,除了G牌車叫不到貨,其餘幾乎都
叫得到),老闆原是匯豐汽車的修車技師,96年10月毅然決然開店,初期還半工半工(白天是修大車,晚上是修小
車),因為小弟所在的縣市,單車店很少,而且兩家G牌老店,態度之惡劣,只要是懂一點點單車皮毛的網友,應
該都不會去光顧,去年上半年就辭掉修車技師的工作,專心經營車店,車店成員:老闆夫婦、老闆父母、老闆姊
姊、老闆妹妹,只有老闆有修車功力,姊姊是生意嘴很熱情,雖然陸續都有幾間車店開張,但似乎還是以這家生意
最好,撇開技術不說,這家人對顧客都相當熱情,常常調車不收錢,請顧客喝飲料,辦活動也可以在車店外面,前
不久有車友兒子滿月,就在這車店門口吃吃喝喝。
廢話不多說,去年美利達要求,所以他在市區開了間分店,裝潢要自己出錢,(之前總店是開在一住宅郊區),據他
講,美利達要求他,要擺其他牌單車可以,但比例是美利達9:他牌1,不過現在去看,可能美利達沒督導,店內
又擺一堆雜七雜八的車,歐系的、台灣製的、也有進一些高級配件在賣,他也可以拿到昇陽的某些車種,但因為
隔壁縣市有一昇陽經銷商(賣得不錯),他現在僅能拿到Argon18系列的車,Orbea昇陽不給他進,怕搶到那家昇
陽經銷商生意,另外那家昇陽經銷商也是小弟車友的同學開的,據小弟車友表示,他說他同學說去年小折一個月賣
10幾台,今年到三月底僅賣出10台不到,這是個警訊。
小弟認為,台灣人還是很重人情味,當然單車絕對是以技術導向,如果技術到了某一砍站,加上熱情經營的話,不
要走高門檻、金字塔頂端的銷售行為,應該還是可以創業試試看,不過who know


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elvis99.tw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