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某拍賣網站賣一台二手 Giant XTC SE2 登山車,我賣11000,然後我有二個輪組,所以另外一個訂價是原廠輪+手編輪都要的話算14000,因為該網站會算成交手續費,所以一般人在訂價前,都已把手續費加上去由買方負擔,我忘記註明下標者要負擔手續費,後來有人沒問就直接下標,我想說現在很多持續有在騎車的人都是從登山車轉戰公路車,老實說登山車並不好賣,但若是能順利賣掉,多認識一名車友,也算是好事一樁,就不打算計較。
幾天後,買方來看車,一看就開始嫌東嫌西,我很清楚這是買方要殺價前的慣用手法,我心裏就在想,一來我家實在放不下三台車,這台非得賣掉不可;二來是除了這台登山車之外,我另二台是公路車,這台乾脆低價賣掉,以後就專心騎公路車就好,所以我就任憑他嫌,最後他講完了我只問他,那這樣你還要買嗎?他就說要看你要退多少給我,我也很阿殺力就說那不然全配(手編輪+原廠輪+其餘配件)算你11000,簡配(只有原廠輪)算你8000,他也很阿殺力說好,但他只要簡配,我也OK,我就拿原廠輪組給他,接著我要拆碼表及蛋蛋包的固定座,他就要我小心點別傷到車子的烤漆,那天實在是很熱,雙方都汗流夾背,我在拆的時候汗一直滴,我就說不然碼表我不拆了,你再貼幾百給我,反正碼表你也用得到,他硬是不要,後來我也不想拆了,就直接附給他,連蛋蛋包的固定座也沒拆,雙方就完成交易。
後來我想,我訂價是11000,最後以8000成交,但拍賣網站會以11000成交價來算手續費,我愈想愈覺得不划算,後來就想到"取消交易"這個方法,並發簡訊給買方請他配合一下,大家愉快當面交易,你也殺了價,我也順利賣掉登山車,以後可以專心騎公路車,應是雙方都很開心的結果才對,但買方一直都沒回應,評價當然是也沒給,幾週後,拍賣網站發通知來說要繳費了,那筆交易要收150手續費,我才知道對方沒同意取消交易,意思就是要我去繳就對了?我再發簡訊給他,還是沒回,最後沒辦法我打電話,電話中還一直嫌我的車,說事後他又多花了幾千元去整理,還說我附給他的二條內胎破了50幾個洞,是那種沒辦法補完洞的內胎,要我再賠二條內胎給他...。
沒什麼好口氣的情況下雙方結束了電話,我也就沒打過去,斷話前我沒聽清楚對方是講..."我會去取消交易的",還是"我是不會去取消交易的",但我晚上看是沒有取消,我也死心了,最後應該就是放棄不再使用那個網站了...。
我把所有產品下架後,好奇再去看看他的拍賣頁,也看到一台 XTC SE2,我認為對方整理了我的車之後又再拿出來賣,因為1,交易前,他的拍賣頁沒有那台車,現在才多出來。2,尺寸顏色年份一致。3,車上有一個改裝品跟我原車一致。拍賣價是24000,對方再拿出來賣這件事我覺得OK,因為我東西賣給你了,你要怎麼去使用這個物品我當然管不著,只是你擺明是來做生意,為什麼連這點小小的方便也不給我?
想在此請教各位網友,若你是我,你會1,不去繳費,放棄掉該拍賣網站的ID,以後不再用。2,認賠,去繳費,當做沒這回事。3,再跟買方溝通看看。
很多事只是一個 kimoji,花在打這篇的時間換算我薪水都不只150,但在這情況下要我用11000成交價去繳手續費,我不太能接受。
內文搜尋

X