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損壞回日本原廠鑑定損壞原因的物品,於檢定完成後,都會出具檢測報告,而且相當的巨細靡遺,細到連金屬疲勞測試都有報告,我想說的是,原廠的檢定報告呢?要說服人很簡單,但不是只靠兩張嘴皮子,要拿出證明來證明,用數據說話會不會更有說服力!
或許會有人問說,檢測費用誰要出,很簡單,三司達要出,因為第一,他是台灣總代理,第二,他的經銷商對他的說明質疑或是無法說服客戶,他就必須要出示具有公信力跟說服力的書面證明,第三,如果他都無法對自己所代理的商品產生信心,只會把風險轉嫁給消費者或是經銷商去共同分擔,那不久的將來想必代理權會轉移至其他公司經營!
(二)若是如版主所言,銷售及裝配上車,調校都是出自陳店長之手,那人為損壞的部分,除非能直接的證明是使用者蓄意的破壞,不然在保固期內,更換新品是必要的,而不是便宜的再賣一顆新的給于客戶!
而且說穿了,人為損壞這個部分的責任,若是如版主所言,陳店長你要負最大的責任不是嗎?因為銷售及裝配調校都是出自貴店長之手,所以不管有任何的爭議,都應該是貴司跟三司達去處理,畢竟三司達所做的承諾跟保固是對貴司,而不是針對車友!
(三)版主所言是在平路上突然的發生這件事,那在還可騎乘的前提下,是不是都會盡量的先以能到達維修地點的方式騎乘,那是不是或多或少都會造成鑑定上困擾,畢竟一個後變跟一台車的價值來取捨下,我想大多數的人都會盡量撐到維修地點吧,而不會當場停在原地點等待救援!
(四)島野的保固是對三司達,三司達對十全,十全對消費者,依此反推,但不管是三司達或是最上端的島野,都必須對自己旗下所販售的商品有連帶保固的責任,這也就是我為什麼說事情只處理了一半的原因,釐清責任是一回事,但客戶的權益又是另一回事,這是可以兩全其美的,只是大家都太執著於對錯是在誰,而忽略了其他更重要的東西!
基本來說,陳店長的處理方式是對的,但只做了50%,而另外的50%恰恰好就是爭議的起始點,事情既然已發生,大家最希望的就是看到喜劇收場,而一顆後變的價值就能學到經驗,我只能說真的很便宜!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