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跟我說最低價,有這麼困難嗎?

sean2316 wrote:
很高興,今天晚上去網路上找到的那家店買,也問問年輕的第二代老闆(接手他老爸的店)
我說:現在到底多少才算是一般的價格呢?
老闆說:他都賣八折左右,我就問那麼為什麼其他店家都只報九折,他說可能你不是熟客,又或許他們店租比較貴吧,我這邊是不用的,因為是自已的店。
我說:是喔…
老闆說:對呀,你這麼遠來,順便送你一些配件好了
我說:其實也沒有多遠,開車二十分鐘就到了,真是感謝。
之後說聊了一些車子的話題,也問了一些簡單的維修技巧,很不錯的老闆,以後我有朋友要買車,我會推薦去那家店買的…
還是那句話,有報有交易的機會,你不跟我說我也沒有差,我也不會去跟你要一些配件,不熟的客人也會變成熟客的,就看你要不要而已…


這才是重點吧..
因為一開始的比價行為,
找到比價中的最低價,
才成交的吧...

有報有交易的機會,對還是錯自己知道,

超出你心中的預算不就沒得談...
倒不如下次自己開價吧...
不想自己開又希望老闆開,
單純希望老闆的底價比自己心中還要低吧..

以上純屬個人猜測...
破財中 ~
a-hwei518 wrote:
這才是重點吧..因為...(恕刪)

是啊
多開口
多問多聊
也不見得一定要今天馬上就逼出"底價"急著買
慢慢的就變成熟客了啊

好的顧客不會因為老闆開高價而袜宋的
好的老闆不會因為顧客開拔辣價而生氣的
心中狹隘處處是阻礙
心中開闊處處是通路
.....大家共勉吧
不過圖個節省幾百幾千元的事情,
探個底價,還要跟老闆哈啦,套交情?
如果哈啦半天,報價硬是比別人還貴,
損失一推時間精力,
會比較划算嗎?
(同樣老闆浪費了一推精力,生意還是沒做到,會比較划算嗎?)
我的做法,
同樣時間精力,
寧可拿去多問幾家,
愛報就報,不報拉倒.




買可議價的東西只問一次~~通常不會便宜多少~~打電話問更不用說吧~~商人最怕同業的來探價錢~~~當賣家認為你懂這東西時~~他也很猶豫說該給多少價格你才會買~~而且又怕出的價你會轉頭就走~~所以才要坐下來談~~相對的買家如果沒拿出50%以上會買的那種態度~~賣家也會不太想多說什麼~~問題出在溝通跟個性~~看了前面的筆戰~~確實讓人了解到不同的人真的會有不同的買東西的風格~~~我也常去車店買些裝備~~有些店的態度就很差~~有在他那買車才會給你"較"低的價格~~不是在那邊買車價錢就算很硬~~~而有些店家則是以車友姿態來結交這位買家~~會導致那些原因也是跟版主所說的賣家背後的一些種種因素造成的~~單車熱或許已經退很多了~~但價格卻沒看到跌下來~~應該是有成本考量~~正因為已經沒什麼生意~~薄利如果又沒多銷的話~~那就真的要關門了~~最近也很多單車店收起來~~也都沒看到她們倒掉前有清昌什麼的~~應該就可以知道寧願倒掉然後放網路拍賣掉~~或許都比有開店面好賣~~以上純屬個人觀點~~
如果每個人都用最低價就可以買到他要的東西
那百貨公司年終大拍賣還能吸引到什麼人去買東西呢?
買東西要拿到比公定價還要下殺的折扣
本來就是要看個人的手腕
不過小弟不材,自認沒有那種能力
所以我都是問了價錢,再看店家的服務態度
最後才看技術,因為現在每個店家技術大都蠻成熟了啦
所以我是不會一開始就跟店家說給我開最低價

如果今天你是老闆
每個顧客都要最低價
那你的心會不會流血?
乾脆帶現金議價不是比較快?
錢放在桌上,對老闆應該夠誠意了吧
要賣就收下,不賣就走人
fery550 wrote:
乾脆帶現金議價不是比...(恕刪)


這大概是每個老闆都希望的賺錢方式吧 快又有效率 但是如果拿出的錢不夠 還是沒用...........

還是那句老話 消費者如果愛嫌東西貴 老闆沒誠意 就自己開一間腳踏車店來讓客人殺價看看 到時候看會不會也用最低價來當一家店的口碑........ 如果有的話 麻煩告訴我 我去買......
腳踏車的市場
男性應該比女性多吧
買東西男人比較喜歡快速對決"要就要..不要就拉倒"
但女人買東西就不是這樣
所以購物行為中女人比男人會殺價
這是心理學的統計
sean2316 wrote:
很高興,今天晚上去網...(恕刪)


板主找到了滿足的店家. 小弟在此恭喜版主.





其實小弟覺的店家心態上比較不妥,當然店家也是要賺錢,消費者也是有資格比價,其實要捉住消費者的心,不一定是要以最低價來"吸引"消費者,因為消費者大部份重視的是後續的"服務態度"與往後與店家來往的間"起莫志",既然店家是以"營利"為目的,那是不是就是要與其他車行有所"區隔",要殺價搶市,大家都會,看敢不敢賠本賣
來換取銷售量,當如果遇到類似原po的消費者來比價,店家大可提供店家本身覺的"合理"價格來回應消費者,也許價格不是令人滿意,但可以輔助提供往後的其他服務來吸引消費者,這不就是經營者應該有的心態才對嗎????

而不是誰有錢誰是老大,或者誰生意好誰就眼高手低,沒有人是處於高位的,買賣不成仁義在,難道大家真的就能從價格不合意,就能看出一個店家的好與壞,當然,若是花了冤枉錢,後續又沒有得到相對應的服務,那麼,大可以以此作為看清這間店家的態度,做生意是做長久的,沒有必要為了小錢,賠上後續龐大的商機。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